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原始世界一日游】
看着眼前荒凉的景象,我不禁疑惑道:难道我穿越到了原始社会?会不会有人猿来吃我……一个个问题从我脑子里穿过。“吼!”一声野兽的嘶吼传入我的耳中,吓得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撒起腿就往树林里跑……
跑了很长时间,我却发现眼前还是绿荫荫的原始森林。我爬上了一棵参天大树——哇!可真壮观!一只只奇怪的鸟从我头上飞过,一只只巨大的猛兽从我脚下跑过。忽然,我发现前面隐隐约约的有一个村庄,不,是部落!我惊喜万分,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过去,跑了很远,也不见一个人影。终于一个土著模样的人从树林里走了出来身上还背着弓箭,一手握着长矛,一手提着野兔,个子很矮,目测约一米五。于是我便上前问他:“小朋友,这附近有没有人哪?”那土著却没好气地说:“喊谁小朋友哪?我已经成年了。再说了,我不就是人嘛!”我不禁尴尬万分,抱歉地说道:“对不起,我看你太矮了……”随着一声肚子的咕咕声,我更尴尬了:“你……家里……有……吃的吗?我有点饿了。”“看在你是外族人的份上,我就原谅你了,跟我走吧。”
“我是咕噜族的人,但因为我们族的男孩满十六岁后就要被逐出族,自力更生,等年老时再回去,我今年刚满十六岁,所以自己一个人住。今天就请你吃烤野兔吧!”
“嗯!真香!”闻着这香味,我不禁感叹道。看着这色泽金黄的烤野兔,我不禁流下了口水。虽然没有调味料,但我们却吃的很香,这等野味在现代可是很难吃到的!更何况还是野生的!现在吃到的野味与其说是野生的,还不如说是饲养的!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后迷迷糊糊地想找些东西吃,但我定睛一看,却发现眼前是我的窗帘,一旁是书桌,拉开窗户一看,外面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原来,我不是穿越,而是做梦!
但是,原始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生活是那么的无拘无束,而现在正是相反,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在也能像以前那样……
【篇二:新发现一个爱偷懒的钟】
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小事物都能通过观察,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些发现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去年暑假,在塞尔维亚,我经历了14天奇妙的旅行,从中发现了塞尔维亚当地许多“新鲜”事。
一天上午,我们在塞尔维亚一座古堡上参观。这是一座见证塞尔维亚人光鲜历史的古堡。在其建筑下方,有一条非常宏伟的地下隧道,隧道有三层,并且职能分工明确,有了这个多功能隧道,塞国人都一次次有惊无险地阻挡外族人的侵略,并取得最后胜利。这座古堡因为建立在塞尔维亚的母亲河旁,所以城堡最醒目的就是一个粉刷着白色颜料的墙,有两层楼高的钟塔。建这个钟塔的目的是提醒在河面上航行的船只上的人,要注意时间,早点回家。
我在钟楼下徘徊着,向远方极目远眺,时不时抬头看看钟楼上钟表的时间,这时我很自然的对对手表看看塞尔维亚的时间,看时间看出了问题,我有了一个新发现,中国和塞尔维亚的时差是六小时,但经过我换算时间差,钟楼上的时间竟然比当地标准时间还要整整晚一个小时。难道钟表老化了,要维修了吗?而且旅友同伴他们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绿色浙江的导游步老师和他的塞尔维亚朋友娜娜老师,让这位资深塞尔维亚通给我们解疑答惑。
“娜娜老师,为什么那个专门给水上工作者看的钟比正常时间慢了一个小时呢?”我带着疑惑的心情问道。
“噢!那个钟啊!其实在塞尔维亚当地被别人称为‘爱偷懒’的钟。”娜娜老师用不是很标准的中文告诉我:“这个钟在夏天故意要慢一个小时,以前,我们塞尔维亚人都是在水上行路的,夏天,在水上行驶船的一些要回家的人都会看一下这个钟。而这个钟慢了一个小时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时间还比较早,不用太着急,慢慢来。夏天的太阳落得晚,慢了一个小时刚好与日落时间差不多。冬天这个钟便会只慢15分钟,目的也是想让人们不用着急,慢慢来,但只慢15分钟是因为冬天的日照短,时间与日落也差不多。”
听了娜娜老师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塞尔维亚当地政府故意让时钟慢一些,都是为了当地居民着想啊!”
