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老洞村】
啊!美丽的老洞村。
通过今日一游,我心生一个目标,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将自己的家乡也建设得如此美丽!不,是更加美丽!
清晨,大家集合后,便乘着汽车飞速向老洞村进发。一眨眼的功夫,我和我的同学,老师们来到了这个水绿青山的老洞村,谢家寨。
5月13日,似乎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进村的路旁沿路有“谢”字旗。踏入这个寨子,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座摇摇晃晃的木吊桥。假如有一个人在上面走,还没什么事;倘若有几十个人在上面一起走,那木吊桥便开始调皮了,他左右不停的晃动,像坐海盗船似的,使大家提心吊胆,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勉勉强强过了这座木吊桥,接着就是一条通往村寨的绵长的泥土小路,我们在这条小路上蹦蹦跳跳,一会儿看看左边的池塘,一会儿看看前方不远的房屋,一会儿看看右边的秧苗;听着鸟儿在枝头上歌唱,听着小溪在沟壑里低吟,听着人们在房屋前呼叫……这一切都不由得使疲劳的我们轻松了一些。
不一会儿,我们便踏入了这个美丽的村庄里,群山的怀抱中。多了一群我们,自然就多了一份热闹,村民的脸上自然就多了一些笑容,他们褪去农耕的衣服,换上干净,漂亮的土家传统衣服一起与老师谈笑。我们似乎还沉浸在这儿美丽的风景中时,突然,我们被老师下达的一个任务给一下子拉回了现实:去找一些村寨的叔叔阿姨合几张影。可谁又愿意去呢?谁不愿意再多看几眼这迷人的景色呢?但在这儿,我们毕竟还是归老师管,我只好跟在几个同学的后面一起去找人了。
“这位阿姨,我可以和您合个影吗?”你听,李承晟已经开始邀人了。
“当然可以。”那位阿姨笑眯眯地说。说着,李承晟便走过去牵着阿姨的手往拍照的人前面走,摆了一个剪刀手。这个好机会我怎么能放过呢?我一个劲儿蹿到李承晟的旁边,搭个顺风车,李承晟还没来得及反应,拍照的人已经“咔嚓”拍了下来。
“咔擦,咔擦”不知拍了多少张照片,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老师带着我们开始游山寨喽!老师首先带我们来到水边,是个小孩,想到的第一件事莫过于打水漂,简单点儿说,就是拿一块扁平的石头,斜对着水面,用力一扔,那石头便会像武林高手一样,给你展示什么叫“蜻蜓点水”!这儿的水似乎很温顺,它顺着风姑娘,风姑娘往哪个方向飞,水就往哪个方向急速地追随,像一位追从的侍卫,不信?那你就去洗车河老洞村谢家寨一看究竟。我们站在吊脚楼上,听着“龙山金凤凰”谢杨洁动听的歌声,看着谢家寨美丽的山水,不由得吟了一句“山美人美歌声更美!”当然,话说回来,到这陪伴谢杨洁拍MTV才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
老洞村,你真美丽!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美貌,将你的美用文字展示在世人面前!
【篇二:地震过后】
地震过后,经过强烈的晃动和山上碎石的狂轰乱炸后,小学旁唯一的一座木吊桥已经面目全非,十几个死里逃生的孩子眼看着桥面上最后一块木板也慢慢滑进了翻滚着黄泥的怒涛中……
孩子们灰头土脸,呜呜地哭泣着,紧紧抱成一团。他们已经被瞬间的地动天摇夺去了魂魄。现在,连回家的路也被切断了。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三十三位从天而降的解放军战士越过碎石,穿过尘埃,奇迹般地出现在他们面前。队长凝望着那三条湿漉漉、光秃秃、冷冰冰的铁索,又低头看看铁索下那张着血盆大口的大河,思索着让孩子们回家的办法。
那十七名小学生稚嫩的双眼仍噙满了恐惧,他们不知所措,担心震后仍未找到的同学,担心山那头的家人,甚至担心余震后的碎石会把他们再次带入无尽的黑暗……
解放军叔叔疲惫的眼神此时却迸发出异常的坚毅。队长猛地回过头,对战友们说:“趴下,搭人桥”!一个个结实的肩膀紧靠着第一根冰冷的铁链,铁板般的腹肌和第二根铁链拧在了一起,磨破的军鞋死死勾住湿滑的第三根铁链。
瞬间,一切就绪,这是一座用生命搭起的桥梁。
汗水从他们的脸上滴了下来,眨眼就被下面的洪魔吞没了,他们都知道掉下去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但为了这些稚嫩的生命,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架在与死神交界的地方。
他们的手指像鹰爪般死死扣在铁链的缝隙中,那无情的铁链像一只只恶狗,死死咬住了他们的手,为了控制铁链的摆动幅度,他们任凭指间的鲜血顺着铁链滑落,没有一个人松手。战士们咬紧牙关,忍受着背上的重压,却面带微笑,鼓励每一个爬到自己背上的孩子,他们微调自己的脊背,在冷酷无情的灾难面前,默契地完成着这场生命的接力赛。
当最后一名小学生顺利通过,他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但是僵硬麻木的双腿,已经很难让战士们挪动身体,他们相互搀扶着、鼓励着回到岸上。此时,大家才发现自己双手早已冻青,血肉模糊了……
天灾无法避免,但如何抗灾事在人为。灾难后面总有一些可爱的身影感动着我们,他们的无私奉献激励了全国人民,完美地诠释了何谓“多难兴邦”,让我们更团结,让战胜灾难的决心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