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品书香共成长展望新梦想】
小时候,胸无大志的我,自然只会在大街上疯跑。所谓梦想,也就手中的几个糖果罢了。
有一次我在看电视,正值广告,便觉心中无聊,但书房淡淡的台灯的光却吸引了我。我轻轻地推门进去,发现像一堵墙的书柜后面透过柔雅而又淡弱的发黄的光。我飞快的一个箭步跑去,却发现时妈妈。她好像还未发现我,我便踮起脚,鸭子过水塘似的,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拍拍他的肩,在她耳边“啊”地喊了一声,把妈妈吓了一跳,我摇着我的大头,开心地笑了。
“你这个小鬼,怎么还不去睡?”“妈妈你不是也没睡?”,我调皮地问道。妈妈听我这么说,脸上浮出微笑,那种微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无声无息地,却给那时的我,以极大的震撼。我看着书桌上,台灯下,白色的纸还反着光,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的蝇头小楷,如同群蚁排衙。我便问妈妈在干什么。妈妈轻轻地靠在桌面,脸上陡然升起两团红霞,夹杂着台灯泛黄的光,好像一朵灿烂的花悄然绽放。妈妈的嘴中圆润地说出两个字:“读书”。书是何物?当时富有好奇心的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问题。书又能干什么?书又怎么读?我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妈妈思考了少许,“读书可以使人拥有梦想。”我的疑惑还是没有解开。“就像你手中的糖果”,经妈妈的这一句话,我豁然开朗,一点香甜的糖果气息缓缓地流过心田,我的脸上也有着糖果般的笑容。
“我要读书,我要梦想,我要糖果”我在心底对自己喊着。
一开始,我接触了一些童话故事,我就梦想着能够遨游天际,“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常常在梦中,枕着月亮,抱枕星星睡觉。
上小学时,我开始陆续接触一些中国古典名著。印象最深的当属《岳飞传》,读到岳母刺字,当兵入伍,我的心中也涌起了精忠报国的梦想;当读到岳飞领兵北伐金虏收复失地时,我也梦想着能够指点千军万马打江山;当读到岳飞大破金兀术,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乘胜追击之时,我的心中有了上阵杀敌,浴血奋战的梦想;当读到最后,岳鹏举以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风波亭的时候,心中在一股苍凉之感的同时,又多了要为国家效力,攘除奸凶的梦想,读到此时,我也常常潸然泪下。
虽然,小时候读书而产生的梦想可能时常变化,并且又有些脱离现实,但我想,还是要聊胜于无的。
长大后,读的名著要多一些,我也成长在一个书香氤氲的环境中,梦想自然成熟了许多。
读《三国演义》、《杨家将》、《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也能在我心中卷起不小的惊涛骇浪。每次读完合上一本书,总觉得人生又有了新的方向,新的梦想。
淡淡的书香,漫漫成长,遥遥梦想。我的心中多了一股力量。
【篇二:书香伴我成长】
书是陪伴我最长情的朋友。从现在回望童年,书始终与我为伴:幼年时看图画书,童年时看童话书,青年时看小说……书陪伴了我整个成长历程。
最开始是在幼年。我和母亲一起漫步在商场里,我被一册花花绿绿的书吸引住了脚步,站在那里凝望着。母亲顺眼看去,眼睛一亮——那是一册图画书,有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她为我买了下来,那书便成了我最早的启蒙读物,我常会畅想在童话的海洋中,感受童话的梦幻与纯净。
再到稍大些,当我能自己阅读时,便往往会不觉地沉浸在书中,沉浸在那些或感人,或欢喜,或悲伤,或凄清,或恐怖的场景中了,我的想象力被极大地激发,会为主人公的忧愁而郁闷,也会因主人公的欢喜而雀跃……我惊讶地发现书有这样大的魔力,能让我为之陶醉。
然后就是现在,我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从书中学到很多东西,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深思,使我震撼,使我成长。比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从保尔身上学会了坚强不屈,战胜自我的品质;在《简爱》我从简爱身上学会了人人平等,敢于斗争的精神;在《淘气包马小跳》中,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孩子;在《青铜葵花》中,我在看到了纯洁无邪的童心与善意……
书是人类的财宝,是作者精神价值的体现。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让我们在成长道路上更坚强,更自信,更从容。淡淡书香,伴我成长!
