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天青色等烟雨】
雨轻轻地弹朱红的窗,您的音讯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题记
清明时节,陌上花开,杨柳青青,在遥远那端赶来的人儿啊,缓缓归矣罢。而一场持续了两三天之久的雨,将树叶洗得发亮,油油的绿,不含一点杂质,仿佛每一片叶子上都有新的生命在跃动。而小草的绿是新鲜而干净的,一种浅浅的绿,带着对新事物的期待,显得格外清新动人。
在这烟雨蒙蒙的时节,沿着一条曲折蜿蜒的小路走上去,我们一行终于来到太公的墓前了。大家看见墓前那么多杂草,二话不说,都卷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爸爸和叔叔拿着锄头爬上去,把坟墓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姑姑在扫坟墓;妈妈和婶婶用镰刀砍掉周边的杂草;我们小孩就帮忙拿东西。那杂草可真多,一锄头下去,再用力一扯,一堆一堆的杂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呢。过了几十分钟后,一座干干净净的坟墓出来了!大家把酒水和一些拜祭所需的食物摆好,点上红蜡烛,每人都拿着三支香,一个接着一个跪下拜祭。拜完后,我们开始烧冥纸,寄托哀思,也勾起我对太公的回忆。
记得在我还没出生时,太公就种下了一棵红枣树。好多年了,太公仍然呵护它,用最好的泥土给它当肥料,再抓几条蚯蚓放在树旁。干完这些活儿,就会坐在老摇椅上惬意地靠着,摇啊摇,一边看着又长大一点儿的枣树,一边听着老摇椅“嘎吱”声,笑了。到五六月时,树结了青的枣,我和哥哥姐姐好奇地来到树下。那时,我五岁了,还依稀记得,我们望着青青的枣口水直流,调皮的我和哥哥踢了踢枣树,使树一阵摇晃。可枣仍旧好好的。太公急忙走过来,看看情况,他脸上仍挂着慈祥的笑容,没有呵斥,而是给了我们几颗糖,打发我们玩去了。
到七八月时,枣子就熟啦:红彤彤,在阳光下,还有点金灿灿的。这时,太公就格外高兴,笑容更慈祥、更灿烂了。太公就在丰收的那天晚上,让全家几口人聚在枣树下,围着一张圆桌子,吃着红枣。这红枣,太公吃得格外开心。他坐在摇椅上,一边吃枣,一边给我们讲关于枣树的故事:那是太公和太婆一起种的,它经历了风风雨雨,看着我们家发生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事。我们都入迷地听着,一边幻想着,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枣子,整个院子都浸在笑声里……
而现在,太公去世了,丰收晚会也只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还是那个院子,还是那把摇椅,还是那棵红枣树,但一切物是人非,只留于我的记忆之中了。
天正洒蒙蒙细雨,而我在等你……
【篇二:一蓑烟雨任平生】
曾读苏轼的《定风波》,他吟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曾惊讶于苏轼的豁达和宠辱不惊,这样的人生态度,似是一种至高境界。
只是一直以来,困顿在学校和家的平面里,不停地反复着。有时候想停下来,忙里偷闲,却又被身边飞快的气流推了跑着,措手不及。然而,这一天,我意外地发现雨,烟雨,真的可以让人沉淀,而那份闲适,竟是如此美好。
周五放学,天空飘着小雨,我一边咒骂这鬼天气,一边顶着雨在十字路口招出租车。雨淅淅沥沥的。像是给世界挂上了一层帘幕,这情景,倒是颇有几分诗意。我心急火燎地坐上出租车,心里盘算着这个周末的事情,脑子飞快地运转着,忽然,觉得手上、脸上竟有一丝凉意,直渗心底。我这才发现车窗大开着,雨珠就这样改变了自由落体的轨迹飘进了车窗,我下意识地想动手去摇起车窗,可不知道为什么又收回了手。
或许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下也好,想矫情一番也罢,我就这样静静地淋着雨。我伸手接着从天而降的雨花,任凭它在我的掌心绽开,再打湿我的衣物。不知不觉地,我的心里漫透着一份宁静,似是一切烦恼都被洗尽,与眼前这雨融合起来,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打量起这个世界。瞧,车窗外的那家小店,那棵大树,似是从未留意过它们的存在,猛然间发现——原来我的世界里,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太多东西。
下雨天,十分拥堵,时不时地,车子会来个急刹车,我惊讶于自己今天所表现出的淡定。换作平时,我一定早已坐立不安,心浮气躁了。我突然庆幸起这样的堵车,因为这次堵车,我才可以透过车窗端详起这方小小的世界,我才可以触碰雨的恩泽,倾听到风的呢喃。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旁边车辆里所发生的事情,听见车外经过路人的对话。原来——这个世界的这个角度,我自己,从来不曾仰望过。
