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画糖人】
糖人是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孩子们都很喜欢。想必你也一定买过糖人,吃过糖人吧!可你做过糖人吗?今天,我们要来做糖人,想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我们来到活动室,糖人师傅开始上课了,他一边做一边讲解,只见勺子在师傅的手中比美术课上的蜡笔还要运转自如。
师傅讲解过后,祝宁睿自告奋勇地接过勺子,有模有样地画起了心中的图案。勺子不停地在板上挥舞,不一会儿作品便完成了。想知道他画了什么,那还真得费点想象力。
终于轮到我了,可是画什么呢?写名字?不好,太没创意了。还是画一只蝴蝶吧!我刚将糖倒了一点在板上,心中有个声音传来:“不,不对,还是画花吧!”我的手立马改变了方向,学着师傅的样子,先把勺子稍稍倾斜一点,眼睛紧盯着勺中的糖。等它渐渐滑下来时,我就顺着花蕊画了一朵花的形状。不对,再画几片叶子吧!就这样,我又在上面画了几片叶子,又在花蕊上加了几笔。最后,我拿起竹签蘸了点糖,把它按在花朵上。好了,大功告成!
我吃了一小口,那甜甜的味道直沁肺腑,十分满足。
【篇二:吹糖人儿】
奔跑的兔子,展翅的孔雀,舞动的神龙,每次到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选一个糖人,边玩边吃。
那是一个周末,锦里门口人山人海,有许许多多的外国游客在门口拍照,我对我妈说:“这儿人太多了,我们从另一边进去吧?”
“好吧,反正又没有坏处!”
我们从那些喜笑颜开,嘴角上扬的外国人之间穿梭进了锦里的门,里面的人明显比外面的人少了很多。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家卖吹糖人的小店里,我说:“老妈,你给我买一个糖人吧!”
我妈也很好奇,就说:“好!”
我要了一只小老鼠。只见那吹糖人儿的,从锅里拿出了一块糖浆,打开了电风扇,让风扇吹着糖。他把手一转、一拉,拔出了一根糖管放在嘴里,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那糖就像发酵了一样胀起了一大块。他的眼睛很小,一张嘴便露出了一口大黑牙,但他的吹糖技术却让我大开眼界。
糖块在他手里翻来翻去,他的手腕也转来扭去。不久,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出现了,旁边的人都唏嘘不已。他把一根竹签插在了小老鼠的屁股上,眯着眼,笑着递给我说:“给,小伙子,二十元。”
妈妈付了钱,我看着这件艺术品,真的不忍心吃它。它有一个细长的尾巴,胖嘟嘟的小脸蛋,身体里有一根明显的竹签。
走在路上,实在忍不住了,我伸出舌头舔了一下,甜滋滋的,是溶化的冰糖,我边看边舔。走了一会儿,“咔嚓”一声轻响,小老鼠的屁股上破了一个大破洞。
这时,我又看见了一个卖菠萝饭的人在叫:“好吃的菠萝饭,不好吃不要钱!”
