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穹顶之下要有春】
窗台上那株“憔悴”的吊兰开花了,我知道,春天快要来临了。
晚风中那一股喜悦的太阳的味道扑面而来,我知道,春天的脚步近了。
站在城市的边缘,俯瞰纷繁的公路,林立的高楼,他们仿佛注满了春的气息,如同一群彩色的巨人,从地面上缓缓站起,他们有着孩子一般的活泼与灵性,一个个鲜活饱满、伶俐生动。
从远处望去那片绿化带美极了!清一色的褐色桃树枝中间好像嵌着一匹玫红的绸缎。一旁三两棵柳树,虽然不是很挺拔,但也是绿意萦绕。前面墨绿色的一片像矮小灌木的植物顶上,铺着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这些虽只有色块的搭配,但却显得出春天的清新之美。
走近了瞧,只见那桃树玉立亭亭,手拉手连成一片。树枝上的花朵有些零落,但更显其色彩的别致——清而不素,雅而不俗,就如水彩晕染一般。花朵们轻轻倚着树枝,就连树枝上也染了一层暗暗的桃红。怪不得形容人“杏眼桃腮”,在色彩和姿态方面,美人真是像极了桃花。
那几棵沐浴春光的柳树也活泛起来。柳枝仍是静静垂着,一声不响,可枝条顶端已经鼓出了好些小绿芽儿。这些小绿芽儿带着新生的喜悦在枝条上舞蹈,使得枝条上起了一层朦胧的绿烟儿,柳树的线条更加优美、生动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绿意”吧,看不见、摸不着,因为那是一种生长的暗藏的劲头儿,是生命焕发的光彩。
那些小灌木树似的植物原来是迎春花。迎春花墨绿色的枝条好像还没缓过劲儿,乱蓬蓬、死沉沉地趴在草地上。可花朵已经在枝条顶上活蹦乱跳了,黄灿灿的小花细碎地洒在枝条上,把光明与快乐洒向每个角落。
春天里阳光和风都有着不同的线条。阳光把太阳对春的问候撒向每一寸土地,用不同的方式抚摸着万物生灵,就像母亲表达爱的冷静与慈祥,既不会令人感到窒息也不会太过冷淡。风呢?风儿是像滑冰般轻盈地游走,一股接着一股连绵不绝、缠绵不断。它依然保留着寒风的迅捷和清冽,有时也会在“倒春寒”时抖抖威风,像一位逍遥的使者来去自如。
春雪是很难得见到的,小雪粒儿像一位歌唱家,从天空落下时,东一飘,西一躲,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只有歌声留在耳畔,给人以余音绕梁的空灵遐想。窗棱下结了一层薄薄的小冰花儿,也许这就是春天的惊喜吧!
春天里的人们可与别的季节不一样。人们在夏天热情似火,秋天多愁善感,冬天萧条冷漠,可唯独在春天,人们是最充满诗情画意,最积极向上,最有正能量和实际行动的。春是播种的季节,人的心也一样,需要浣洗,需要鼓励,需要播种一个新希望,放飞一个新梦想……总之,春天里的心是饱含着真善美,包含着真理与温情的。
这样的春天有谁会不喜欢呢?可是就在现实中,也许要把这种童话般的春天归于幻想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春已经快要消失了。你看那大地上站起来的不是彩色的巨人,而是又硬又冷的“砖头”;树枝上挂满的不是花朵、树叶儿,而是电线和白色垃圾;天空不再是蓝瓦瓦的清澈,而是被一层充满毒气的“锅盖”扣住;空气中弥漫的不是阳光温暖的味道,而是到处飘散着尾气、尘土的呛人气息。而人们呢?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人们呢?这些生灵麻痹了,疯狂地踩着油门,直勾勾地盯着手机,满口荒唐言,就差那“一把辛酸泪”。还有呢?人们肆意践踏在世界的角落,同时把丑恶的行为带到美好的人间。人们像侵略者一样“残害”我们的家园,可是那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家啊!难道人们的怜悯、文明、责任、珍惜、分辨善恶的良心都泯灭得一点儿不剩?人间的春天去哪儿了?心灵的春天去哪儿了?我真想找到一抔净土!