前座的司机开始着急了,他拼了命地按着喇叭,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突然笑了出来,呵,这样着急也没用啊!四周的喇叭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时不时地还有些胆大的自行车主为了抄近路从我们的车前猛地穿过。他们的脸上表情生硬、麻木,没有快乐。我开始思索,自己,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吧。我此刻笑着他们的着急和浮躁之时,我又何常不在嘲笑自己!我忽然了解到了苏轼笔下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哦,那场百年前的雨啊,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飘落在今时今刻。我感谢这场不期而遇的雨,让我有了半刻的闲适,让我体验了番超然物外的境界。
或许,回到家,或许很快,我又会回归那份快节奏的生活,可是我不遗憾。至少,我曾经淡定过、停止过,会记得这一份超然物外,我会向前,带上这场雨中的这份心情。
【篇三: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宋词,承载着才子佳人在悲欢离合中说着的缘起缘灭,来往不休的过客行人在遇见与别离中,让心事流放于文字……
诗词的世界里多的是风流的才子,少的是简单清婉的才女。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大多女子都噤若寒蝉,而她承载着满腹才华的到来似乎略显出格。她的一生顶着礼教与道德的巨石,在夹缝中生长,留下了才女的绝代风华,当她面对被雨打落的海棠花时,吟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6岁的她,多的是俏皮,少了是忧虑,活泼的语言令人豁然开朗。
几年后奸妄之人——蔡京大力打压元佑党人,其中就包括李格飞,纵有玲珑之心,笔下丘壑万千,面对官场之争她仍是无计可施。在这样艰难的面前,她没有选择去依附平步青云的赵挺之,仍坚守在父亲的立场,她的宁斩不屈,使别人颇有微词,但她却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勇敢的表达出了对朝廷上奸妄之人的不满。
朝廷之上乌烟瘴气,宋室南渡,金兵追杀,百姓逃亡,她孤身一人带着赵明诚费劲多年心血收集的金石一路逃亡,北宋的灭亡打破了一切美好的琼楼玉宇,她乘一扁轻舟,在乱世之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残酒断香,她愁得失去了花如红颜,失去了如水年华,但她并没有消沉,当登楼遥望半壁江山时不禁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笔力横放的风格直欲压倒须眉!
很久之后,一切似乎都安静下来,她逃亡的脚步也停了下来,又是一夜风雨,满地落花,几盏淡酒,少女的俏皮不见了却炼出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奈与沧桑。
在一个西风萧瑟的秋天,她离开了,她巾帼的淑贤,兼须眉之刚毅,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积宋朝三百年之动荡,积古往今来万般情愁,终于造就了她,一个万古愁心的易安词人——李清照。
【篇四:烟雨江南】
风轻轻转过小巷,夹杂着许些枯黄的落叶,来的悄无声息,在短暂的一瞥中便无影无踪,好像只是为这个秋天点缀淡淡的悲凉似的。
雾起,映忖下着淅沥小雨的天空,朦胧的美感,若隐若现。手指轻触雨珠,冰凉的感觉,由指入心。耳畔隐约传来古琴的回响,一片朦胧中,我忘却了尘世,仿佛回到了那梦中,留连往返的江南。
撑着油纸伞,漫步在斑驳的青石板上,呼吸着古时纯净的空气,感受文人墨客的足迹以及雨丝缠绵的柔情。雨滴在西湖的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向外,向内,朝那隐于雾中的深处。杨柳的枝条拂动,莎莎的声音使人平静。江南的美,属于文人,江南与文人,似乎有着宿命般的联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美,譬如白居易这样的诗人,都流连往返,写下相思的诗句,当然,他们只是欣赏者。苏轼的坎坷仕途,似乎并不能是他内心动摇,现今横卧在西湖上的苏偍,就是当时苏轼的真实写照,他与江南的美合二为一,感受着江南的美学。我算不上什么文人墨客,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薄人格,也写不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华美诗章,我只是,在编制的梦中孤芳自赏罢了。
雾浓,烟雨中那种柔美的感觉愈使我陶醉。终于,为那一场烟雨负了天下,世间荣华,落幕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不如做一场烟雨,淡泊,潇洒,与江南合二为一,尽享那忧愁的唯美。温柔的风,吹散了心灵的尘埃;唯美的雨,洗涤了内心的污秽。古琴的声音变的深缓抑郁,我独自寻找象征缘分的三生石,铭刻下三生的诺。
雨止,烟散,梦醒,终于看清了那隐于雾中的尘世。古典唯美的瓦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古琴婆娑的声音不见了,随即而来的是刺耳的鸣笛。江南,就这样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它的足迹,它的身影,放眼现在,再也寻不到了。社会,在进步,人却忘了某些东西,那人性最初的真善美。风不在温柔,变的凌烈:雨不在唯美,变的浑浊。
梦中的江南,是梦,还是未来?
