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好是坏?】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的出现,我们的生活也随之便利,但这些资源的出现,究竟是好是坏呢?
下面就让我走,共享单车这一共享资源来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出现,确实方便了我们出行。在这个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信息化时代里,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相关软件,并付其少量的“保险金”,扫码就能使用共享单车了!这不知比买一辆自行车便宜了多少倍!
共享单车的第二大优点便是停放便利。不像那些需要办卡使用的公共自行车,必须在固定地点停放,有时,还会因这一停放点的自行车的停满而寻找一个停放点,这浪费了许多时间。而共享单车无论在哪儿都能停放,省去了寻找固定停放的麻烦,也节约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因为这两个原因,如今使用共享单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随着使用人数增多,有些问题也随之浮现。
由于部分共享单车为固定密码锁,有些爱贪小便宜之人便将共享单车收为己用:将它停放在家中;将它换锁换漆……新闻中也曾报道过“共享单车上树”等现象。有些富有正义感的人也曾批评过那些人,但有些人依旧照犯,导致了我们附近的共享单车也越来越少……
共享单车其实是好是坏取决于人,若人人都遵守条约,那么它的出现是好;若人人都将它收为己用,与当初想方便人们的愿望背道而行,那么它的出现是坏。这便是我对共享单车的看法,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篇二:悄悄地、向幕后的耕耘者致敬】
每天清晨,忙碌的街道上总少不了那一抹亮眼的黄色和橙色——共享单车。不管是学生族、还是上班族,似乎都对这种新颖而便捷的出行方式情有独钟。“小黄车”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随着“共享单车”大火,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用现在社会上。“共享”作为2017年度的关键词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讴歌这个共享的时代,赞美着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和行动,但似乎、很少有人想到他们——在幕后默默耕耘、奉献的人。
君不见,寒冬腊月,他们在工作。申城的冬天是极冷的。阴风冷雨中,他们冒着料峭寒风、扶起一辆辆翻倒在地的单车,再将它们排列整齐。一个停放点排完了,他们又前往下一个停放点,重复他们枯燥的动作——扶起、摆正,再扶起、再摆正……每天,他们还负责维修的工作。水桶、抹布和工具包是他们最好的伙伴。北风把刺骨的冷吹进水里,将那水染上侵人的凉意;北风也是从不留情的,刀一样刮得人脸颊生疼,又是针一样的无孔不入。脸冻僵了,手生冻疮了,可他们从不在乎,拿着工具和抹布的手不曾颤抖过,迈向下一个停放点的步伐不曾退却过,稳健如故。
君不见,骄阳酷暑,他们在工作。申城的夏与冬完全判若两“城”,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仿佛无穷尽时,金属制的单车被烈日晒得滚烫,令人触而生畏。更糟的是时大时小、时下时歇的阵雨,将本就闷热的申城变成个大蒸笼,又热又闷,不一会儿便会出满身的汗。在这样令人喘不过气的糟糕天气下,他们依旧无畏、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实在热得受不了,就拿起准备好的矿泉水往头上一浇、充当洗头;汗水浸透了衣裳,他们就在背后搭一条毛巾吸汗,用祖先教给我们最原始的方法与高温对抗。
当我们窝在有空调、取暖器的家中里享受假期时,他们却在为这个共享的时代默默付出;当媒体的镜头对准他们时,他们也只是笑笑,说出朴素的心愿:希望人们能更加爱惜单车,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是一群多么可爱而又值得尊敬、感激的人啊!
他们不需要荣誉、名利,也不求金钱、地位。他们就像是蚁群中的工蚁,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劳动着。他们享受他们的工作,也享受着这样付出的快乐。
所以,嘘。当我们走过他们的身旁时,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吧。无须多么华丽的赞美,只要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温暖的笑容,发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