我悄悄对我妈说:“那我们去试吃一次,就说不好吃,就不用付钱了。”我妈和我对视一笑,就牵着我走了过去。
最后,我没去开这个好玩的玩笑,因为我不想招麻烦。到锦里,我就想做一名过着小日子的快活神仙,手里拿着一个好看好吃的糖人。
【篇三:糖人那些事】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糖人,点亮了我的整个童年。——题记
“糖人喽,吹糖人,画糖人样样都有,一块钱一个喽。”
儿时,这是我最喜欢的吆喝声。每每听到这个声音,我总是迈着自己胖乎乎的小腿,欢快的跑出去。
卖糖人的是一个中等的身高的叔叔,按照年龄我应该叫他伯伯。但我偏偏叫他——糖人。“糖人”瘦瘦的,配这一张黑黢黢的脸,穿着一身黑棉袄,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有些褴褛,衣服上沾满了灰尘,唯独那糖人是亮晶晶的,让他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糖人”技艺十分高超。还记得第一次去买糖人,只见他右手拿起了一个小勺,在一口小锅里舀一勺糖水,而糖水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他拿小勺子轻轻搅拌,直至熬到可以牵丝时直接用来浇铸造型。随即朝左一划,然后向右一画。看的我是眼花缭乱。最后,他拿出一个竹签,压在了糖人上,便将小小的糖人递给了我。我高兴地接过了小糖人,鼻尖处弥漫着一股清甜。我左瞧瞧,右看看真可谓是爱不释手。
再回头,“糖人”早已推着小车向前走去。夕阳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把他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而他那高超的技艺更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每天他都会从我家门口经过,每每听见吆喝声,我总是立马跳下楼梯,风风火火的跑过去。然后挑一个自己没见过的糖人,紧紧地攥着,含在嘴里。久而久之,那“糖人”也像认得我一样。有时我不买糖人,但他看见我,也会慈爱的笑笑,说:“丫头,你又来了。”
这时,我总是眨巴眨巴大眼睛,说:“糖人伯伯,我还要吃!”但是糖人伯伯每次都严厉的拒绝了我,他眉头紧紧皱着,严肃的说:“丫头,不能再吃了,小心牙疼!”但我就死死拽着他的衣角。他拗不过我,便挑了一个最小的糖人递给我。我立马松开手,一把抓住,开心的说:“谢谢糖人伯伯!”糖人伯伯祥和的拍拍我的头,说:“丫头,记得刷牙哦!”
说完,糖人伯伯再次推起小车,用他的慈爱去传播心中的甜。
长大后,我回到了父母身边。糖人伯伯成为了我记忆中最别致的风景线。记忆中总是充斥着糖人伯伯那声“丫头”,这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愿在一次回到童年,再听一声吆喝,再吃一次糖人,再过一天与糖人伯伯的美好时光。
糖人的故事,属于我的美好童年。
【篇四:卖糖人】
在人行道上,总有这么个声音,成天响着、闹着、吵着。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我和母亲刚接到放学的弟弟,没走几步,弟弟就吵着闹着肚子饿了,仿佛被”饿”魔缠身,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牵着、抱着、拖着、背着,无论怎样,就是使劲地蛮横。阳光猛烈,却无法照透我和妈妈心中的无奈。总有路人投来不解的目光,我们很是尴尬。
“叮叮咚……叮叮咚……”又是那喧闹的声音。卖糖人主动走了过来,我一抬头,大吃一惊,在我的印象里,卖麻糖的都是衣衫褴褛的老头儿,而他,却与众不同,黑瘦的身材,旧衣裤干净整洁。
“嘿,小伙子,吃麻糖吗?”弟弟顿时停住了哭声,一边抽噎着,一边望着他的筐子。“不……不,不了,谢谢!”母亲向旁边让了让,结结巴巴地说。他也快速后退了一小步,我这才发现他的旧裤子上补了几块大棕布。
“我也快卖完了,给孩子买点吧!”“我……没带钱……”母亲支支吾吾地说,露出一副无奈的模样。这样一来,弟弟又一次放声大哭。
汗水从头上滚落下来,阳光更加炽热了。
我焦急地望着母亲,母亲拖着弟弟,却终是迈不出第一步。卖糖人伸出一只粗糙的大手,在麻袋里摸索着,掏出一小袋修得方方正正的麻糖递给弟弟,仿佛所有的沧桑都映在那只手和这麦芽糖上。
“没事,我就剩最后一袋麻糖了,给你,小朋友,不要钱。”弟弟一望,果断地接过了糖,边抹眼泪边抽噎着。
夕阳用那最后的光亮,炙烤着大地。母亲看了看弟弟,又望了望那老人,想说些什么,却被老人的话堵了回去。“你要相信我”,那声音沙哑却不失温柔,“很卫生的,小朋友放心吃。”他转过身去,擦了一把汗,扭头看了看正坐在地上吃麻糖的弟弟,笑了笑,留给了我们一个干净的背影。
云层终于挡住了夕阳,我们快乐地走向家的方向。
第二天早晨,那叫卖声再度响起。
清晨,他映着朝阳;黄昏,他穿过暮色。每次望见那提着袋子,拿着小锤,踽踽独行的卖糖老人,我都会在心里说:谢谢你!
