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六年级作文 人类,请坚持最后的底线
人类,请坚持最后的底线
发布时间: 2024-08-02 23:51
阅读:

【篇一:人类,请坚持最后的底线】

近日,科学家们针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如火如荼,大多数科学家们都对人工智能不久之后可能拥有的爆炸性发展持焦虑态度。哪曾想,人类世界也不平静——拉斯维加斯的枪击事件更是将人类其本性之问题推入人们的视线。

看着案发现场的视频,我简直难以相信这会是人类做出的事情。当现场的人群四处逃窜,尖叫此起彼伏,有人中枪倒地,有人横冲直撞,漫无目的,只为寻找一线生机。只是那枪声,却始终是未停止了……听说,犯罪之人在案发之后,也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此行径,不像个活生生的人,倒像个冷酷无情的机器。

之所以说人类的思考可能趋向人工智能,先要谈谈人工智能其特点。人工智能本是为了人类服务而创造。人类输入一个指令,人工智能就帮助人类去完成。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再到超人工智能,它们无一不是为了完成自己所接收的指令而存在的。只是到超人工智能的水平——虽现如今还未到达,其智力水平将超过人类,更恐怖的是,随着其智力水平的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也会发生指数级的增长。然而,它独独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记得有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人类而言,算一道复杂的微积分可能需要绞尽脑汁,而这样的计算对计算机而言无疑是小菜一碟。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要分辨照片中的小动物是小狗还是小猫,却已是强人工智能范围需要克服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可见,人工智能的特点就在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却独难分辨好坏是非。人性的感情,它决不曾拥有。

于是,当人工智能与人类同时接到一个指令,人工智能自然很快就能办好,只不过,违法乱纪,杀人放火,这些事儿它可能都做了个干净。而人类就不同了,其价值观可能会制约人类,告诉自己这会伤害到别人,是做不得的。这就是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与人类的不同。

反观此次枪击事件中的犯罪人,如今他的动机仍难知晓,但总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某一种不为人知的情感,然而为了达到表达这种情感目的,竟不惜以上百条无辜的生命作为代价。他的良心不会痛么?当这残忍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浮现,若他拥有人类最基础的那点同情之心,怜悯之意,就不会将这惨无人道的暴行实施。他的思考方式更接近人工智能,而非人类,令人心中发寒。事实上,这样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思考的例子不胜枚举。记得不曾几何时,那些诈骗的电话,短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就在我自己的家人中,就有许多被骗的例子,未有损失也罢了,然而打开时事新闻,太多太多是诈骗行径引起的悲剧上演。多少老人被骗终身积蓄,多少困难中的学子学费被骗走,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我想问问那些行骗的人们,你们为何要选择这条道路谋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难道真的毫无出路么?为达赚钱的目的,从别人手中骗确实不必付出劳动,而你们作为人类,又是否有应有的价值观呢?

人类啊!请坚守最后的底线!知人情冷暖,知悲欢离合,这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这句话只有在人类坚守自己的价值观时才能被自信说出,才能使人类或许被人工智能支配的一日心中明了,人类虽败犹荣。倘若连这底线也守不住,那么人类败于人工智能是无疑的,人类也终究败给了自己。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人类的这条底线,终究属于“超我”的部分。人之初,性之善恶已无意去追究,但教育,是树立人类正确价值观的最优途径。现在高等学府中恶性事件屡见不鲜,这不禁令人怀疑,如今的教育是否让人类离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又近了一步。这值得所有人类反思。人类,因其曲折迂回而美好,因其人性的一面而美好。这条底线,是人类的希望之光。而坚持之,是比发展人工智能重要太多的事。

【篇二:关于底线的作文】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有些事儿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守不住底线就像越过雷池。

穿过长长的走廊,灰白的云儿掩盖住往日太阳的光彩,天空一片暗淡。我偶然瞥见她,发现很久没有和她交谈过了。而她,正与一群我不熟悉的人说说笑笑,眼里满是兴奋的光芒。

初一开学时,我常和她搭话。她大大咧咧,喜欢交朋友,因此人脉圈广。我认为她学习好,为什么呢?她作业做得飞快,学习又是那么轻松……面对这种“大神级”的好友,我抛下决心要把成绩提上去。在我对她天真的幻想中,初中第一次大考来临。考试结束后,我找她,她一脸沮丧,却还是强装笑颜。但我觉得她对我的态度变了。那次,我夺了第一,而她的名次只是在遥远的地方黯然,难道我看到的都是假象?

