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阅读故事作文初中】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都是关于阅读的至理名言。以前,我不喜欢读书,每次拿起书,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和数字符号,我总是大喊没意思,读书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
妈妈经常为我不爱读书而烦恼。有一天,我刷到一个这样的视频,里面的主持人说:“人为什么要读书,有两点。第一点书那么牛,你为什么不读啊?所谓万般始下品,惟有读书高。第二点读书可以换取利益啊!给你钱,你还不读,宋代赵恒的《劝学诗》中说了,富家不用买粮田,书中自有千钟栗。安房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眉,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从,书中车马多加簇。男儿欲遂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种是威逼,另一种是利诱,还不赶紧去读书”。看完这个视频,我才渐渐认识到读书的意义。
可是呢?我那时是一年级,书中有许多字都不认识,让我读完一页是很困难的,就别说一本书了。多亏我有一个哥哥。渐渐地,我爱上了读书,书给我带来了无穷乐趣,看《上下五千年》可以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知识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看《爆笑校团》可以让我大胆发挥想象力。
书给了我乐趣,书给了我知识,书更是给了我力量,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苦,什么是甜,什么是辣。读书最大的好处是丰富了大脑,增长了课外知识!
【篇二:晚秋】
又是一年丰收季,觉得去年刚写过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了,高兴劲儿刚过去,今天的秋天又要过去了,虽不能像那些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大发“岁月不饶人”“人生如梦”的感慨,但我还是能觉出时间过得太快了。
看着操场边绿中带黄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我和已转学的老孟同学说话的身影;觉得四年级时最喜欢的同桌刚转走,却和“老虎”同桌相处一年多了;想起一、二、三年级时,那个数学光考满分的瘦小“学霸”,想搂着他的脖子再喊一声,“打劫!”他却也转走了,和新来的插班生混熟了,以为自己还是一年级时125公分的小朋友,可是我已经在六年级教室里上课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年前垂柳的绿和今年的垂柳是一样的绿,可今年的叶子早已不是五年前的叶子了;五年前的校舍和今天的一样大,还是六个年级,可当年的一年级已成为了现在的六年级。操场边的柳树上不断有新的叶子长出,又不断有老的叶子落下;学校内不断有新生转来,又不断有老生转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操场上的大大小小的补丁,经过风雨的洗礼,像一圈一圈的年轮,印刻出它的年龄,我们的天真无邪,经过时间的磨炼,已在记忆中悄然褪色。
在五年级时,看到别人毕业,觉得离自己遥远得很。上了六年级,才觉得毕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小学生活也已到了“晚秋”但对于人生来说,还只是初春,那些在人生的春夏时节,不努力的人,到了晚秋,再后悔已经晚了。正如《劝学诗》中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也不要光以为自己是小孩子,永远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等到老了,才发觉自己一事无成,亦正如“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人生短短3万天,把每天都过好,都努力,到老了,才不会后悔。
【篇三:何以解忧唯有书香】
人生如读书,阅尽沧桑,读尽世事,洗尽铅华。
——题记
读书,像读人生,有着读不完的勇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为国家安宁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是高举义旗奋力呐喊的不朽史歌,是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赤诚之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太白冲决愁苦的自信,人生苦短中的显豁,是豪爽不拘,仗义疏财,是高昂开远,一往无前。古人的《劝学诗》中有云:“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我有幸与书结缘,在书中寻找勇气。面对大漠孤烟,面对秋风萧瑟,面对萋萋芳草,我不再徘徊,不再彷徨,我带着勇气踏上人生的征途。
读书,像读人生,有着读不完的力量。
沉静于大地的阴霾,蛰伏于寒冷的冬季,四月的芬芳唤醒着沉睡的灵魂,堕入无边黑暗后向着那光亮出发。“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是倔强的灰姑娘,没有仙女棒,没有善良的女巫,没有精灵的帮助。她有独立坚强的人格,不屈服于命运的执着,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勇气。午夜的钟声敲响后她却不会再化为落寞的灰姑娘,她是午夜的公主,等到了王子,等到了幸福。简·爱,简单的爱,简单地爱,她就是简·爱。《简·爱》让我学会勇敢的去爱,让我拨开迷雾,不再困扰于浑浊的情感之中。
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深夜和你叙述,叙述他们走过的千山万水,遇见的纯真美好。那么多篇章,那么多故事,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空旷的。我喜欢那些从绝望中生长出来的希望,喜欢那些坚持而不放弃的主人公。
何以解忧,唯有书香。那么,随手打开一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