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会等待】
岁月轰然倒地。
缥缈之中,他向我缓缓走来,粗糙宽大的手拍了拍我的后背。“爷爷!”我大声呼喊着,可他却离我似乎是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我努力伸手抓住,却只剩一道白烟。
梦破了。
眼前只有我的卧室,爷爷也没有出现,爷爷不会真的醒了吧?爷爷,我真的真的,想你了。
当初听到您失去意识的消息,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为什么岁月稍纵即逝,您这么快就老去,我不想接受您那日渐发白的头发,我害怕,害怕您不能醒来,害怕失去您。可如今,我已经是准中考生了,我也是一个很疼爱妹妹的姐姐,我知道我还面临更多的荆棘,但我知道,我一定能等到您醒来的那天,告诉您,孙女现在是个勇敢的女孩儿。
小时候过马路,您总是用那宽大的手牵起我肉嘟嘟的小手,仿佛紧张又恐惧,仿佛稍不留神我就会从您身边逃之夭夭,您在前方面对着喧啸的车水马龙,而把我留在平静安谧中,转眼就十载了。
我和您坐在小院的葡萄藤下,“爷爷你看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呀?”“它在向你眨眼吧!”知了的鸣声此起彼伏,见证了那天真的誓言:“爷爷,等我上了好大学,我给你在天上买个大房子,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它眨眼睛了。”
“好,好,爷爷等着那一天!”
微风拂过脸颊,我们坐在宁静中,风把我们追成了过往,把过往吹成了回忆。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我知道,您一定会醒来,因为您一定记得:“爷爷,等我考上好大学,我给您在天上买个大房子。”
爷爷,我等你。
【篇二:面包与水仙花】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如是说。这句为陶行知极力推崇的话,是否也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在物质生活逐渐殷实的今天,外在物质美固然需要,但请你不要忘记心中的那一株水仙。
电影《1900》中主人公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他面对成功的诱惑,拒绝踏上近在咫尺的陆地,他选择与一条船共同沉没。面对繁华,他不屑,“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春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如果说名利是面包,依附于生存,那么水仙于他则是心灵的慰藉,是用来生活的。而生存与生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只为解决温饱,后者是为了精神家园的富足。二者在生活中最大的体现即人与动物的生存方式。
为什么说人是高级动物?是因为人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在考虑生存问题之上会关注自己的所喜所恶,不只是为活命而生存。但动物不一样,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它们都只思考那几个问题——就是如何吃饱,去哪里睡觉。阳光普照大地,它们睁眼,觅食、吃了睡,睡了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毫无生趣。
就人而言,如此太过表层,想必大家都读过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然。诗句前言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便是精神的更高境界,在世俗的喧啸中寻求心灵的宁静,精神的富足。一如1900,他说,我弹我的爱,歌我所喜,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方式要求我弹什么,即使他有要求,我也不会理睬。
他的底气从何处来?因为他把钢琴,把音乐融入了生命之中,充盈了他的精神世界。
反观之,那些只为活下去而挣扎的人们,一如路边要钱的乞丐。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水仙和面包你会选择哪个,都是你心灵的映射,谨慎选择,要学会用热爱的眼光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