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最饱含深情的人】
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冲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守旧思想,成为中国第一才女——李清照。
她,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撑一只高蒿,划一叶小舟,飘荡在藕花丛中;她酌一坛清酒,醉的面颊红润,笑得小嘴微扬,还吟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在两情相悦之中嫁给了赵明诚,玩金石字画,赏千古绝句。她在花市买了朵花。明诚说:“此花美绝。”她马上撒起娇来吟道:“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对明诚的那一抹深情,让她尝尽了人间甜蜜。
其实她,饱有着少女的淳淳深情,怀着一颗初心,只想做一个幸福的女子。
然而,命运使然,历史巨变已一触即发,月黑风高夜,明诚作为守城却顺绳而逃。她,满怀着忠贞的情操与爱国情怀,痛吟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不过丈夫终究还是逝了,只留下一个电闪雷鸣的傍晚,狂风暴雨中,她的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又一次含痛写下了《声声慢》,只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金人攻入北宋,家乡像一个散落的棋局,浮浮走走,山河已破碎,故园只剩飘絮。
她如一叶孤舟无亲无故,随着历史大浪四处流浪,目睹已经即将落入他手的国家,她饱含着全部热血与深情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国恨诗。
只是终于,北宋已亡,不复存在。是否此时的她那一刻曾饱含国志家情思君的心终于要死了?是否终将隐居忘却尘世?
她已入晚年,本该死去的心当看到一个小女孩玩耍于门前时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于是,她对女孩说:“我年事已高,愿将平生所学传授于你”,只见女孩头也不抬,答道:“读书非女子之事也”。那一刻,她头一晕,差点摔倒在地。一个刚会说话走路的小童竟也有如此思想,那自己满心的骄傲,饱含深情的一生,究竟意义何在?
她的一生充满了喜与悦,她的心中又承载了太多的情,只是这份深情,到底该何去何从?她作为南北宋历史的转折诗人,却只是徒增伤感。谁知满怀才情的她,终究还是没有突破时代的牢笼,封建的束缚,只能在尝尽人间悲欢后,饱含着满心深情离去。
【篇二:饱含深意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就像鸡尾酒一样,包含各色,令人无法逃避:有时充满关爱,有时给人力量;有时也令人敬畏。最令我难忘的,是语文老师皱着眉头射出来的饱含深意的目光。
那几日,因为我的懈怠,在老师多次劝教无效后,我被冰封了起来。“切!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管就不管吧!有什么了不起的!”刚被冰封的我很有些叛逆,没有了关注,没有了紧迫感,这样的放松也实在不错。我这样想着,为自己的窘态开脱,手中习惯性地转着笔,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无聊之时我无意中一瞥,看见老师正看着我这儿,那目光似乎有生气,有些关心,也似乎包裹着一些警告,只是一瞥,我立马收回目光,心中充满了惭愧,恨不得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赶紧将懈怠收敛了些,开始认真听课,无奈,困乏的我眼皮好像灌了铅似的沉,头也好像失去了支撑,无力的耷拉着,一会儿我就趴在桌子上。正在这时,我看到老师有意无意的往我这儿一瞥,依然是严厉的目光,隐约透露出责备与愤怒,还隐藏着些许的期待,我猛地打了一个激灵,瞌睡虫一下子抖落干净,昏沉沉的头也轻了许多,仿佛刚被清冷的水激醒了一样,挺直了腰认真得听了起来,刚才还觉得索然无味的课文现在仿佛有了灵性一般,很是吸引人。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我竟然沉醉在优美的课文中,很有些意犹未尽。
