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喜欢中国的美景】
说起中国——我的祖国,我们就会想起祖国母亲的大好河山,如:钱塘江、泰山、华山等,我最爱祖国的西湖、长城和天安门。
西湖,说起它,也许我们会想到一句歌词:有缘千里来相会。是的,这里的景色有断桥和雷峰塔,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留给我们太多的美好希望,断桥在电视剧里是曲面的,但实际却一马平川,这是为了剧情需要的改编。
再来说说长城吧,长城的英文是“GreatWall”,它蜿蜒万里,像一条长龙守候在祖国的大地。在长城上我们会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一块条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试想想,人们背着这么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走向修筑地点,除了人力,什么工具也没有,背着巨石压力是多么大,当时修筑长城,累死了好多人。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那看似没有尽头的万里长城。
我最喜欢的便是天安门了,天安门占地约半公顷,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从那时,我们就知道它。天安门是国家的象征,很多的国家活动,如阅兵、升国旗、迎接外宾等都在这里举行,它的后面就是故宫,面积约72万平方米,共9999间半房,故宫的“怪物”和小动物更是不可计数,有龙、凤、天马、椒图、角端等。故宫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迁都而修建的,也从那时便将北京定为首都。
我们的国家主席习大大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啊,祖国的美景千万,最后都会成为金山银山,我们相信这一天马上就会到来,让我们努力学习,带着满腔的知识游遍祖国的壮丽山河。你还喜欢祖国的哪些美景呢?
【篇二:夜来风雨声】
天已经黑了,狂风肆无忌惮地卷着一棵棵树,仿佛要将它们连根拔起。细长的枝条无力地拍打着窗棂,在下面投下若隐若现的影子。
伴随着一阵推门的响声,一个书生打扮的少年端着一碗药进来,转身关上房门,轻轻地走向屏风。屏风内有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双鬓斑白,饱经沧桑的脸就像一张被揉皱了的纸,双眼紧闭,仿佛要不久于人世似的。少年将碗轻轻地放在橱柜上,到床榻边轻轻唤醒老人。老人缓缓地睁开双眼,眼神呆滞。少年用勺子舀了一勺药,先递到自己嘴边呼出几口气,然后慢慢地移到老人嘴边,老人吃力地张开嘴,闭上眼睛稍抿几下就不喝了。这时,房间里格外寂静,窗外风声依旧,只是下起了雨。
少年帮老人掖好被角端上药碗准备出去,老人露出一只苍白的手,够住少年的衣角。少年转过头来,老人只盯着书桌,少年看见桌上平整地放着笔墨纸砚,再看看老人执着的眼睛,就领会了他的意思。少年将老人小心翼翼地扶起来,他虚弱的身体仿佛一动就要散架。少年将老人靠在枕上,老人呼呼地喘着粗气。少年将笔墨纸砚摆好,把墨研好,用毛笔蘸了蘸墨,将笔放在老人的手里。老人用布满青筋的手夹住笔,颤抖地在纸上缓缓地留下一行行字迹。窗外,风咆哮着,雨更加急了,柔弱的枝条急促地撞击窗户,老人双眼似睁未睁,呼吸时有时无。
写完最后一个字,老人嘴角微微泛起一丝微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笔停止了颤抖,他一只手无力地垂了下去,老人闭上了双眼。
窗外的风雨声夹杂着少年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少年摇动着老人的身体,泪水浸润了白纸,纸上只写了一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