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梦令】
你曾拥有无限快乐时光,也有过无限愁苦,我现在跨过12个世纪再去看你,你依然如一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你的一生在闺中时是那么欢乐,你划着一叶小舟来到溪边,擦干净小酒壶,欣赏着河边的优美景色,荷花大片大片的挨在一起,在微风中摇曳着身姿,又踩着微风的节奏点头,好像诉说着秘密,有时又静静地伫立,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松散的发辫就这么定定的看着你,你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眼了一口酒,在沉醉之中竟忘了归路,清醒时你才发现来到了荷花深处,那些碧绿的叶子与荷花的粉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活灵活现的画,你靠近一朵荷花仔细端详,朵朵花瓣都有着不同的颜色,粉白、粉绿、粉红……一旁的姐妹连忙说“快划呀、快划呀”!我拿起船桨,浆争着划,舟争着渡,阵阵水花惊起了在觅食的水鸟,它们拍拍翅膀,从碧玉般的荷叶上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它们鸣叫了几声后,变成一片白点,消失在天际,消失在天际……往后的日子里,每当你想起这无忧无虑的生活,你的嘴角就会微微上扬,不禁吟诵起: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就是穿过无数欢乐与苦难,却能看透一切的李清照,你在南宋君臣苟且偷安的行径时,挥毫写下《夏日绝句》,你在闺时,无忧无虑地写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看透人间世事变迁,这首《如梦令》就是你对闺中时最好的回忆!
【篇二:如梦令古诗改写】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洒落在山林里的一处茅草屋上。茅草屋里,住着的是李清照一家,由于金兵入侵中原,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被迫逃亡于此。这时,李清照走到窗前,遥望着那夕阳逝去的身影,不禁想起了那天日落时的场景。
同时日落时分,在夕阳的映照下,河水微微泛红,小鱼儿都游出了水面,欢快地跳跃着。河塘中央有一座小亭子,亭子呈老红色,看上去建造了有些年头了。亭子里有一张石桌,石桌周围分布着四个小石凳,桌上摆着一个酒壶以及一个酒杯。李清照一边喝着杯中酒,一边欣赏四周美丽的风光,好不惬意。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将要离去的时候。李清照用手揉了揉额角,缓缓地站了起来。她一手握住壶柄,一手端起酒杯,摇摇晃晃地向停靠在一边的小船走去。
她上了小船,凭着自己仅剩的一点朦朦胧胧的记忆划着小船前进。可是摇桨的手却不听指挥,行进的小船跌跌撞撞的,仿佛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儿童一样。划着划着,却发现弄错了方向,小船竟然闯进了藕塘的深处。
此时,李清照环顾四周,只见她被茂密的荷叶包围着。这些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密密麻麻的,放眼望去,碧绿碧绿的。在这些荷叶中,还夹杂着一朵朵荷花,它们调皮地探出了一个个小脑袋,十分富有生机。面对此情此景,李清照无心欣赏,她东张西望,寻找着回家的路。她一边拼命地摇着船桨,一边喃喃说道:“到底该往哪走才能到家呢?”摇桨的声音惊醒了已经栖息的鸥鹭,吓得它们猛然睁开眼睛,使劲拍打着翅膀,扑棱棱地飞走了,如同一群惊弓之鸟。霎时间,几根绒毛从空中飘落下来。看来今天,它们又要重新找栖息之地了。
夜幕渐渐降临,李清照望着天上缓缓升起的月亮,心想:“世界何时才能太平,我何时才能回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