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命之畏,言行一致】
“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齐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吕氏春秋》所言即是“走心”,凡不走心之举,不成气象。“言”“行”便是如此,只“言”不“行”,太浮夸;只“行”不“言”,太木钝,言行一致方“走心”之。
行于人生仕途,面对前方的未知,我们迷茫过失意过。可这就是人生,三毛曾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所以“自渡”才是人生大格局,那便需“言行一致”,心若安好,便可步步生莲。懂得知行合一者,方可踱步天下。
母赐我一副躯壳,“言”便是魂,“行”便是魄,魂魄构成有血肉的自己,只有如此才可散发灵魂的香气。“说到做到”是先贤灵魂香气的散发,相隔百年,春风化雨。可不知道自己又领会几分?不禁黯然。
兵法上“纸上谈兵”致使山河破碎,言行不一也终是滑铁卢的导火索,那么想想自己以前吃过的“败仗”还少吗?可能自己便是犯了“言行不一”,有时喜欢自己独自静静地坐着,感受深秋的凉意,拂叶一片,望着她的脉纹,感受她的静美,反和我不成色调,落叶归根坠在心间,惊起圈圈涟漪,不是滋味……回望前身路,却发现青春碎了一地,而自己却不知所向……
静坐,思之便是“言”多于“行”,如果自己以前言行一致,也不至于如此被动,可没有如果的人生只能跌倒就爬,学会把“我想”变为“我能”,方是正道,生之不易白驹过隙间不留憾!
身如秤,臂如杆,左秤“言”,右量“行”,平衡有制,方可踱步人生大道。
【篇二:忆中秋】
月上柳梢头,人们都不禁会对月吟诵那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禁咏唱起那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禁默念起那一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夜,我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盼望着夜晚的来临。
夜幕徐徐降临,嫦娥姐姐早就睁开了明亮的双眸。顷刻,绽放出洁白的光芒。我奔跑到阳台上,仰望星空:金星、牛郎星、织女星点缀在空中,像极了仙子撒下的花瓣,很有众星捧月的美感。
月亮升到了半空,皎洁的银光洒满大地,为匆匆赶回家的人们照亮了前方的路。我们一家早就备好了“敬月亮”的各式水果和月饼,我还吃了满满一碗奶奶亲手搓的汤圆,那是家乡的味道,浓浓的,黏黏的!这是我们来苏州过的第一个中秋节,不能和外公外婆一起团圆,妈妈的心里是有些惆怅的,她对着月亮若有所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我也想起了我扬州的老师和小伙伴,他们是不是也在赏着月?或是正在品尝着鲜美的月饼?
顽皮的弟弟打破了我们的思绪,他嚷嚷着要吃月饼,爸爸将精美的月饼切成了八小块,我们边吃边讲起了神话。“传说,昆仑山上的西王母赐给嫦娥一丸仙药,吃了此药便可摆脱苦难升入月宫,但需耐住孤独寂寞。如若不吃,她的丈夫后羿将无法完成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嫦娥每到中秋,怀抱玉兔,眺望远方,思恋她牵肠挂肚的丈夫,愁眉不展。她仿佛听到后羿的声音:“嫦娥,不必忧伤,我与你彼此思念,也算是团圆了……”弟弟听说月亮上有兔子,立马喊起来“我要捉兔子,我要捉兔子”,“哈哈哈哈……”欢笑声传遍了我家的每个角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如此美好的中秋夜晚,怎么不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