过了几天,她的心情恢复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快。一天中午,她独自在座位上写作业,我抱着书去找她,寻求一道题的解答。她听见脚步声,猛地颤了一下,慌慌张张却又神速地随意翻开一本书,把几张纸夹进去。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走到她对面,将书摊开:“你帮我看一下,这道题怎么做呀?”恍惚间,她舒了一口气,接着一脸从容淡定,一只手压在那本书上,另一只手握着笔,思考着。她沉默的空当,我偷偷瞄了一眼那本书——我还是很好奇她为什么害怕其他人看到。

那,是一叠答案!我只怕看错了,便多留意了几眼。尽管只是一个小角,但我确信那是答案无疑。我不敢相信。我咬着嘴唇,心里有一刻燃起一阵怒火,但又像被一盆冷水浇灭。我不知道该对她的行为感到失望还是愤怒。“我恐怕不会,你去问问别人吧。”她抬起头,小声说着。我拿起书,走了一段,想想又停下。回望时,她掏出那叠答案,不紧不慢地抄着。这场景确与平日相似,只是她的眼里多了一分侥幸,像一层迷雾,让人难以觉察。

窃取来的果实定然诱人,但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谁不踏踏实实留下诚信的足印,谁将永远走不出渺小与狭隘的怪圈。学问之道,同样也来不得半点虚伪与欺骗。

不抄袭,这是学习道路上的底线。守住这条底线,也是为自己学习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篇三:底线】

每一道刻痕,都意味着公平;每一声呵斥都代表着底线。

——题记

春日的第一抹光辉穿过小街,光明照耀着这个不起眼的房间。老人端坐在窗前的桌子上,专心致志地制作着称杆。虽然这个手艺已不流行了,可老人依旧专注,如同一位大师雕琢着他的作品一样。娴熟、老练而又沉稳。我坐在他的旁边,静静地端详着,一如小时候。

老人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从小就学习秤杆的制作。现在70岁左右的他,与秤杆为伴已有六十个年头了。平常的时候,老人是和蔼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小孩儿。今天给几颗糖吃,明天给个小木头玩意儿。哄谁都像哄自己的孙子孙女。而作为资历最老的小跟班,我更是有幸,可以被允许在他劳作时学习一下。

老人一辈子以秤杆为生,他对秤杆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

作为一个老木匠,闭上眼睛,长长短短的木棍一提,准心在哪里,两道痕之间间隔要多远,他都了然于心,分毫不差。但他从不这么做,而是像小学徒一样,拿着木制标尺,一道一道地比对。而且标尺,五年一换,为的是防止标尺随时光流逝而产生误差。作为他的小学徒,在一旁观摩的我明白了:“对自己的活儿,一定要严肃认真。”老人做事的态度,在那时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底线”的种子。

老人是这么做活儿的,也是这么做人的。他就像秤杆那样正、直。常听老一辈说,以前,总有人趁着月黑风高夜,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鬼鬼祟祟地走进那间小屋。没过几分钟,人就踉踉跄跄地跑出门。而后,礼物被奋力从屋里扔出。“砰”的一声,合上大门。而他,拿着刻刀在秤杆上用力地戳出准心,一脸的愤怒:“怎么会有这样黑心的人,利益熏心啊,怎么就这么想要黑秤,不应该公平经营,诚信待人吗?”

这位正直的老人以他的言行让“底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长成了茁壮的规则之树,撑起了我心灵的天空。

数十年过去了,幼稚的孩子长成了少年,老人的面庞更加苍老。但是秤杆上的每一道刻痕意味着公平,每一个声驱逐黑心客人的呵斥,始终召唤着人心的底线!(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四:底线】

英国作家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文明后,物质方面的飞速发展。然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着而生。三聚氰胺的毒牛奶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人们也许会说这一切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然而这只是一个客观的因素。真正的内因在于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守住底线,守住为人处事的准则。

守住底线是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金钱利益,不为所动。做正直的人,干正直的事。守住底线是面对逆境时,不放下气节,苟且偷生。守住底线是面对世俗的冷嘲热讽时,独守人的本心……

守住底线可以让我们活的问心无愧。一个坚持为人处事原则的人,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陶渊明误触尘网,踏上为官之路。不久,他便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一心归隐山林,寄情山水。“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为人处事的底线。官场的黑暗与他正直的人格格格不入。为了守住底线,他宁愿采菊东篱下,又让见南山。这样他活的倒也轻松自在。倘若陶公仍追随世俗,一心为官,放弃他的底线,他会快乐吗?面对水生火热之中的百姓,他能解脱吗?他能面对他无力改变的世俗吗?陶渊明是对的,归隐是良策,即守住了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又得到了快乐,何乐而不为?

