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回忆】
小时候在老家读书的时候,兄弟姐妹很多,表兄弟姐妹啊,堂兄弟姐妹啊,十之八九都是在一个学校读书,好事大家一起做,坏事也没少干,当然,免不了各回各家,各自挨骂。
印象最深的那次是去偷桃子,那时候隔壁村种了很多桃子,我们村这边也有,大家都懂嘛,兔子是不吃窝边草的,偷桃子那肯定是要去别的村了,这个提议是大表哥出的,他年龄最大,那时候他都上六年级了,我们几个最小的就是我,才上二年级,我们几个胆子小一点的就说,还是不要去了吧,万一人家养了狗,那可是要被追的,可是大表哥和堂哥已经决定好了,就说,到时候我们得吃了,你们可别眼馋哦,无奈,经不住诱惑啊,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
去桃子林的路不好走,很多草,可以说能走的路就是泥巴路,附近还有水沟,六个人一路上小声说话,就跟老鼠一样,傍晚,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紧赶慢赶的来到了桃子树下,我拿手电筒照着桃子,真红真大个,可是我不会爬树,这种事情还是得哥哥们去做,我们几个小的就在树下拿着袋子接着桃子,没过多久,就摘了很多,看着也够了,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条黑狗,汪汪汪的直奔我们过来,我们六个拔腿就跑,由于我年纪小,腿又短跑不快,连鞋子都跑掉了一只,桃子也掉了几个,我头也不敢回,没命的跑着、跑着。
依稀还能听见有人在呵斥那条狗,让狗别追,也还能听到后面有人在喊着,你们别跑了,我不要你们赔,都别跑了……我们不理,谁知道是不是给我们下套啊,没准我们不跑了,就被抓住了呢。就这样我们六个人前前后后的跑出了村子,哥哥们看见安全了,才发现我的鞋子都跑没了,没办法,也不敢回去捡啊,再说天已经黑了,找不找得到还是一回事呢,拿着仅剩的几个桃子去河边洗了洗,一人一个的吃了起来,回到家,哥哥们帮着撒谎,说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野狗追,鞋子不知道掉哪了。我一头黑线啊,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跟这些臭哥哥干坏事了,跑的时候没一个照顾我,没义气。
现在想来还真是很好笑,太皮了。
【篇二:贴耳传话】
漫山的桃花吐出香气扑鼻的粉花蕊,引来蝴蝶和蜜蜂在她们身旁飞舞,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这美好的春景里,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作“贴耳传话”。游戏规则是:第一位同学用30秒时间记住纸条上的诗句或是绕口令,再凑到下一位同学的耳边,轻声转述,依次传到最后一位同学。最后一位同学说出最后的答案,与原答案进行比较。
游戏在我们的期待中开始了,第一轮上场的是张晨麟那一组。张晨麟排在第一个,也是他们组的关键人物。这一组除了张晨麟,其余同学都闭上了眼睛。老师神秘兮兮地掏出了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你吃错药,不是我吃错药,就是要你吃错药,你一定会吃错药。我们一看这上面的内容,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可张晨麟就像是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小木偶,半眯着眼睛,嘴巴不停地轻念着纸条上的内容,我可从没见过他如此专注过。排在张晨麟后面的那些眯着眼睛的组员却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而我知道他们的心里其实也正如同那激荡的大海一般波涛汹涌。
30秒钟的时间转眼即逝,他们组开始了传话之旅。张晨麟用最迅速的速度转过身去,凑到下一位同学的耳边,将自己所记的内容一股脑儿地告诉了下一位同学。下一位同学半张着嘴巴,认真地记下听到的内容,在脑子里快速加工成句后传递给了下一位同学。我们屏息地注意着这一组同学的一举一动,似乎周围的空气也凝固了。
到了最后一位同学了,这位同学侧耳倾听着,真希望自己的耳朵是双顺风耳,能接听到更加准确的信息。最后,这一组的最后一位同学公布他所听到的:吃妖精。我们的教室顿时沸腾了,个个笑得前仰后翻,这笑声似乎都能把房顶掀翻了。我笑得泪花都出来了,心想:呵呵,原来他们组的人合起来能吃得了一个妖精呀!
下一轮就是我们组了,老师给出纸条上的内容上:兔子不吃窝边草,好马不走回头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可传到了最后,我们组队员也给它断了胳膊,割了腿。成了:兔子不走回头路。教室里又一次充满了我们的欢笑声。
“贴耳传话”这游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当我们沉静下来时,我们深深地理解了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