是的,如今的人们也开始觉醒了,该觉醒了!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压抑太久了!可那些过去罪恶的疤痕是绝不会消失的。生活在那样的春天里,你不觉得难受吗?我问自己,当然在这里也必然有我的一份责任。
记得前几日习总书记来到我们西安。我记得很清楚,那几天的天空非常明澈,远处的秦岭也清晰地印在高楼大厦背后。我不禁由衷赞叹:古城西安的春天真美!这说明我们当然可以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也就是蓝天白云,然后享受春天。
后来我想,导致这些的也许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了“穹顶之下”。“穹顶”也许是金钱上的诱惑,是发展迫使的急躁,也许是道德品行的低下。可是我们没有理由不打破“穹顶”,不改变生活的态度。
只要打破“穹顶”,我们就能收获一片蓝天,一抔净土,一生美好。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找回从前美妙的春天。
假如我们生活在穹顶之下,这个世界就没有希望,万物就没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自我新期待,只有死寂、阴霾和永远喘不过气儿、翻不过身的眼泪、叹息。
然而只有打破穹顶,实际中的、心灵上的,我们才会享受到春的光明和美丽。
【篇二:《穹顶之下》观后感】
花了104分钟,看完了柴静的《穹顶之下》。靠在椅子上……
作为一个二十一岁的大学生,看完这样的纪录片没有感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我还是一个感性之人。感性之人关注的当然是感性之事。
柴静是本着一份作为中国公民的道德良心,更是作为一位母亲的一种关爱孩子的天性。我国许多城市的雾霾现象普遍严重。当然,我并没有像诸多网友所说的感到恐惧与对生活的无望。对我而言,深深地更是一种愤慨。真的很是生气。
中国的雾霾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不可救药的。作为一个感性之人,我更想说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向原,习相近。当然,照这种情况,苟不教,性乃迁是不可置疑的。
我不由的笑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会,更甚至到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将本来真善美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毁坏,直到面目全非的时候,到危害到自己的那一瞬间,才气急败坏,焦躁,烦恼。看着那一个个面对着全国甚至全球的观众时的那种语无伦次,也可以说是“胡言乱语”时,我感到了一种悲哀。人性的悲哀。
我不想用数字与生硬的理论来论证哪儿的雾霾的指数是多少,更不想在这大谈雾霾的危害有多少。这些谁不知道?既然能以环境为代价,以自己的下一代的生命来做赌注去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就一定懂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没有柴静去做出这个《穹顶之下》,我想,还有多少人连自己亲手造成的局面都不敢承认。人,就是这般虚伪。
为什么当面对面去交流的时候会冷言相待,而当手机这个冷酷的机器出现在面前时却唯唯诺诺,霎时间就懂了很多,做了很多。电子产品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到头来却又控制了人类自己。“奴隶”依旧是存在的。只不过,人类这次,是心甘情愿做了奴隶,还是渐渐地,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呢?
我向来是不喜欢用冰冷的数字与空洞的大道理来解释任何问题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依旧选择了人性。
阳光是最为美好的实物,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粮。东西不在阳光下运用的话或是发霉,或是干燥无生机。我想,我们也许,当然也是因为没有在阳光下公开地来晒一晒自己,手中的活儿也发霉了,因为,我们早已经发霉。
柴静说,她永远关注着蓝色的地球,即使是活着,还是死去。因为,这一生一世,都有着我们爱的人以及爱我们的人延续下去。
人性,因为我们拥有,即使曾经。但是,拥有过就是拥有过,他还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那有一个永远鲜活的种子。因为,我们终究叫做人。
阳光甚好,去阳光浴,你约吗?我想,你会答应的。
【篇三:从穹顶之下想到的】
在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是柴静的《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里讲述了关于雾霾的危害与大面积的污染,体现出了我们现在空气质量的低下,以及如果依然对这种空气质量的严重下降不管不问的话,中国很有可能陷入一种“空气危机”。雾霾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视的,自当雾霾出现后,医院里呼吸科、内科、儿科已经挤满了人。中国现在的这种状况,无疑等于是自杀,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有感触啊!
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光速”,许多乡下农村都在拆迁,那些曾经空气十分清新的农村,如今已变成许许多多的楼盘市场;那曾经树木郁郁的林山,如今也被大量砍伐;曾经那充满生机的河流,如今已变成了一片“死海”……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人类,你们已经犯下了滔天的大罪,若你们还不知悔改,自然会给予你们无穷无尽的惩戒。
现在,工业化的社会已经遍布全中国,时代的变迁让人们来不及眨眼。在十几年前我的老家还是一片青山绿水,空气是让人陶醉。现在,我的老家已经盖起了高楼,曾经的绿色也消失了。
地球已被你们蒙上了灰,她很伤心,她在哭泣;上帝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很愧疚,他很后悔,他在想为什么要让人类来到这世上,去破坏生态去践踏那自然!
人类啊,该是时候醒悟了!雾霾只是一个小小的提醒,如果你们还执迷不悟,你们将自己毁灭自己!
【篇四:观《穹顶之下》之感】
一部让我反反复复看了都不会觉得无味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第三次看,反而觉得越看越隐藏不住我内心的澎湃。
我脑海里重复出现的是PM2.5,它不仅仅是那几个字,它还是那一大堆的细小物品,它还是那令人担忧和重视的PM2.5。因为它的威力,孩子们被困在家里看雾霾,人们出去被迫要带上口罩,也许这时眼神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这时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烟囱冒出一阵阵的浓黑烟,倒过来看,那气势犹如瀑布在飞流;那黑色的江水犹如写字时用的黑墨水,也许以后我们可以直接从江水那提取墨水。当看到整个北京变成白茫茫的一片,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人还以为那是仙人隐居的地方,知道怎么回事的人只能默默在感慨惆怅。《PM2.5》的那一动画真是做得好,解释出它是我们人类最强悍的敌人。看了之后,不禁让人类觉得自己的可笑,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操作地球的一切,可是还征服不了那么细小的的东西,因为那是我们一直都在制造它的出现。
“有发展,必有污染”,真的是这样吗?即使看到英国工业革命那时也发生了一场“环境”风暴。但试问一句,难道中国走完工业革命就不用花大量的资金去处理那些留下的“残尸骸骨”吗?何不一边发展一边环保,即使路要走久一点。记得柴静问一位小朋友“你见过蓝天白云?”孩子可怜巴巴的回答“见过一点蓝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比那小孩幸运一点,起码我见过蓝天白云。试想再过十几年,小朋友的回答——只是摇头,那真的是个可怕的地方。
当地球披上一层白纱,当人们眼前只有那一盏盏希望的灯。这时也只有那一点点的灯光为我们引路,难道人们才会在此时此刻去反思这个问题的根源?不,《穹顶之下》让我们反思“环境”让政府重视“环境”让我有一个冲动的想法——以后要去拯救我们的环境,让《穹顶之下》深埋蓝天白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