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素年锦时读后感】
有很多人说,人生这条大道啊,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十七岁。而我认为,走过漫漫人生路,最重要的时刻,是在小学这六年的时光。这段曼妙的时光,足以让我像《素年锦时》的作者一样,回忆终生。
《素年锦时》这本文学经典,总能让我点着希望的小灯笼,去探索未知而奇妙的人生。坐在木桌旁,看见窗外楼下卖糖葫芦的小商铺,几个小小的,大约五六岁的身影拽着父母的衣袖,冻得通红的小手指着小摊。我吞了口口水,好像看见了四五年前的自己。心中倒想像他们一样,任性玩耍,却怎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看着窗外的他们,我领悟了为什么作者要说“锦时”,因为它像华美的锦缎,让人过目不忘,像动听的琴弦,让人忍不住去聆听。
我们的老师总是一脸羡慕地看着我们:“你们可要珍惜童年,别等失去了再去后悔…”。我回到家,翻出小叮当的竹蜻蜓,宫崎骏的龙猫巴士,喜羊羊的小铃铛,灰姑娘的水晶鞋…,我一个一个地回忆着,看见那缤纷的童话世界,看见那头发剪得特别短的“假小子”向我挥手:“别等失去再后悔……”我突然明白了“素年”。在别人眼中,幼稚而无趣的童年,在成人与老年人眼中,如钻石般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老师的座右铭,我刚开始认为这是大道理,无用无趣,直到我读了《素年锦时》。时间如流水,你越想留住它,它越会悄悄地溜走。
记得,书中有一页描写了作者翻相册的时候泪落如珠,我也翻开了记载着小小的我的相册,看见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脸,笑颜如花,明明让人看了满心欢喜,为何我心中隐隐有些失落?晚上,我在梦中乘上了龙猫巴士,调整了时间大钟,要再次回到那天真可爱的童年,就在我调整好的那一刻,我,醒了,从奇幻的梦中醒了,哎,童年再也回不去了……
《素年锦时》,小小的我与大大的我。流水的时光与美好的人生,我的人生路还很长,祭奠一下逝去的童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希望今天的自己,更要珍惜时光,加油吧,许多,向未来出发!
【篇二:《素年锦时》有感】
最近在读庆山的《素年锦时》,感触颇深。偶然在新华书店看见了这本书,无论是正面大簇的白色花团还是背面的汪洋深海都让我心动不已,于是付了钱,把它变成了我的。
有朋友不喜庆山的书,我理解她们,庆山不是个开朗乐观的人,于是她的作品也是黑暗系列的。而《素年锦时》恰好是少数几本散文及短篇小说集,是闲散且舒适的。
翻开第一篇就爱上了它,南方的大宅院生活,幽暗且美丽,四面围墙,又给人极大的安全感,大团的黄白色菊花成了墨绿色院子里的鲜活点缀。庆山的文笔很清雅,淡漠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有一种对世俗冷漠的情感蕴藏其中,让人为之着迷。很仙的文笔,讲的却都是无比现实的故事,能够一针见血的刺穿柔软的内心,让我学会不逃避现实。毕竟避风港在温暖,也不可能只容纳我一个人。它让我学会独立,不过分依赖别人,给自己留有余地,在他们离开时不至于那么狼狈。
喜欢《素年锦时》中的一句话:有谁告诉你,喜欢的东西就必须要得到,并且要始终得到。有时候喜欢的东西是得不到的,强行夺取与挽留,只会伤害自己。
偏爱散文集、诗集。也有过错误的决定: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太难读;席慕蓉的诗集美好、短小,却无法给我力量。在书海中寻寻觅觅,一眼万年爱,爱上了《素年锦时》,在这心灵鸡汤的时代里格格不入,以淡雅如莲的柔婉语言,极端的抨击着现代人麻木而毫不设防的心灵。
以前,我总是强迫自己去看书,每一个字都像蚂蚁一样晃花我的眼睛,有时读着读着就约会周公了,睡醒后又捶胸顿足;上了高中以后,我逐渐明白,没有人可以长久地陪伴我,她们会在时间的锤炼下变得疏离,即使是最亲的家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重心放在我身上,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敏感,多疑,善变,念旧。这世界所有人都会离我远去,唯有这些书,每日安睡在我的枕边,书桌,压住了我心底里的燥乱,它们会发黄,变旧,可不会丢我一个人面对未来。
喜欢读书,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寻找一方净土。长路且行且远,因着内心深深不息的意愿,是啊,人生最美好的事不过如此了,在梨树下小坐,捧着喜爱的书,清茶浅酌,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身处高中,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读书,因此,每天午睡前的阅读已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事情。躺在床上,试想,这辈子与书为伴,在洒满阳光的落地窗前,靠在红漆雕花椅上,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