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是擂茶小买家】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买东西的小行家!”校园义卖活动已经过去半小时,我这个售货员终于可以换班,去买自己心仪的东西了。我东游西逛,终于挑到了一个可爱的小东西——一只优雅的彩色小狐狸。
拿着小狐狸四处闲逛时,我感到肚子发出了“咕噜咕噜”的抗议声。于是,我捂着可怜的肚子直奔班上的“擂茶区”。“卖擂茶喽!”小小售货员们正拿着扩音器吆喝着。他们现做现卖,生意非常好,桌子边围满了人。我挤了过去,掏出一元钱,对服务员翦思佳说:“请给我一碗擂茶。”“对不起,没开水了,请稍等一会儿。”翦翦抱歉地说。“那我先把钱放在这里吧,先订下来”。我有些无奈地把钱交给翦翦。“那你先去黎威延那里盛擂茶的原料吧!”翦翦收下钱,接着递给我一个纸碗,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桌子。我只好拿着纸碗,去黎威延那里苦等喽!我挪着脚步来到旁边,顿时目瞪口呆,怎么这么多色香味俱全的干菜呀!草绿的香菜配水灵灵的酸黄瓜,还浇上了辣椒汁;鲜红的辣椒配着圆滚滚的豆豉,还洒上了酱油;麻人的花椒加上细长的海带,上面还有点儿麻辣的汁……我的口水都快要掉到地上去了,过了半天才想起正经事。黎威延磨擂茶的现场也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看到他正全神贯注地磨着擂茶,只见他将生姜、茶叶、花生、芝麻等原料放进擂茶钵里,再用擂茶棒搌来搌去、磨来磨去、锤来锤去。过了好一会儿,才磨成不算精细的擂茶粉。我回过神来,对正在埋头苦干的黎威延说“我给过钱的,请给我一点擂茶!”“哦!”他头也没抬地答道,然后将擂茶钵里刚磨好的擂茶粉倒入我的纸碗里。正巧听到旁边有人在喊“开水来了!”我连忙端起纸碗,迫不及待地赶到翦翦桌前。翦翦笑着拿起开水瓶,往纸碗里倒满了开水。我急急忙忙地想端起纸碗就往嘴边去,翦翦连忙阻止我,好心好意对我说:“现在的擂茶还很烫呢!先冷一下,等会儿再喝。”说完她拿起一把勺子,帮我搅拌了几圈,碗里的擂茶瞬间变了模样:灰黄灰黄的汁液里,还夹杂着几小块金黄金黄的生姜和几十粒乌黑小巧的芝麻。这多么像一个美丽的大湖泊,生姜就是湖泊里自由自在的小黄鸭,芝麻就是游来游去的小鱼。“可以喝了。”翦翦把擂茶递给了我。我这空荡荡的肚子终于能填点儿东西进去了。我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擂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真是香而不浓,咸而不腻,喝过之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真是人间美味啊!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擂茶,一会儿就把一碗擂茶干掉了。
哈,擂茶真是太好喝了,尤其是我们自己做的擂茶,里面不仅充满了美味,还充满了爱心,充满了快乐。作为一个擂茶小买家,我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爱心义卖活动,这样我就又有口福了!
【篇二:客家擂茶】
我是蔡瑾涵,客家人。客家的传统美食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客家擂茶”了。我奶奶是制作擂茶的高手,每次有客人来时或者是吃多了各种肥腻的食物时,总爱露一手。最有趣的还是它的制作方法,下面我给你们讲解讲解吧……
首先,要准备的食材是真多呀:茶叶、艾叶、生熟花生、芝麻、小赤豆、红豆、黄豆、荷兰豆、长豆、各种青菜等。准备好食材,拿出“武器”:擂钵和擂棍,将准备好的茶叶、艾叶、生熟花生和芝麻倒进擂钵里,再加入一点水。然后奶奶两腿夹住擂钵,双手握住那又长又粗的擂棍,顺着一个方向不停的磨。看见奶奶磨了很久,我总是问:“奶奶,好了没有?”奶奶总是笑着说:“要磨得烂点、磨得久点,更好吃点。”于是我只能耐心地等着了。大概磨了30分钟,奶奶才停了下来。只见那擂钵里的东西全部给磨得变成了绿色,像一团绿色的“烂泥”。奶奶又将这些磨好的“烂泥”倒进煮好的开水锅里,然后再煮开。这时,一股特别的清香钻进我的鼻子,让我忍不住地咽了一下口水。
接着,就是要拿个小锅,将小赤豆、红豆、黄豆放进去煮。煮好后再用锅放点油来炒一下,奶奶说这样更香点。于是我又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
再接着,就是炒豆和青菜了。
大功告成,我们早就拿好大大的碗装好米饭,等着菜上桌。我们拼命的往里面勺菜,再勺上几勺擂茶汤,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大碗还是给我吃完了,摸了摸肚子,舔舔嘴巴,真满足啊!
奶奶常说:让妈妈赶紧学会做客家擂茶。它不仅是客家的传统美食;也是一种美食文化;它还有止渴、开胃、清热和美容的作用。
同学们,这就是我家乡的美食,你们也想吃吗?欢迎来我家做客喔!
