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们班的故事】
也许大家都认为只有好学生才会被老师表扬,但是你知道吗?在我们这个神奇的班级,只有不努力的学生才会被老师“表扬”。
上课时,赵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班级。同学们都摆着一副疑惑的表情:今天赵老师怎么这么“高兴”?有什么喜事吗?
“来,坐好了。”赵老师面带着微笑,“今天我要特别表扬吴子轩同学。预习课文,我们要求在《乐教乐学》上录音,如果不录音,第二天就要先抄课文再补上录音,吴子轩同学想把课文预习得更扎实,所以他就没有录音。”赵老师向吴子轩竖起了大拇指,依然是笑眯眯,“这样主动给自己加作业的‘好孩子’,大家说要不要向他‘学习’呢?”“不要,不要……”全班一起喊了起来,有点激动,有点兴奋。“这年头,大部分孩子都太聪明了,想骗都骗不到了!唉,只剩下吴子轩一个乖孩子了……”赵老师摆出一副万般无奈的神情。“哈哈哈……”全班笑成了一锅粥。
接着赵老师又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对严董说:“像严董这样的孩子,我不喜欢。上次我布置了一篇日记,严董写了两篇,一篇就六、七页纸,两篇把我看累死了,还拿了我四颗小星星,伤不起啊!我还是希望你们向吴子轩学习。”“不,我们不要……”“我就要向严董学!”……哈哈,都是跟老师唱反调的。
“还有,你们也千万别向吴彤、林可儿学习,日记写得太好了,不知拿走了我多少免写卡,我都快要被拿‘破产’了。”老师依然一本正经。“不,不行。”“我才不要。”“我就要写好!”……班上沸腾起来了。
怎么样?神奇的班级,每天都有神奇的故事上演。明天,精彩继续……
【篇二:学生该不该用手机】
现在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然要非手机莫属了,所以小到六岁儿童,大到80岁老人,都可以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手机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些学生拥有了手机后就越来越沉迷,甚至有的熬夜,成绩下滑。那么,学生到底该不该拥有手机呢?
大多数人都认为智能手机弊大于利。首先手机辐射大,对还没有完全发育健全的儿童来说,对健康是及其不利的;其次,学生不会控制自己,不免在学习的时候控制不住拿出来玩一下,从而影响到学习和听课质量。晚上熬夜打游戏,第二天没有精力上课。还有,现在手机品种越来越多,价格也不一,这就使许多人产生了一种攀比的心理现象,好像用更贵的手机能象征身份。
但手机真的就只有坏处吗?首先,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能使两个相隔的在遥远的人也能打电话,视频聊天,能让我们随时随地与亲人或朋友聊天;其次,像“新概念英语”,“小猿搜题”,“乐教乐学”,“一起小学”等这些学习软件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最后,可以在学习累的时候听听歌,放松一下心情,陶冶情操,调整一下心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手机有好处也有坏处,那么学生到底该不该有手机?首先,手机是人类创造的,我们不能沦落为手机的奴隶,而是要成为手机的主人,合理的利用。手机呢,可以害人也可以造就人。我觉得吧,学生可以有手机,但必须有时间限制,比如一天玩几十分钟,到时间后家长立刻没收手机。但并不是说学生必须要有手机,如果家长不同意,也不能强要。
人的寿命可高达80~100年,而手机呢只有3~5年,所以手机并不是你一生的“伴侣”,不要把大把的青春与年华都浪费在手机上,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没有用的地方,所以呀,放下手中的手机,去体验这美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