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脊梁】
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高亢奏起,七十响礼炮震彻天空,阅兵仪式正式拉开帷幕。看着国旗在庄严的注目礼下飞上天空,迎风飘扬,脑海里有些影像随着历史的车轮兜转到一个多世纪以前。
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满载风尘的大门,一次次的退让妥协,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只有一个接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那时的祖国母亲衣衫褴褛,举步维艰,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列强的践踏下,终于垮塌。
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双十二事变,一个又一个代表中国复苏的声音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呐喊着爆发了!国共两党先后两次合作,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了血的代价,中国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洪流中的砥柱和东方主战场。国破山河犹在,城春草木更深。一股股抗日力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战士们前仆后继,沸腾的鲜血洒遍了神州大地,当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中华赤子的心中默念的是“中国!中国!”默念的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默念的是“国破尚如此,何须惜此头!”耳畔杀伐不曾歇,眼见之处皆毁灭。是那些铮铮铁骨的华夏儿女用生命和灵魂为中国撑起了不朽的脊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进从头越”那个史诗般的伟大领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国在他的带领下冲破了层层桎梏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铁锁赤水,草地雪山,都是那个时代的奇迹永恒的见证。何以英雄?英雄是无畏艰险的革命党人,是永远冲锋在一线的战士,是以笔为剑的文人,是纪念碑上无数不朽的英魂。
自日本投降那一刻起,中华民族摆脱耻辱,迎来新生。今天,看着眼前走过的整齐的仪仗队,我恍然明白,那一句句“不辛苦”“为人民服务”便是中国屹立不倒的保证,那一句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便是对这些热血战士最崇高的敬意和对历史最深刻的反思。这一刻,我知道,我的祖国富强了,她成了真正无畏又热爱和平的勇士;我也知道,我们在检阅的早已不是军队,而是历史和未来。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秋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那不是简单的一次阅兵,而是战火淬炼出的脊梁,是无数华夏儿女铸成的精神长城,这是中国。
【篇二:压不垮的中国脊梁】
历史的车轮碾过发黄的史册,前进中的中国早已拂去历史的尘埃,一步步走向世界强国之林,那是压不跨的中国脊梁,支持着前进的力量……
——题记
回首过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人民饱受压迫之苦,闭关锁国更是导致国家贫困落后。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帝国主义的铁蹄又不断踏入我们的国土,使中国成为被侵略的对象,中国在世界的眼中成了一个懦弱无能、弱势的国家,落后就要挨打,那时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
翻过那一页泛黄的史册,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纪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顽强斗争迎来的一次辉煌。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科技、国防等领域捷报频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用实力告诉世界,中国是压不垮的!
“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却也在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压不垮的中国脊梁。时间定格在那地动山摇、昏天黑地的一刻,当地震发生的刹那间,无数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没有恐惧,人民没有退缩。人民子弟兵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解救被困人员;白衣使者日夜站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一刻不停地在病房间奔走;志愿者不顾自己安危,赶赴灾区,不甘人后,为受灾人民送去温暖;还有我们的温总理,不眠不休,跑遍灾区的每个角落,安慰废墟下的生者,在四川地震灾区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这是我们对灾难的蔑视,是我们对明天的美好祝愿。最终,我们战胜了灾难,摆脱了伤痛,带着微笑,重建家园,支持着我们的,是压不垮的中国脊梁!
还有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嫦娥奔月”的千年梦想。其实现在的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但有压力就有动力,中国是压不垮的,在压力下,我们继续前进,“嫦娥一号”的成功升天,标志着我们的航天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有了压不垮的中国脊梁,使我们在经历了灾难后,变得更加勇敢坚强。
有了压不垮的中国脊梁,使我们在取得进步后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更强大的力量。
有了压不垮的中国脊梁,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