【篇五:烟雨缥缈泰山行】
总从为遥不可及,怕无归期。
天空不作晴,雾气浓得化不开。放眼望去,秦山拔地通天的巍然雄姿添了几丝柔晴,朦朦胧中似见非见,隐约中“飘飘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小雨稀稀,打湿了旅人的衣帽,却扬起那颗燥动不安的心……
乘车驶向中天门,窗外随处可见一片翠色,“嗡嗡”的车鸣声显得突兀。车上的我们跌跌倒倒,似过山车般忐忑中夹杂着喜悦。我们像闯进一片绿色的海洋,风划过,波浪起,十分可爱。绿色的涌浪转瞬即逝,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斑驳的石头,“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便到了中天门。从泰山的半山腰向下望,隐约见到游人的彷徨,房屋的轮廓,向上望便是看不见尽头的阶梯——心中总有些期待,微微皱起的眉头。
却制不住内心的涌动,一步几个台阶跨上去,似若凌空飞云般。就连山下买的登山杖都是个累赘。时而在什么地方大饱锦瑟河山,瞥见下面一同起步的挑山工,不禁窃喜。时间在露缝中逃窜,渐渐双脚如泰山般沉重,耳边萦绕着不息的喘气声。望着那近似垂直的十八盘一直向上延伸,心中添了几分阴郁与恐惧。微微颤抖的双腿,雨点打湿发梢,异常闷热,山旁的景色也添了新番,两道的山栏上点缀着莹白的雪,树叶上散落着银白的霜。周围的雾气更浓了。
隐约中“南天门”显现在眼前。咬着牙,扶着两道的护栏享受着十八盘的赠物。跌跌撞撞,晃头晃脑的抵达了南天门。坐在石阶,看着山下的人一股脑的往上爬,嘴角不禁上扬。无意间瞥见一同起步的挑山工从身旁掠过,嘴角的微笑悄悄消失了。
忆中天街,宛如古城的风,不忍打破其中的幽静。古色古香的街道似天上的桃源仙境,似腾飞雾乘在天空中游走,如痴如醉,烟雾缭绕更添风情,尽显风姿,玉皇顶便触手可及了。
站在泰山巅峰——玉皇顶俯瞰壮丽山河,马路成了银白带,人头攒动如蚂蚁般,星星点点,房屋的轮廓也模糊了。寒风嗖嗖,几丝凉意却又满脸笑意兜不住。站在玉皇顶下的陡峭崖处,看着远方烟雨中大片河山,风迷了眼,眼前亮了起来。心念道:来日的我,可以越来越勇敢。
下山时,风雨过晴,明晃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露缝光芒万丈。孟子说:“登泰山小而天下。”我想携着这缕光一直一直走下去。
【篇六:烟雨牵动我的情思】
淡淡的夜幕慢慢垂下,柔嫩的阳光在逐渐消失。
待我扫完地,太阳最后一束光线也被吞噬整个学校被笼在薄薄的黑暗中。烟雨淅淅沥沥地来到了人间。望着朦胧的一切,这场烟雨牵引着我来到回忆之中。
“走吧。”我另外两个好朋友喊着我。
雨把整个小镇缠裹起来,
我急忙赶上了她们的脚步。
她们两个在前面聊着,我刚想插一句话,就被打断。伞也只有一把,永远都只有我狠狈地跟在身后。
看来,三个人的友谊永远都是拥挤的。我果真是多余的那个。
一丝苦涩在烟雨中漫延开来,溢满了全身。
歌词中,天青色等着烟雨。而今天,春天的等一场烟雨却没等到天青色。
我苦笑了一下。
雨无声地下着,在细丝不断的编织下,她们俩的身影从清晰到模糊在到逐渐消失。
一切都被拥入烟雨的怀抱。
路灯悄悄亮起,在烟雨的调色下,晕染出星星点点昏黄的光。
雨洗去一切灰尘,却没能洗去我的悲哀。
“哎,你是不是傻,我们俩在前面走路,你不懂追上来啊!”她们俩嘟囔道。一下子把我围在了中间。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三个人永远是最好的,永远不能被取代,缺了谁都不行!
为了应付她们,我只好圆了一个美丽的谎:“今天的雨多美啊,它拐走了我的思绪。”
我这话一出口,三个人都沉默了,向远方望去。我突然发现,烟雨也很配这昏黄的夜幕。
“哎呀,赶紧走啦!”我把她们的思绪拉了回来。
在烟雨与昏黄灯光一起绘出的小镇风光中,又多出了三个女孩在打闹。
突然回神,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记忆中,三个人的友谊永远没有变过。我相信,我嘴角溢出的笑容证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