下课以后,我缓缓地站起来,那帮朋友又来找我要一起“疯”。语文老师又飞过来一道目光,带着询问,带着关注,和我的眼睛正对上,将我定在原地几秒,我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突然想起老师上课布置的任务我还没完成,我赶紧坐下,拿起笔,把我那乌七八糟的笔记翻开,照着同桌的重新整了一遍。抬起头,正看到语文老师在走出教室的一刹那,回头看我的目光中多了些欣慰,更多了些期盼,我有些惭愧。
直到最后,我才读懂了老师那饱含深意的目光。这目光饱含着对我的鼓舞和希望,引领我不断地向前,向前……
【篇三:饱含母爱的脚印】
凌晨,蒙蒙亮的天。江堤上,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妇女正在跑步。她的头发好多都白了,眼睛肿肿的,皱纹也爬上了她黝黑的脸,身后的紫色衬衫已经湿了一大片。她吃力地跑着,身后是一串串浅浅的脚印……
她就是“跑步妈妈”颜彩霞,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妇,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去年,一场噩梦打破了他们的宁静生活——刚刚工作半年的儿子突然患上了尿毒症。颜彩霞顿时傻了眼,因为得了这种病,如果不换肾,活下去的希望不大。“治疗尿毒症目前国内有两种方案,终身透析和肾移植手术,手术是唯一治愈的办法,但肾源难找,有些人甚至10年都等不到。”
医生的话像一盆冷水,把颜彩霞从头到尾浇了一遍。有人说,度日如年,可她觉得,度过一小时,甚至一分钟,在那段时间,都是艰难而痛苦的。
颜彩霞抱着一线希望在徐州二院进行检查,可喜的是,她的肾与儿子是匹配的。“既然有希望,我一定要救儿子,医生,把我的肾都给儿子吧,现在就可以动手术。”但医生却告诉她,她的甘油三酯偏高,还不能进行手术。这怎么办?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康复呢?为了儿子,颜彩霞在医生的建议下,每天凌晨跑步1小时,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于是,每天凌晨,她都很早的起床,沿着江边小路来来回回不停地跑。刺骨的寒风吹着她,但她不觉得冷。“一想到我的儿子痛苦的表情,我就忍不住失声痛哭。我要坚持跑步,这样我的儿子就能尽早康复。我一定要坚持下去!”颜彩霞的身影一点点地消失,但是,她的脚印没有消失,她的信念没有消失,她的母爱没有消失。
上天被感动了。终于,颜彩霞身体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成功地与儿子进行了换肾手术。她的心愿实现了!
颜彩霞,她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但是,她坚定的话语令人们敬佩,她跑步时一点一点消去的背影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上,她坚强不屈的精神、她那伟大的母爱也令许许多多的人感动……
江堤上,还留着一串淡淡的脚印,这串脚印,饱含着母爱,饱含着坚强。也许,它们会被江边的尘土掩盖,但它们永远会留在人们的心中。
【篇四:最难以忘怀的那份深情】
早晨起床时一句柔声的问候是情,上学临走时一句关心的叮咛是情,餐桌上各色的菜肴是情,回家后一个温暖的眼神是情……最难以忘怀的,总是那份深情,浓浓的母爱。
那时我5岁,刚上幼儿园。我一回家就拉着妈妈的手叫苦:“妈,你看老师让我们背课文,这么长呢!”我注意到了她嘴角微扬的笑意,却无任何蔑视:“是吗?让我看看。”转而拿起我的书,“要不然我陪你背吧。”我自然是欣喜地点点头。其实那篇文章只有100多字,并不多,只不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还未背,一个噩耗传来---停电了!
