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偶像】
在这个偶像泛滥的时代,我的偶像不是娱乐明星,而是一个古人——刘禹锡。是不是有些意外?
有人也许会好奇:刘禹锡?论外貌,他早已作古,没啥好看的;论才华,怎能比得上李杜?你崇拜他什么?我只想浅笑——心态。
是的,在唐代,甚至整个封建时代,有多少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郁郁而终?刘禹锡的仕途比起别的诗人来说,只能说是更坎坷。他曾被贬二十三年,在平均寿命较低的古代,这近乎蹉跎了一个人的半生,但刘禹锡却能够在困境中自得其乐。遭受排挤,面对三次换房,最后换到破旧的小房子里,他竟能欣然写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句子。且身居陋室不以为陋,在大家都“悲寂寥”的秋日,吟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实在是让人不能不佩服于他的好心态。
在他年老被召回时,虽有感叹时光飞逝与故人已逝的郁闷,但随即又能自我排解,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自嘲且自勉。回到京城后,更是能开心地高歌:“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其豁达乐观实在是让人崇拜不已。
在我遇到困境与不开心时,我常常会想到刘禹锡的处世态度:笑对困境,随遇而安。可以说,刘禹锡就是我的偶像,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是他给予我力量,让我在遇到再大困难也能笑着面对。
刘禹锡的人生达到了一种高度,一种境界,一种大师境界。处江湖之远又如何?居于陋室又如何?被贬二十三年又如何?多年之后,当你们这些种桃道士的风光散尽,我刘禹锡还能看尽长安花,笑言:我又回来了!
这就是刘禹锡,我的偶像,一个面对困境永远微笑的大师。
【篇二:有种滋味叫苦涩】
更疼的是我的心。考试再次失利,付出的努力又没得到应有的回报,我忍不住即将涌出眼眶的泪水,开始宣泄起来。麻雀们惊吓地扑扇着翅膀飞走了,留下我一个人抱着头,独自品尝内心的苦涩。
不知怎的,自从初三开学以来,我的理科便出现了问题。面对突然加大的计算量,繁复的几何证明,还有物理复杂的电路分析我,又一次,失败了。
家门口的小巷,空无一人。偶尔几只小麻雀发出啾啾的叫声,树叶随风沙沙作响,仿佛在宣誓着这清冷的巷子还有生命的存在。坐在巷口的花坛边,脸颊边不时吹过几阵料峭的春风,像刀子般刮得我脸生疼,可,我都显得措手不及,考试也连连失利。新增的化学科目迟迟找不到学习的规律与方法,见到题目更是无从下手。很长一段时间,我处在一种迷茫与无助之中。再加上竞争对手们在各种月考、统考中理科的胜利,我更加不知所措。
迟迟找不到学习状态,不得当的方法和笨拙的思维在这次统考中展露无遗。考完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把我叫进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我,更是直言出我在能力上的不足。别的同学们都在欣喜地庆祝考了个好成绩,我却埋头盯着自己的试卷,默不作声。有几个我的竞争对手见我没考好便恶语中伤:“唉,看看吧,伤仲永的历史又要重演了。你看他八年级时不是很厉害吗?现在就成这样,还牛什么牛!”老师的质疑和同学的讽刺,句句话犹如刀刀锋刃,直插我心。
夜深了,我脑中不断回放着这些白天发生的情景,小声地抽泣着,心中不时冒出对自己的质疑:“我真的不行了吗?”“我真的从此学不好理科了吗?”伤心苦涩之余,不甘的情绪也慢慢酝酿着。经历了那么多次失败,我难道就任凭自己浑浑噩噩地堕落下去吗?我难道就任凭同学们用尖酸刻薄的话嘲讽我吗?不,我不甘心,我一定要证明自己。真正的勇士,即使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也要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放手一搏!我这么想着,内心重燃起一丝希望,缓缓起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经历失败才明白,有种滋味叫苦涩。然而,苦尽甘来,我相信,风雨后定会有彩虹。正如那句诗所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我相信凭借努力,这些曾经品尝过的苦涩,都会衬托成功之蜜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