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头相关作文

【篇一:大自然的节奏】

来到老家没有急着见爷爷,却跑到了水渠边的南瓜藤旁,寻到一个南瓜,连着藤抓了起来。随着一阵短促的小跑,爷爷来了,指着我叫道:“不许碰它”。听爷爷一讲,我才知道刚长出来的瓜是碰不得的,你要是一碰它,那瓜就受了惊,不再长大了,最后还会死掉。

看着斜躺在地上的小南瓜,“佝偻”着身子,仿佛明早它就会焉了一样,我看着有些内疚。

乡下大都不种花,有也只是篱笆上的槿柳树花或是沟渠边吮吸着晨露开放的野牵牛花。唯独塘边总有几丛美人蕉,也不知谁有这样的雅兴种的,但也没见人去给它浇水过,美人蕉就这么长着,每年都按时开放,长得很旺。大自然的魅力让我很是感叹。

在城市里我们都习惯了工作的节奏,周一至周五,小孩学习,大人上班,只有周末大家才能得以休息。可大自然的节奏却是七月流火,八月剥枣,九月授衣,十月获稻,清明,谷雨,小大寒。这次我回老家正是7月30插地上香的日子。据说这天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地藏菩萨从来不睁眼,只有这天家家户户燃烛插香,才把眼睁开了,保佑人一年平安。

我们到老家正值晚餐时分,有不少人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到屋门前拿来塑料板或是可乐罐插上蜡烛点起来。我吃好晚饭,奶奶取出四只已经被烧成红褐色的平整的煤蜂饼插上六对蜡烛燃了起来,又取出几扎香,剥开上面的红封套,露出深黄色的香头来。点这种一捆捆的香也是有讲究的,每支都得点着,如果漏下一支香火不旺,就觉得不够好了。刚点燃的香,火很旺,这就需要把香往地上匀匀地铺开来收收火,这样的香就能烧很长时间,而且顶上还有一个红红亮亮的碳头。

这次回到老家,也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风俗习惯,算是一次收获。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风采。

【篇二:味道】

你可曾体会过年的味道?体会在12点钟声敲响之时,在和家人共度除夕之刻,在一年伊始之际,那热闹的氛围?年的味,道不尽!

记得小时候,过年是最开心的时刻。早早地,爸爸和妈妈就同我一起来到乡下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准备年事。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大路上那些卖年画、卖“福”字的摊子。铺天盖地的红,像是一簇簇小火苗,红得让你欢喜,红得让你透不过气来。小火苗烧着,烧着,年的味道也随之散开,布满街巷,布满村庄,弥漫在老村的空气中。

时间在这时候也是欢快的。它马不停蹄地赶着,二十八、二十九,还未察觉,就到时了大年三十。这时候,家里的走廊上总是挂着爷爷风干的猪头肉,奶奶和妈妈总是在厨房里切着菜,爸爸则拿着用剩的红纸一笔一画地教我写毛笔字。总算熬到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大家一齐围着那台“大屁股”小电视,边欣赏节目边互相交谈。这时候,空气中总会充满着年夜饭和爆竹的味道,包围着我们,包围着村庄里的每一个人。

过年,烟花必然是少不了的角色。我总是一吃完饭,就“召集”亲戚家的同龄小孩,一起放烟花。打火机自然是不敢碰,只好用香头来点。每次点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火花突然喷出,烧坏了香头。也有些调皮蛋,把一捆烟花全部点燃,抓在手中挥舞。烟雾笼罩了我们,年的味道笼罩了我们……过年的味儿就是这样,一家人团团圆圆,孩子们开开心心,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这是我记忆中年的味道。而今,我们习惯仪式性地将对联贴在门上,连贴歪了都未察觉;我们习惯一家人躺在沙发上,任由电视里欢快地播着高清春节联欢晚会,眼睛却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我们习惯不知疲倦熬夜到十二点以后,不是为了跨年,而是提着摸弄手机已经发酸的指头,“点点点……”地在群里互抢红包……我们习惯了,习惯了那渐渐远去的年味儿。

传统正在逐渐淡化,我们吃着超市里买来的各式菜肴,我们玩着各种看似先进的电子产品,物化了身心,疏离了感情。

谁能静下心来,去体会那日行日远、传统的味道呢?谁又能去追随那说不尽、道不完的年味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