妈妈就拉着我在微弱的烛光下背。明明是一片很简单的文章,可我却怎么也背不下来。妈妈见我辛苦的样子,几次劝我先去睡吧,可我的性子也倔,暗自发誓背不下来就绝不睡觉。母亲就这样陪着我一起背。也不知怎么的,记性一向很好的我这次竟是背了半个小时都没背下来,母亲一直耐心的在一旁教导我怎么背的快些。他自己都熟练得快倒背如流了,我却还是吞吞吐吐背不下来。蜡烛都快要烧了大半截了,我一下子盯着蜡烛愣住了:烛焰不停的的扭动着,好像也在嘲笑我……直到一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顶,直到我耳边响起温柔的话语:“别着急,我陪你,慢慢背。”我才晃过神来。直到我背得打起盹来,我才肯去睡觉。
第二天我为了那篇课文早早起床,奇怪的是我又看了一遍那篇课文,竟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我高兴地跑到妈妈的房间:“妈,我背下来了!”妈妈一听是我,睁开了惺忪的睡眼,静静的听我一口气背完。她欣慰地笑了笑,夸我:“真聪明!”他嘴角含满了笑意。还未等我走后,她又马上钻进被窝开始睡觉。我知道她一定很累,忙了一天,晚上又陪我背书到深夜。听奶奶说,妈妈第二天还因此误了工作。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悲伤时的一句暖心的鼓励是情,失败时一句真诚的安慰是情,努力时陪在你身边是情,成功时一句欣喜的赞美是情……最难以忘怀的,总是那份深情,浓浓的母爱。
【篇五:陪伴最深情的爱】
入冬了,叶子毫不留恋枝头,把金黄献给了大地。
十一月底的一天早晨,外公兴奋地给我们打了电话,他在电话那头说道:“包子生了,生了六只黑狗。好家伙!一下子生这么多……”外公又和爸爸谈了一会儿,就挂了电话。并且他还让我们不要过去了,我的学习要紧。但是我既然知道了,那就一定要去的。于是,在十二月初我们回去了一次。
汽车刚开到外公家门前,包子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外公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外公见到我们回来,反而有些生气地说: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说过别来了嘛,孩子学习要紧。”爸爸挠了挠头,笑着说:“孩子要来,没办法。”外公无奈地朝了朝手,让我们进来。
进门后,爸爸妈妈和外公聊了聊家常就出去摘菜了。爸妈走后,气氛突然凝固到了冰点,外公一言不发地抽着烟。我坐在板凳上,头低着,看着那一个个新生命。包子则坐在外公旁边,用它那清澈而又深邃的眼睛看着我们。过了一会儿,外公摸了摸包子的头,叹了口气:“等他们都走了以后,家里就又只剩下你和我了。”
我听到这句话时,鼻头不禁一酸。可不是嘛,我们就像那向往大地的落叶,早早离开了枝头,在外飘荡。当小包子们长大后,也会有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除了包子,还有谁能陪着外公呢?我尽可能地把头低下去,不让外公看见我眼红的样子。这样的气氛就一直维持到爸妈回来。
临走时,天已经黑了。外公叮嘱我们路上小心,还有让我好好学习。当汽车发动时,我看见外公抱着包子,挥舞着它的爪子,向我们道别。汽车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我还能看见那个消瘦的身影站在路灯下。我告诉妈妈,过了有一会儿,我才听到她哽咽的回答:“还好有包子代替我们陪着你外公啊。”
还好有包子,那我们呢?陪伴这个角色早该由我们扮演了。可我们却迟到了,不过还好,一切都不晚。
所以,如果你还关心、爱着他,那就从现在起,多花些时间来陪他。因为陪伴是最深情的爱。
【篇六:传承中华之美,饱含文化之韵】
春节是中国人眼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春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存在既代表了人民美好的社会愿望,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文化的魅影。
最具文化底蕴的,当然要数“对联”和“福”字。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俗性和高雅性兼容,雅俗共赏。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着我。“福”字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同时,“对联”和“福”字也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一横一瞥,一点一捺,寥寥几笔却有无限气概和感慨,让我赞叹不已。
接下来,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除夕,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大年三十”,是一家人相聚日子。这一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格外高兴。当然,这一天也有三个最为重要的习俗,便是“祭祖”、“吃年夜饭”、“守岁”。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非“鱼”莫属,它取“年年有余”的吉庆寓意。其次,加上春节联欢晚会这一盛大节目的衬托,显得更加吉庆欢乐。最后,人们还要守岁。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收获颇丰。烟花满天飞,点缀的夜幕绚烂多姿,每个人都静静欣赏烟花上升的精彩和绽放的美丽,随着烟花的升空,默默祝愿……
年初一,一定是春节中最温馨的一天。这一天,每个人都要走街串巷,给亲朋好友带去问候和祝福,也就是俗称的“拜年”。“拜年”是春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想,这一天也是小孩子们的最爱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小孩子们可以收到大人的“红包”,即“压岁钱”。这里面不仅有钱,更有大人们对孩子们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愿。时间带走的是娇艳的外表,留下的却是经久弥漫的醇香!春节正是如此,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它的辉煌,造就了它无法撼动的地位。我们爱春节,更爱创造它的传统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