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老师】
“嗒,嗒,嗒”,清脆爽利的脚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那声音越来越近,我们也越来越紧张,大家都在屏息期待着新老师的到来。
“上课!”
“起立!”
“老――师――好——”我一边喊着,边躬身行礼。
我悄悄抬起头飞快地瞟了一眼这位新老师。她面容严肃,脸上全然没有一丝笑意,腰板挺直地站在那儿,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行完礼,我们看向她,有些同学已然学起她的姿势,整整衣领,立直腰板。我们都在等待她回礼,可她却不按常理出牌,让我们重新问好,并要求我们说“老师,您好!”,声音要响亮,干脆。
我们重又说了几遍,才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坐下后,这位新老师告诉我们,“老师,您好”这是两个双音节词语,比“老师好”更容易发音,念起来更加亮堂。我听了这话,不禁有些佩服这位老师,能从这些小事里发掘语文知识,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再抬头,老师脸上竟已微微浮现笑意。随着课程的深入,这笑意已蔓延至嘴角,令人如沐春风,与刚才的那严肃刻板的样子比起来,简直像换了个人。
这时我想起,我们曾在楼梯上遇到过。当时,我习惯性地喊了句“老师好”,本以为会就此结束,没想到她抬起头看向我,顿了两秒,就微笑起来,还朝我微微点了点头。现在想来,那微笑与这时竟是如出一辙,都有“暴风雨后的彩虹”的感觉。
开学以来,我对老师印象最深的便是她的笑容,每一次都不一样。有时仿佛在说:“哦?你确定?”有时她还会卖萌:“同学们,你们来教教我!”常常一堂语文课,老师大半堂都是笑着的。
可9月18日全市拉响警报的那天,她很严肃地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1931年的9月18日,1937年的7月7日,1937年的12月13日。一堂鸦雀无声,似乎都被她深深感染。
渐渐地,我认识到,语文不是仅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语文博大无边。
我的老师,你让我更加喜爱上语文课,每天都期待着见到你。
【篇二:小小新闻发布会】
一个星期五的上午,一场万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作为主持人的我,当然该做点什么……
吃过早饭,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心里还在祈祷:观世音菩萨求求你,今天一定不要扣分啊!昨天是我们这组扫地,如果今天扣了分,我就没时间准备新闻发布会了。可是很不幸,菩萨并没有保佑我。
于是,我只好先扫完地,才和其余3个主持人一起忙碌。
我们先是去布置教室,让助手薛圆圆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大字——新闻天下。(那是我们给新闻发布会取的名字。)
接下来,我们去编台词,嘉萍带来了四张紫色的小卡片,我们把台词写在上面。写完台词后,我们便开始排练。先是心源和嘉萍出场,她们敬完礼后,便开始念台词,她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说:“大家好!欢迎来到新闻天下,我是主持人邱嘉萍,我是主持人徐心源。接下来有请某某某为我们发布国内新闻,掌声有请!”接下来是黄欣怡和我,不必说了,相信你也知道。然后是投票选谁是“最佳新闻发言人”。
“叮铃铃——”上课了,我们像逃跑的犯人一样冲到教学楼。这时,大家已经等候多时了。
我们先叫要报道新闻的同学出来,共有5人,其中1人是国外新闻,其余都是国内新闻。
发布会开始了,我可能是太紧张,所以忘记了排练的顺序,幸好我们俩能灵活运用,才避免了坏事发生。讲完后,嘉萍便气冲冲地走向自己的座位,我心里想:“她可能在生我的气。”我去问她,她不答话,看来是真生气了。但在后面,上台了多次后,我生的火好像灭掉了几分。过了不久,就到了收尾的时刻。嘉萍走上台说:“请大家选拔出‘最佳新闻发言人’!”大家陆续举手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结果谢德安第一,张晓雪第二,古依婷第三。
最后,老师说了自己对这次新闻发布会的看法,而我想说:“咳咳——什么时候再办一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