【篇五:吹糖人的老人】
有一种品格,它可以让人安心地与你相处,也让天地间多一份和谐,那就是诚信。
几个月前,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吹糖人的老人。他很瘦弱,满脸皱纹,苍白的头发变得稀稀落落,手上也布满了皱纹。只见他揭开一口大锅地锅盖,娴熟地取出一块软软的、热乎乎的糖球,用两个大拇指从中间轻轻地按下去,一边慢慢地转,一边轻轻地捏,不一会儿糖球就变成了碗状的;他用手把“碗边”往上推,把它合拢、拉长,在末端拉出一根细长的棒,上面有一个小孔,他把这一头递给买家,让他对着小孔轻轻地吹气;吹气的同时,老人把被吹大的一头捏出形状,不一会儿,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兔子诞生了。
我正看着着迷,从远处跑来一位年轻人,他给老人一些钱请老人做一个糖人,老人爽快地做好了。一会儿,年轻人拿着做好的糖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老人开始数钱,“咦?“老人双眉紧蹙,拿着钱快速地向已离开的年轻人奔去。“小伙子,你多给了两块钱。”说完,给年轻人递上了两元钱,转身往回走。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
即便是一两元钱,也要诚信地还给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
【篇六:遗留在糖人里的一份微妙】
在十三亿的庞大人群中,她,只是一个渺小的星点。在城市的角落,有许许多多的人为生活忙碌着,她只是个与我有两面之缘的人,可却用小小的温暖感动了我,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留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她,是一位离我很遥远的老人,却是岁月光阴无法淹没的老人。那年,我10岁,跟着爸妈去表弟家,他的家在武汉,到那儿以后,便像是如鱼得水似的,拉着妈妈到处玩。正当我兴致勃勃在公园玩,笑得不亦乐乎时,奶奶一个电话,打扰了我的兴致。“好好好,我们马上回来”妈妈放下电话,拉着我就想跑,看着她略带焦急的脸,我抢着问:“怎么了”“你表弟不舒服,像是发烧了”“等会,等会”我硬生生把妈妈扯了回来“我去买个糖人,回去好哄哄他”。
卖糖人的是一位老奶奶,头发黑白,一半一半,脸上皱纹挤在一起,背微弯,买糖人的人可多了,不过到底是大城市,在我们那个枝江,都是围着一圈买的,这里的人真规矩,是排着队买,我很自然的,站到了队伍最后面。
快轮到我时,糖人没有了,老奶奶一个劲儿地说抱歉,说下次多带点糖浆。可我什么也听不进去,眼泪刷的就流出来了,她看着我糊满了眼泪的脸,像是在疼爱自己的孙女:“怎么了?”我抓住一线希望:“我弟弟生病了,他爱吃糖人。”她有点无奈,东转转西转转,不知所措,还捶打着自己的手,她满脸愧疚:“小丫头,别哭,今儿没办法了,明天我给你留着,一定留着。”
那天以后十多天,我一直在表弟家陪他玩,陪他上医院,早就已经把老奶奶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了。
直到要回去那天,我又把爸爸拖了出去,到公园逛了逛。那天,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一会下一会停。路上没什么人,卖东西的摊子也比往常稀少许些,刚过公园大门,就听见卖糖人的老奶奶大声喊:“丫头,你快过来。”我走近她的摊位,因为避雨,停在树底下,但还是不时有雨落在我头上。她像宝贝似的捧着一只糖人,顺手递给了我,絮絮的说:“丫头,拿好啊,我每天都藏了糖浆,进进出出的人我都有留神,可就没看见你,今儿你打着雨伞,我差点没认出你”我缓缓抬起头,还没反应过来。“还愣着干啥,赶紧给你弟弟拿去,这是我刚煮的,还热着呢!”
我想哭,却忍着,糖人很烫,需要不断换手拿,它烫着我的手,也烫着我的心。爸爸跑过来,想要付钱,她却执意不肯收,还教育我爸爸:“我是长辈,听我的,推推嚷嚷,小心把我摔着了,我喜欢这丫头,小小年纪,懂得疼弟弟。”
那一刻,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在萌发,却始终不明白。
老奶奶,至今,我怀念你给我语言的感动,我和你只是陌生人,只有那么短暂的几分钟,你却教会了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也知道了,那微妙的感觉是感动,但不仅仅是,还有人间真情与善行,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