文强,腐败任务的代表。他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对金钱利欲,美色,忘记了自己身为公职人员的责任,放弃了为人处事的底线。最终他身败名利场,一命呜呼。为了让这些事情不再发生,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守住底线?用美德去占据你为世俗而浮躁而动荡不安的心。美德能让你更清楚的了解人生,了解何为底线、如何守住底线。底线不应当是去追名逐利,而是面对名利;人有一颗的心。守住了底线,你就守住了人生的准则。

守住底线,让每个人多拥有一颗守住底线的心。守住底线的人们,一起来吧,让我们一起一个最美好的时代。

【篇五:底线魅力如花】

在人间有这样一条线,它记录着人世间柴米油盐风清月朗,分辨着人性骨血世态炎凉。它,就是底线。

――题记底线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像《诗经》里的伊人,朦胧缥缈,若有若无。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它就在我们心中。

它就在过去的风流人物中。悠悠历史,几度沉浮。在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里,涌献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物。底线,就是刘胡兰宁死不屈,咬紧牙关的共产党的秘密情报;就是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气概。底线就是他们的前仆后继,迎难而上,不畏艰险。这样的他们,所坚守的伟大坚强的底线,怎么不让我们佩服?

底线就在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里。坚守底线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朱自清至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祖国尊严;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为中国领先于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耐得清贫守住心灵的高贵。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慢慢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这故事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内心坚守的那一条底线,在支持着他们所作出一个个伟大的事业,一个个伟大的举动,感动着人们。

底线还在我们青少年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代青少年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一代。他们之间的一声“谢谢”“打扰”,让多少人如沐春风;公交车上的一声“您坐”温暖人心;考场上考生纪律严明、严格自律、地面干净整洁、考风端正,让人看到动容。他们坚守底线,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他们是中国新升起的太阳。

我们看到底线还应在祖国未来中。我们眺望未来,看到的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国。随着科学技术和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无原则无底线的少数人将受到更多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祖国大地一片光明。而每个人心中的底线就是光源,照亮了这世间。

原来,底线无处不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它,熠熠生辉。

【篇六:坚守心灵的底线】

底线是什么?是屈原在怀抱巨石,跃进汨罗江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的慨叹。

底线是什么?是虞姬在四面楚歌响起时,“不为玉碎宁为瓦全”拔剑自刎的忠贞。

底线是什么?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在娱大马哈鱼搏斗时,“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顽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坚守心灵的底线。坚守心灵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拥抱世界时最重要的原则,没有坚守心灵底线的人,就无法形成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就无法被这个世界所接受。

而那些为了逾越了甚至放弃了自己心灵底线的人呢?你可还记得岳飞墓前的跪像?那是千载骂名,那是遗臭万年。他们让忠魂消散于西湖之畔。让一个民族的精神,无可逆转的消亡。纵然有万千权数,纵然可以在荣耀中度过一生,但他们背弃了心灵底线,心灵的谴责,来自灵魂深处的做人的底线的拷问,相会是何等的生不如死?

坚守心灵的底线。是主宰自己的根本原则,当一个人守住了自己的底线,那么无论是利用利诱还是个人的私仇偏爱,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最终那些堂堂正正的人将会被历史所铭记,傲然于天地之间,璀璨于历史的夜空。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英雄文天祥,在被俘后,他受到隆重的接待,却在敌人的利诱面前没有一丝的动摇。殉国前,他向象征祖国的南方跪拜后,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为后人所颂扬。

中国的古人是如此,而国外的英雄们又何尝不是呢?1823年7月,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登上了“海克斯号”。坚守自己心里的方向,帮助希腊反抗土耳其的压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为了希腊人民而奋斗,他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豪迈的英雄之歌,他会被所有希腊人民所铭记,全国人民为他服丧致哀。而他身体中飞出的坚守心灵底线的灵魂,也会永远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人所传唱。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坚守住自己心灵的底线,无论我们是处江湖之远亦或庙堂之高,都要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在那底线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能主宰自己的,拥有自尊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