【篇一:游龙翔山】
季春,尝随家慈舍弟同游龙翔山,记忆犹新。
清晨早早地起床,整衣束发,翩然出门。顺着路走了一会儿,行至龙翔山路口。
走数步路,转了两个弯,水泥道就中止了,我们随之踏于斑驳的泥土上。落叶铺地,道两旁芳草萋萋,足有三尺高,向中拥挤着。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山间小路,一株株树葳蕤而起,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一些草开着花,雪白的、小小的、簇拥的、不知名,又而分外纯朴而高洁。阳光不温不燥地洒下来,透过叶与叶之间的缝隙,光影摇曳,一地碎金。风卷杂着泥土和青草的香味拥来,深吸一口气,品出一丝淡淡的甜味,沁人心脾。山路绵延向前,不知通往何处,这满山的绿也延伸至远方……
走在这样的山间小路上,呼吸着这样清新的空气,目中尽是蓊郁荫翳,心情也变得空灵而轻盈,似要随这风一起升起来,悠悠荡荡,浮上天际,飘飘欲仙。又或者就这样消散,消散,溶解在这天地里,沾染每一抹灵动的生机,拂过每一片树叶,在每朵小花上驻足,感受蓬勃的生命力在温和地流动……
身体慢慢轻巧,奔跑着,蹦跳着,情不自禁地微笑着,鸟鸣声声,婉转清脆。似乎明白一些古人为什么向往山林的隐居生活了,他们的心翩跹于自然之间,渐渐平和、淡泊、闲适。“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餐云卧石,鸥鸟忘机,花香满衣,枕月而眠。独坐于时光一隅,指尖流淌着阳光雨水的美好,自朝霞捧着一缕岁月的暖香,夕阳下轻拥落日余晖的淡宕,世间红尘喧嚣,心中却是风轻云淡……想着想着,便也沉醉了。
翠微中漫步着,下雨了。雨滴穿林打叶。我们始还躲躲闪闪,避之不及,不久便处之泰然了。不慌不忙、轻轻缓缓地走着,雨湿衫肩,风盈袖,细细感受着雨点浸润肌肤,凉意满面,心中却吟着苏轼的词。万物在雨水的洗涤下透明起来,流淌在眸子里,晶,清,净。
我们走下长长的黛绿石阶,赏着如繁星点点的迎春花,带着一身的春风泥土,归家。
龙翔山,纯然之地,有约再会。
【篇二:春天】
每一片花瓣上,都有一颗晶莹的露珠。每一颗露珠上,都有一个彩虹般的梦幻……
小时候,就常去公园,看那些漂亮的玩意儿在空中飞舞。于是奶奶跟我讲,风筝虽不是漂亮的象征,可是它毕竟能纷飞在空中,所以它可以携着一个美丽而飘忽的梦,带着一个不大不小而可以实现的预言,飞到天际。那时的我,虽然听不懂奶奶说的话,但还是点了点头,记下了。
每天去公园看那些风筝,边看边听奶奶讲故事,这是我记忆中的童年。后来爷爷奶奶搬走了,我便少了这个乐趣。有时自己跑出去,可没有奶奶意味深长的话,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不久,爷爷病了,看到奶奶悲伤的样子,我心不忍。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便去买了个风筝,在风筝上写到:“祝福爷爷早日康复!”。便把风筝送上了天。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可是没过几天,爸爸传了消息过来,爷爷去世了!我暗叹老天不开眼,预言没有实现。火葬场中,我坐在冰冷的长椅上,等着大人们出来。奶奶走到我身边,说:“风筝能满足的愿望总是非常小,若是大了,自然就不能实现。风筝们飞舞在天空,它们也总想寻回自由。以后,你去祭奠你爷爷时,一定要带着风筝,希望爷爷能在天堂活得更好……”说着,便又止不住泪流,那么凄惨,让我揪心……
第二年春天到了,奶奶又住到我们家。可是我的作业总是非常多,没有闲暇时间陪奶奶去看风筝。终于有一天,我告诉奶奶下午休息,可以一起去公园,奶奶高兴地答应了。
不知怎的,今年放风筝的人格外多。满天花花绿绿,令人应接不暇。我想起奶奶说的话,心想,难道他们都有一个不大不小可以兑现的预言吗?带着疑惑,问奶奶。奶奶笑了,摸了摸我的头,却笑而不答……
我没有追问,只是站在卧石边,静静地看风筝。阳光非常好,七彩得可以编织梦幻的颜色;天空非常蓝,纯净得让你想去咬上一口。白色的丝线一根根升往天空,虽然束缚着风筝,却耀眼。
一个一个彩虹般的梦幻,绕着丝线飞向天空。我想,春天,永恒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