通过这个新发现,我也懂得了每一个人,每一个政府部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先想着别人、民生,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
【篇三:吟中华诗词传中华气韵】
近日,我收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是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在聆听着选手们吟诵出一句句季节之悲喜,自然之咏赞,人心之感情时,我便会不禁将自己代入古人的情境,动人心魄的诗句萦绕耳畔,也将古人的多愁善感吹入我的心房。
我不断在想,我们中国诗词的魅力的尽头究竟在哪?赏心悦目的整齐句式,精致清新的字词,有古人细察入微的心思,无边无际的睿智想象,还有长存千年的中华气韵……中国诗词的魅力,仿佛无穷无尽。
我所说的气韵,是一种类似于精神,却又不似精神那么明显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深情不舍,也可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豪迈潇洒,又或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激励劝慰;既可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私,也可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铁骨铮铮,可以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坚强,还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及时行乐。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有这么一句话:“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托无限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人生百态,有悲有喜,而古人以诗词抒情,它表现出的,是中国人的美,中国人生活的美,中国人人性的美,这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气韵。
古人书诗词,留诗词,传诗词,今人承诗词,品诗词,再书诗词,流传下来的,就不只是诗词这项文学艺术而已了,今人在得到文学享受时,也在接受着传承千年的中华气韵,传下来的是泱泱中华之民魂啊!
著名学者康震老师曾谈到“从前代中国人当中找寻我们对价值的追求,这才是古典文学和古典文化在当代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常说,以史为鉴。换个说法,以诗词为鉴,在古典诗词中对照自己,认识自己,照出自己身上的污浊,照明人生路的方向,无论是小的方面,还是大的层次,诗词总能给人带来力量希望,为人指点迷津。而我希望的是,能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后人,不仅后人能从诗词中找到价值的追求,外族人也受到些许感染,希望中华诗词为世人所称颂!
当下,我只想沏一壶好茶,坐在一张躺椅上,吟咏一首古词,品读一段往事。
【篇四:触动心灵的风景】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诗圣——杜甫,形容宫女悲凉,轻寒的宫城生活。唐朝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也曾有过那段历史,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使她放手一搏过上了无人知晓的边塞生活……
皇上即将选秀与胡人和亲的消息在后宫如疾风般传开就连那角落僻静而昏暗的屋子的主人也听说了,她是位绝佳的女子,脸上不施任何脂粉反而更加楚楚动人,残留着少女的天真活泼,然而如此的俏佳人也将在宫中悄无声息的被命运玩弄后残忍而露骨的丢弃吗?让岁月丝毫不眷恋的在脸上刻上血丝与皱纹吗?被人们像狗一样使唤、唾弃与咒骂吗?她为自己的过去倾倒,为未来而担忧。她最好的姐妹早已像蝼蚁一样因为走路不小心撞到了颇有权势的姑姑而被打死。之后被太监们丢进枯井。她清楚的知道这个机会有可能影响到她的一生。她矛盾着忧愁着。她头一次感到那漫无天日的绝望。她被两种念头缠绕着令她无法挣脱一种念头说:“冲吧!这是你唯一的出路,是你将捆绑着的身体解救的唯一的方法!抓住它不要放开。”另一种念头说:“若你成功,无边的草原将是你唯一的依靠,可对于他们来说你是外族人,若大的草原无人关心你,你将伴着耻辱与泪水死去。”此时天早已黑了,月光一点点爬上瓦檐。一只蚊子飞了进来,向着那微弱的烛光冲去,无所畏惧,邪恶的火焰突然旺了起来,向那只可怜的生物张开血盆大口。昭君被惊醒了——那只小蚊子竟仍飞进了大火之中,烈火吞噬了它粉红的外衣,也吞噬了昭君残留一丝的侥幸心理,她轻笑了起来,笑她自己,笑那如她般可怜的蚊子。蚊子仍在烈火中挣扎,格外醒目,昭君拔下发鬓唯一的一根银钗子企图从火海中解救它,然而它竟飞了出来,身体早已焦黑,它得意的飞走了,留下一抹深刻的背影。那一风景触动了昭君的心灵。天破晓了,太阳最终冲破了乌云的阻拦大放光芒。昭君的心早已为她做出了选择她沉稳的走出门去,早已不是初时单纯的少女……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得深刻。伟大的事不是只有伟人才能做出。你用心去做用心去体会,感受那触动心灵的风景,让它带领你走向人生的顶峰。正如仓央嘉措所写:佛曰,佛是过来的人,人是未来佛。不要畏惧,你终会成功。
触动心灵的风景,让我将你捧在手心,如捧珍宝。让我用泪将你唤醒,喷洒在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