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红河谷】
“凉风送爽雾笼天,一条横野自悠然。惊涛骇浪千舟渡,银箭琼花万马穿”。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宝鸡红河谷神奇秀丽的美景,今年暑假,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了宝鸡红河谷。
从西安出发两个小时的车程便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是很值得了,从车上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瀑布,它很高,笔直地从石头中的间缝落下,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震耳欲聋。在落向地面的同时,一些水化作薄薄的水雾向外飘去,飘到人的脸上、手上、脚上,给人一种如临梦境的感觉。
上山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安静,这里少了城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却多了一份深山独特的幽静和祥和,偶尔冒出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使这座山更有生机。
冰凉的微风拂过脸庞,使人更加清爽。这里的风与别处的风不一样,风中夹杂着树木、河水与泥土的气息,它们钻入人的鼻腔却令人更加惬意,深呼吸,你会感觉全身心都似乎被这空气所引导而放松下来。
来到山脚下,我不禁呆住了,因为迎接我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这些台阶紧挨着,一眼望过去,都有成百上千个多,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短暂的犹豫之后,我咬咬牙还是踏上了第一层台阶,然后便迅速地向上跑去,但没过一会儿我便双腿无力,气喘吁吁,自古以来,人想征服自然似乎是本能,但在大自然面前我似乎有点自不量力,看着其他人继续向上爬,心中出现一丝懊悔,以后应该多多锻炼身体;同时也涌出一股子倔强,哪有比人高的山,继续努力。
“啊,这里水真冰!”我把双脚浸入水中,不禁说道。水清澈见底,却没有一条鱼。河水中的石头上到处都是大人和孩子们,他们在水中打闹嬉戏,清脆的笑声在水上回荡着,传遍整个山林。
愉快的旅程很快结束,坐在车上回头望着那山脉和瀑布,在心中与他们告别,依旧吹着那细细的微风,再见,红河谷,我还会来的。
【篇二:说出爱】
天之大,唯有你的爱完美无瑕:天之涯,记得你用心传话。
——题记
你把襁褓里的我带来这个世界,有了你,我才有家。我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别人不会真心的待我好,也就只有你,设身处地的为我着想。
是啊,我们都一样,妈妈。对彼此都有太多的爱,却都在心中酝酿、纠缠,最后停留在嘴角,吹散在时间的尘埃里。
自长大以后,总觉得之间慢慢有了一些距离,每当回家后,就连你疲惫的身也很难看到,知道你很忙,也很累。在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感觉自己多了一份牵挂,流淌在血液里的牵挂。
慢慢地,想起帮我晒衣服的味道,那是我一生的依赖吧,有时候,又记得你总喜欢在我旁边一本正经的教育我,然后看你一脸无奈,准备放弃的样子,随后,再跑到你身边认错,却不感觉烦躁。我想那边是我存在于心间的幸福吧,原来这一切,早就融入心田,化为我的一部分。
我知道,你从未将我忽略,还记得你织的那条毛巾,很漂亮,你撇了撇嘴说不好看,因为间缝很大,其实从上到下密织很麻烦,拿着它嗅到了你的味道。
后来的后来,有了自己的想法,这种爱渐行渐远,没有共同的语言,更没有共同的话题,彼此之间在一起越来越短,也就离得越来越远。
但你总会容忍我,需要安慰时,你总在我身边。每一次,对于你的爱,我总会感到愧疚,因为一直都在辜负爱。但每一次,我还是会重蹈覆辙。你每一次都会再一次选择让步。
每当我问你为何每次都原谅我的任性时,你都只会笑笑,说:
那是一种幸福吧,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
【篇三:感悟家乡】
沙的是我的包衣之地,是我的父老乡亲常年耕耘、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我的祖先建立的村寨,是绿春县大黑山乡搬布村委会沙的村民小组。
为了求学,我很少回家,所以,家乡的发展只之不多,变化更不晓得。回到家乡时,看到家乡人和事业。家乡变了,山秀了,水美了,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家乡变了,变化如此之大;家乡发展了,发展得如此的好。我陶醉了。
过去,村子里的大部份家都住着茅草屋,这茅屋不是人们说的土墙木架屋,而是用篱笆和草围成的茅草屋。热天清风徐徐,夜晚睡在屋里觉得凉爽,好睡觉;到了十冬腊月,从间缝中吹进的寒风钻身刺骨,无法入睡。
由于村里多数人家的房屋都是低矮的草房,人们无论怎样注意防火,到了天干物燥的季节,还是防不胜防。我记得,从我记事起,我们村子发生了一次火灾,全村被淹没在火海之中,所有的房屋几乎被烧得一干二净,人们无家可归,无粮可食,那状况惨不忍睹,十分凄惨。
如今,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不断深入,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全村人都住上了石棉瓦房,更可喜的是全村人近五分只一的人家都已住上了钢筋水泥房。再也看不到茅草屋了,再也看不到发生火灾的场景了。现在民心定,人心定,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家乡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发展得如此快,我坚信未来的沙的--我的出生地,我可爱的家乡,随着改革的步伐,一定回发展得更好更快,变化得更秀更美,有朝一日,沙的会实现农业生产化,农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