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光饼】
我的家乡建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如豆浆粉、粿包、芋饺、扁食、豆腐丸……其中,我认为最有特色的要属光饼了!
在建瓯,无论你走在哪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光饼的店铺。走近些,就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儿直钻进你的鼻孔。再走近些,你就能清晰看到它的摸样——圆圆的,金面银边,大约有掌心那么大。
说起光饼,它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倭寇,不想连夜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做干粮,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小饼叫做“光饼”。
我舅舅家就是做光饼的。他告诉我,光饼虽说工艺不是很复杂,但真正的要做好也绝非易事。先要把面粉发酵,和好面,做成饼坯,在坯中间戳一个小洞,似瓜子大小,然后沾水贴到炉壁上,焙烤前要在光饼上洒些水,再将装有炭火的直柄铁篮放入炉内,用油纸扇将炭火煽旺来焙烤,直到炉内光饼的表面变成金黄色,即可用铁铲铲下,一炉香喷喷的光饼就新鲜出炉了。
刚出炉的光饼散发着一种很好闻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酥脆的表层,松软的内层,淡淡的咸味,口感好极了。若把光饼片开在中间夹一块五花肉和葱段,味道就更美了。也可片开抹上熟猪油,洒一层白糖等,口味也很独特。
我爱家乡的光饼!
【篇二:又是油菜飘香时】
又是一年春天,在油菜飘香的季节,我站在田野间,望着远方的山川和河流,一个人铭记、苦念……
——题记
春天到了,田间的农活又忙了起来,外婆总会担心我一个人不安,带我一起去田间忙活。牵起外婆的大手,心中总是被填得满满的,每一丝不安都被消散。外婆在田间扯草、锄土、播种,我就在旁边看着,看花儿绽放、看蜜蜂采蜜、看蝴蝶嬉戏、看油菜花开了,立的高高的,向我微笑。这便是我的幼年生活。没有大姐姐,没有小朋友,没有玩具。有的,是红花、绿叶、黄虫,还有蓝天、白云,还有外婆的陪伴。太阳下山时,远处的天空映射出一道明亮的晚霞,照着我的脸庞,红彤彤的。外婆与我大手牵小手,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步。
又是一个春天,我离开了外婆,来到妈妈所在的城镇读书。临走时,外婆还在厨房里忙活,做我最喜爱的饭菜。我终究有些舍不得,离开外婆我怕我会不习惯。睡前再也听不到外婆说的“文革”小故事,再也没有油纸扇来驱蚊、乘凉,再也看不到那么美丽的夕阳。我害怕外婆一个人会是孤独的。临走时,屋前的枣子树落了一地叶,阿猫阿狗也蹦蹦跳跳的为我送行,屋后的油菜花垂下了头,看不到夕阳。我想:他们会替我去陪伴外婆的,给外婆快乐和幸福。
以后的每年春天,我都会回去看望外婆。外婆总是会乐呵呵的为我做上一大桌子饭菜。晚饭后,外婆领我去田间散步,“看看这庄稼,今年肯定又是大丰收,看看这油菜花,比以往的每年都要茂密、好看呢。”外婆说这话时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挤成了一块,却满是幸福、慈祥。“外婆,看!夕阳!真好看!”我惊呼着。外婆笑笑说:“是啊,夕阳最美了,外婆最爱和你一起看夕阳了。”
这个春天,终于放月假了,我回到老家去看望外婆。才知道,外婆已不在了,他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永远安静地睡了。而妈妈却因为害怕我知道后会伤心难过,影响学业。迟迟不肯告诉我,瞒着我为外婆办了后事。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疯狂。一个人默默的看着这古屋:黑黄的厨房还弥漫着菜香,床铺上还放着那本故事书,屋前的枣子树依旧挺拔,阿猫阿狗都生下了小宝宝,屋后的油菜花依旧开得那么茂盛,那么浓密,看我来了,便都挺得高高的,向我微笑。
我想:以后的每个春天,在油菜飘香的季节,我都应回来看看,看看这古屋,看看枣树,看看油菜花又开了,看看外婆。
外婆,我想你了,你在天国是否也眷念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