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淳朴农家乐】
小时候,常常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到遥远的地方,去感受天安门的壮观,体验长城的雄伟,享受杭州天堂般的美景。渐渐长大才发现,我一直向往远方,却忽略了生我养我的家乡。
四季如春那是昆明,冰雕满城那是哈尔滨,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上,一年四季分明,小镇东侧有一个水湾,虽不胜西湖,却也颇有一番乐趣。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仙女湾。关于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农民从地里劳作回家,夜的帷幕早已拉下,农民经过仙女湾,正值夏天,荷花盛开,中央的一朵格外娇艳,惹人注目。突然那朵荷花变成了一位身着粉色轻纱的仙女,挥动着彩虹般的彩带,在中央翩翩起舞。农民看呆了,正想上前看个仔细,仙女却突然消失了。这个故事很快便流传开来,仙女湾也因此得名。
夏季是乡民们最享受的时刻。虽天气酷热,可仙女湾周围却清凉无比。垂柳青青,孩童们常常折下一枝,编织成花环,戴在头上。池水清澈无比,池底铺满鹅卵石,鱼儿在水中游动,巨大的荷叶是它们最好的遮蔽所。如果你留心观察,不时还会从荷叶底下冒出一层层水泡,那是鱼儿在悄声细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常会有蜻蜓飞来,落在荷花尖上,轻轻吻这花之仙子。
每到傍晚,人们便执一把凉扇,拿一个板凳,环湾而坐,拉拉家常。孩子们便到四周的草丛里捉蟋蟀逮知了;或坐在秋千上,大人们轻轻将他们送起,夹杂着花香的清风便直沁心脾。不知哪家的狗也来凑热闹,试图爬上秋千,可一不小心,就摔了个“狗啃泥”,四周充斥着欢声笑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美,家乡的人更美。
热情好客是北方人的特点。如果你来小镇做客,小镇的乡民定会热情招待你,这里没有山珍海味,有的只是淳朴的农家饭,但保证让你返璞归真。
人们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看远处那一大片农田,夏天还是青翠欲滴,转瞬间已是金黄灿烂。秋收时节,田野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这一片金黄。
不需要名胜古迹来点缀,也不需要优美笔墨来渲染,家乡的淳朴气息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我爱这淳朴的农家乐。
【篇二:不平凡之夜】
月光似水,万籁俱寂。偶尔有一两只鸟的鸣叫,划破宁静的天空。在寒风的吹袭中,我们迎来了冬令营的帐篷之夜。
傍晚,我们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开启了搭帐篷的“伟大”工程。我们把帐篷搬到相应的位置上,我和小灵先把材料有序地放在旁边,拿起帐篷把铁棍插进定点。这可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毎插到连接处,棍子总会断掉,剩下孤单的细白绳穿在里面。每次,我都会不厌其烦地把棍子接上。到了两条棍子的相交点,是最难转移的地方。小灵灵机一动,叫我蹲在那继续插棍子。我照办,可我还是迷惑不解。小灵耐心地讲述:这样不仅加快我们搭帐篷的速度,还可以流畅地插棍子。不会再像之前一样“藕断丝连”。帐篷终于立起来了,我们把它固定好,开始在框架上盖上“保护层”。保护层里,我们一头一尾连上一根较短的棍子,驻成两道门上的“遮蔽所”。最后一步,在帐篷里铺上一张舒适的防潮垫,搭帐篷才算大功告成了。
不久,夜幕降临,游戏活动开始了。我们像战士们一样,精神抖擞,挺直了腰板,排队前往体育馆。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玩丢手绢游戏。最厉害的要属子锐,跑得像离弦的箭一样,是全场唯一一个抓住丢手绢的人。我们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游戏活动过后,就是帐篷睡觉时间了。我和小灵同学被分在同一帐篷。第一次和同学躺在帐篷里过夜,说实话,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和小灵一晚上说了好多的话,还互相分享了心底的秘密。直到眼皮打架时,我们才沉沉睡去。
此次冬令营帐篷之夜令我毕生难忘,原本宁静寒冷的夜晚,因我们的兴奋快乐渲染了整个城市,变得温暖不凡。
我爱这不平凡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