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特色小吃——鸭汤肉丝面】
在我们小小的县城梅山,也有随手可寻的特色小吃。
在我家附近,就有一家卖面的小铺,有三种品味,鸭汤面、肉丝面、鸭汤肉丝面。
我更加喜欢鸭汤肉丝面,它中和了鸭汤的鲜美与肉丝的爽辣。其颜色更是诱人:有面条的白、木耳的黑、芹菜的青翠、香菜的深绿、鸭血的红褐,即使用再普通不过的青瓷碗盛装,都别有一番韵味。
每当热情的阿姨听到“来一碗面”时,喜滋地说:“好咧,要什么样的?”久而久之,当你成为老主顾时,只要你走进屋内,不用说,阿姨就会娴熟地抓一把面条放入锅煮上几分钟,捞起放入碗内,如果你要鸭汤肉丝面,先兑几勺鸭汤,再舀上几勺肉丝汤,配以香菜、葱花,置于案头,香气扑鼻,真让人“馋言欲滴”。
重要的是味道,那叫一个好吃啊!爽滑的面条配上浓郁的汤汁,还有嫩滑的鸭血配上筋道的木耳……面条吃完后,再呡上两口汤,此面的作用就发挥到了极致。
耳闻不如亲眼所见,眼见不如亲口所尝,赶快来我们梅山镇南溪路尝尝吧!
【篇二:母爱的味道】
一提起美食,我便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各地的名吃——上海的小笼包,北京的烤鸭,广东的早茶等。但最让我百吃不厌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牛肉汤。
在寒冷的冬季,能喝上一碗牛肉汤是何等温暖!妈妈的牛肉炖得好!切开后,闪着磷片般亮闪闪的红褐的光泽,鲜绿色的香菜配上几块红红的西红柿,给这碗汤注入了一份新的活力,就这样,红红绿绿,搭配出一份简单又难以表达的幸福。
仍记得有一次,一个初冬的早晨,妈妈为我准备了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汤。我就像一只贪吃的小猫,顺着香味走到餐桌前。“哇!好棒的汤!”我的眼睛一动不动,直勾勾地盯着那一碗汤。“快尝尝!这是我刚炖的,趁热喝。”妈妈边说边用纸擦着汗,我拿起勺子,先对着汤吹了几口气,又是一阵香气涌来,我再也忍不住了,顾不上热,盛了一大勺就放进嘴里,咦,这汤的味道好怪啊!我皱了一下眉头,我再次拿起勺子,试探性地喝了一小口——唉呀!牛肉都糊了!我不满地说:“妈妈,你看!这牛肉都糊了!”妈妈有些吃惊地看着我:“糊……糊了?哎呀!一定是我不小心……”妈妈略带歉意地看着我,“算了算了,我上学去了!”我带着空空如也的肚子,愤怒的走出家门。
晚上,我回家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碗汤。“早上太冲动了,妈妈也不是故意的,不是吗?”我自言自语道。“妈妈我回来了!”我打开家门,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是牛肉汤!我顿时热泪盈眶……
我知道,炖一碗牛肉汤需要至少2个小时,炖一碗牛肉汤,需要有人一直不断控制火候,炖一碗牛肉汤……
一碗汤虽简单,但承载了多少妈妈对我的爱。这牛肉汤的浓烈香味,是爱的气息,爱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