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贴春联】
过春节,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都会贴春联,贴“福”字等等。但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还是贴春联。
春联,分上联、下联和横幅。上联和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并且都十分对称,还别具一格。
介绍好了春联,下面就开始说事情。
那天是除夕,我早上七点钟就被拉到外婆家。桌上放了许多东西,我定睛一看,有米糊、刷子、报纸、毛巾、还有反过来的春联。只见妈妈熟练地拿起沾满了米糊的刷子,然后不等有刻地春联,只留四个小角,用来拿着;然后迅速的给爸爸,爸爸把另一端给我拿着,自己爬上梯子,对好位置,叫我把春联拉好。
不一会,我和爸爸在家里三幅春联全贴好了,看着我们俩的成果,我和爸爸“呵呵”地笑了笑。爸爸眼珠子转了转,拍了拍我的背说:“去拿本子和笔来。”我直奇怪,干嘛叫我拿笔和纸?想不明白,就只好去做。
把东西给爸爸后,爸爸笑嘻嘻地对我说:“到家里走走,去抄一些东西,然后给我看看。”我恍然大悟,原来爸爸是想让我把春联抄下来。我照着去做了,抄好后,爸爸看了看,连连点头,并说:“好,好!”。
【篇二:你说我猜游戏】
今天,一进教室,便见教室里热热闹闹,炸成了一锅粥。原来,覃老师要给我们做游戏,叫“你说我猜”,我顿时来了兴趣。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1。各自分组,每组两人,一人猜一人描述。2。一分钟内猜出老师所示的词语或成语,猜对数量最多的组获胜。3。在猜词的过程中不能说出那个字。
游戏开始,第一组是小陈和小朱。他们猜的第二个词是“鸡犬不宁”。小朱一会儿“咯咯咯”,一会儿“汪汪汪”,小陈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覃老师说:
“‘咯咯咯’是什么动物?”
“鸡!”
“‘汪汪汪’又是什么?”
“狗!”
“狗又叫什么?”
“犬!”
“连起来。”
“鸡犬——”
“这是什么,否定词类?”
可小陈就是说不出,急得小朱叫个不停。“过!”
下一个词是“鹤立鸡群”,小朱先张开双臂,使劲扑打,然后又学着鸡“咯咯”叫。
“鹤立——”
“有很多‘咯咯’叫的是什么?”
“鸡——群?”
“连起来!”
“鹤立鸡群。”
可是时间到,他们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座位上。
轮到我们组了,我走到讲台,面对大家,小王同学是描述者。第一个词,小王先到一边,握拳,手臂动了几下,又双脚分开,跳过去,覃老师说:这是冬季运动,我脱口而出“跳长绳。”小王做出跑步的动作,我说:“马拉松。”这时,小王假装脱裤子,我答道:“耍流——氓。”时间到了。呵呵,这一次就差那么一点了,正确答案是:流氓兔!
看来,这游戏需要配合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