【篇三:锅底灰擂茶】
Hi!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美味的擂茶——锅底灰擂茶。
锅底灰擂茶和其它擂茶一样,只是在里面加了一些黑乎乎的锅底灰。锅底灰能吃吗?你听了一定会大吃一惊吧!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妈妈在擂茶里面加那黑乎乎的东西时,惊奇地问:“妈妈,这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脏兮兮的能吃吗?”妈妈笑着对我说:“这叫锅底灰,在咱们老家又叫锅抹烟子,是烧柴火的烟在锅底结成的灰,高温消毒了的,一点也不脏!”我听了妈妈的话,半信半疑,妈妈连忙给我盛了一碗,说:“不信你尝尝!”我端着这深灰色的擂茶,喝了一口,嗯,味道还不错,别看它样子难看,可是喝起来甜甜的,清凉清凉的,喝起来舒服极了!接着,又吐出舌头,一看,哇!真的一点也不脏耶!妈妈说的真对。
妈妈告诉我,关于锅底灰擂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以前有一位将军,他的士兵得了瘟疫,所以他带着他的士兵在桃花源休养。当地有一位老婆婆知道了这件事,便给他的士兵一人准备了一碗擂茶。士兵喝了老婆婆的擂茶,病居然全好了。原来这里面放了锅底灰。为什么放了锅底灰就好了呢?哈哈!偷偷告诉你,锅底灰其实是一种中药,在中医里叫做百草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好士兵的病,多亏了它哟。
小朋友们,你们也一定是第一次听说吧!哪天有机会我们一起分享美味的锅底灰擂茶吧!
【篇四:桃花源擂茶】
你品尝过有名的桃花源擂茶吗?如果没有,我就给你说说吧!保证你会迷上桃花源擂茶的!
关于我们桃花源擂茶,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建武23年盛夏,马援将军和他的部队来到桃花源,因水土不服全都染上了疾病,桃花源人就给马援他们做了一种“汤药”——擂茶,他们喝了擂茶后顿时好了,真是“药”到病除啊!
这个既能当药,又能当饭吃的擂茶原材料就是生姜、茶叶和芝麻,先把它们擂成擂茶“脚子”,要喝擂茶的时候,就挑上一勺擂茶“脚子”放入碗中,用开水一冲,美味的清水擂茶就做好了。此外,还可以配上满桌花花绿绿的“压桌”哦!随便吃上一口“压桌”,尝一口擂茶,嗯——,满口的芳香怎么也去不掉;第二口,你可能尝到生姜、茶叶和芝麻混合后的甜美;第三口,你就可以尝到大自然纯正的美味。碗中的擂茶喝完了,你的目光可能还会停留在那个盛满擂茶的擂钵上。
一年四季,我们桃花源人最喜欢在夏季喝擂茶,人们农忙完后,从田间地头回到家中,冲上几碗擂茶,配上“压桌”当午饭吃。热乎乎的擂茶喝下肚,豆大的汗珠从每个毛孔里冒了出来,顿时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什么热气呀、疲乏呀、烦恼呀……全都跑到九霄云外啦!
如果你来到我们桃花源,想尝尝我们的擂茶,就告诉我们热情好客的桃花源老乡,老乡们准会让你喝上正宗的桃花源擂茶哦!
【篇五:擂茶的由来】
Hi!大家好!你听说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吗?你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儿吗?它就在我没美丽的家乡——湖南桃源。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桃源,可一定要品一品我们家乡的特产——擂茶。滚烫的擂茶,色香味俱全的压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关于擂茶的由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据说擂茶最开始的名字叫“三生汤”,为什么会叫做“三生汤”呢?还是听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相传,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南征五溪蛮,路过我的家乡桃源的乌头村时,当时正是盛夏时节,暑气蒸人。马援的部队里大都是北方人,由于水土不服,一多半的士兵上吐下泻,染上了瘟疫。马援将军自己也染病卧了床,只好在乌头村扎营休息,并派士兵去找医生。士兵找来当地的一位老婆婆,听说她说能治好这种病。马援让老婆婆赶紧开药治病。谁知老婆婆并没有开药,而是吩咐士兵找来生姜、生米、生茶叶;砍来山楂树,把山楂树削成长两尺、粗两寸的棒;再找来用岩石打造的石钵。老婆婆把生姜、生米、生茶叶放到石钵里,让士兵用山楂棒擂成糊糊,再把糊糊倒进滚烫的开水里用棒和匀。一锅又黄又黑的汤就做好了。老婆婆让马援和染上瘟疫的士兵每人喝上一大碗,蒙头蒙脑盖上被子睡一觉。没想到士兵们出了一身大汗,打了些许喷嚏,瘟疫就全好了。
由于这汤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这三种材料制作而成,士兵们就把这神奇的汤叫做“三生汤”。
后来,人们又在汤里加入了花生、芝麻、黄豆等原料,喝汤时还配上了各种好吃的压桌,天长日久,就演变成了今日的擂茶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