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康乃馨】
我的家里有两朵美丽的康乃馨,一朵含苞待放,一朵已经展开了迷人的粉色的花瓣。在它的面前,我不仅吟起诗来:“而在千里读书忙,每当孤灯倍思亲。梦中寄送乃馨去,感谢爷娘共富康。”真是朵美丽的康乃馨呀!
康乃馨是由淡淡的粉红色花瓣组成的,从底下看,绿油油的茎上衬托出康乃馨的花瓣,犹如一位正在跳着中国舞的小仙女,碧绿的根扶住她,不会让她掉下来。另一位康乃馨姑娘有点害羞,吧叶子紧紧地包裹住自己的身体。枝干的两旁,有着娇弱的弯曲的叶子,它们非常羡慕地看着漂亮的康乃馨。
我每天都把它当作我的洋娃娃一样爱戴着。早上,中午去上学放学地时候,总不会忘记,可康乃馨打声招呼或说声再见,早上和晚上也不会忘记跟康乃馨说晚安。这样每天都讲一遍,康乃馨变得也越来越漂亮。有一天,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康乃馨仿佛跟我说到:“主人这么的照顾我,我要报恩,开出跟美的花来!”我轻声地说了声:“谢谢你,康乃馨。”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康乃馨,穿着粉红色的衣裳,站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温暖极了,风姐姐正巧路过,跟我打了声招呼,就飞走了,这股风风从我耳边吹过,我的裙子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摆动起来;等风停了,我静静地站在那儿,一切都变得安静起来,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这时,我恍然大悟,我原来不是康乃馨,我是再看康乃馨呢!
康乃馨的到来,让我的心情美妙了许多,这就是我最喜欢康乃馨。
【篇二:那年那月的中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又是一轮中秋月,辛弃疾的这句词勾起了我多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与怅惘。
儿时的清贫,被记忆在对中秋月饼的渴求里。记得那时,爷娘种的玉米多,很多时候,爷娘去地里干活,我就和姐姐们在家扒玉米皮,还要翻晒玉米。为了激励我们能干更多的活,娘说只要我们干完了分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就可以提前享受月饼的美味。于是,我们带着对美味月饼的向往,每天都把爷娘分的任务早早干完。可是,我们也知道,经过走亲戚交换后剩下的四包月饼是我们家唯一的过中秋节的食品。尽管,娘要兑现她的承诺,可是我们姐妹还是不愿意在中秋节之前分享,我们约定要到中秋节的那天和爷娘一起吃。
除了干地里的农活,我们姐妹还到村里的大果园里帮忙摘苹果,当然,劳动是有奖赏的,那就是每人每天可以获得十元钱的报酬和十几个香甜的苹果。我们把这些劳动所得都悄悄地收藏起来,等到中秋那天给爷娘一个惊喜。
中秋节到了,餐桌上的食品很简单,娘炒几个青菜,爷拿出用血汗钱买的香喷喷的苹果让我们过节,而我们姐妹端给爷娘的是我们的几十元前和一大袋苹果。爷娘说我们长大了,而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爷娘的慈爱和辛苦。中秋晚宴上,我们一起吃月饼、苹果,那时的月饼和苹果是我吃过的最香甜的也是至今难以忘怀的美味。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当我上了师范,五个中秋节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里会给我们每个同学过节的补助,我们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我们自排的节目,一边吃学校补发给我们的月饼和水果,虽然离开了父母,却有同学间的缕缕温馨的情谊。
结婚后的中秋节是在夫的家里度过的。记得第一个中秋节,我望着天上的圆月,想着虽然不是在远处的爷娘,心里却酸酸的,因为,姐妹四个都已出嫁,那老宅里除了月亮与爷娘享受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吧?想到此,禁不止泪眼朦胧。不论我在何方,爷娘对女儿的慈爱和思念是一样的。每年中秋节探亲,娘总是给我带来一大包各种各样的月饼,临走时,不顾婆婆的劝阻都给我留下,说我从小爱吃月饼。是啊,我从小爱吃月饼,可是,现在吃的月饼的味道再也没有儿时的月饼的味道香甜,这是怎么回事呢?尽管在夫家过中秋节有一大桌子的酒菜,也有爸、妈、还有大爷、大娘等一大家子人,可是,刚到夫家的头几年的中秋节现在回忆起来都是酸酸的味道……
再后来的那个中秋节是儿子即将出生的中秋节,调皮的儿子在我的腹中向我传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渴望,这种初为人母的感受冲淡了我对爷娘的思念。过了中秋节四天,可爱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从此,我真的在夫家扎根了,每逢中秋,我再也没有了思念爷娘的酸酸的味道,但是我还是对着圆月追思,“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我永远都回不到儿时的中秋节了,再也品尝不到那时香甜的月饼和苹果了……
杨庄中心小学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