【篇三:成长,因书香而精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书爱得深沉。
——题记
童年因书香而快乐
“妈妈,美人鱼最终找到幸福了吗?丑小鸭,最后长成白天鹅了吗……”
幼时的我,每天晚上都是伴着安徒生《格林童话》进入甜蜜梦乡。临睡前,都缠着妈妈讲故事,许多童话故事,我都耳熟能详。那幼小的心儿,随着故事或喜或悲。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流过泪,佩服阿凡提的机智,也被七个小矮人的滑稽逗得哈哈大笑……那时,我是多么希望能尽快认识那一个个方块字,能自己阅读呀!
少年因书香而充实
少年时期是一个多梦的年龄。我识字了,成了书店的常客。轻轻打开书的封面,淡淡的书香如缕缕杨柳风,在心中萦绕。在书香的熏陶中,我与李白、杜甫畅谈诗歌,和鲁滨孙一起冒险,同曹操纵论天下英雄;我为艾斯梅拉达的命运叹息过,对老葛朗台的自私愤怒过,为简爱的最终幸福欢欣过。我理解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佩服王勃“天涯若比邻”的释怀,领略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书让我明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善恶美丑。
青春因书香而陶醉
进入中学,读书更成了我的爱好。每晚,书都伴着我进入梦乡。读史以明志,读经以养性,读诗以怡情。我国浩瀚的书海中,都有无数的宝藏,是我们成长真正的养分。是书,让我穿越古今,去经历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拜访叱咤风云的伟人,进入奇异瑰丽的想象世界,了解祖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了解世界风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汲取了力量。
读书真好,如品香茗,余味无穷。读书是休闲,是收获,也是享受。我的成长,因读书而精彩!
【篇四:书香浸润我成长】
记得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这句话,一开始我根本不以为然,慢慢地,我才深以为然。
小时候,我是一个痴迷电视的小女孩,并不喜欢看书。可是严厉的妈妈却硬性规定:每天必须读书一小时,全家无一例外。我在抱怨和腹诽中,遵母命读了大约一年多的“命令书”。
起初,我基本上就是捡自己喜欢的书随意翻翻,不求什么理解和收获。慢慢地,书中的精彩情节就攫住了我的眼球,让我不知不觉地就跟着他们欢天喜地或泪湿衣衫。后来,我还要求爸爸妈妈和我共读一本书,读后交流心得感受。就这样,我们一家一年中共读了《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简·爱》《红与黑》等三十多部世界名著。
畅游于书的世界,我的视野逐渐开阔。正如周国平告诉我们的:“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个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于是,我不满于只读文学作品,开始更广泛地涉猎各种图书。《十万个为什么》满足了我无尽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小故事大道理》让我在美文陶醉中思考人生道理,《名人传记》让我一次次震撼于伟人的传奇经历,《中华上下五千年》使我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明……
书籍,为我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足不出户就感知天下大事,随时随地即可拜访古今名人。书籍,在潜移默化中已内化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书籍,我的生活将会是多么无聊和苍白。我爱上了读书,爱得真挚、爱得痴狂。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博览群书的结果是每当我写作文的时候,那些优美的词句就像酵母似的涌上心头。我的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尝到甜头的我,更理解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果不欺我。
【篇五:书香伴我成长】
我是一个“小书虫”,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小时候,那些颜色艳丽、内容丰富的绘本,让我充满着好奇。我常常缠着妈妈读给我听,一遍又一遍,每一次我都听得非常入迷,仿佛我就是红袋鼠的好朋友、森林里的小精灵、闹海的哪咤、会飞的白天鹅……每天我都听着小故事入睡,在梦乡里我和他们成了亲密的朋友。
上小学之后,我们学习了拼音,我终于可以独立阅读注音的读本了,从内容丰富有趣的《木偶奇遇记》、《中外神话故事》、《格林童话》、《白色狮子王》,到探索自然奥秘的《森林里的野生动物》、《美丽的大自然》、《动物植物》、《浩瀚的宇宙》,再到带给我人生感悟的《名人小故事成长大道理》、《为自信心的自己鼓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没有学过的汉字,学习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书不仅满足了我求知的欲望,还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我爱读书,书本特有的书香让我着迷。书是我不可缺少的小伙伴,它陪伴着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