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我与悦读
我与悦读
发布时间: 2025-01-12 23:25
阅读:

【篇一:我与悦读】

悦读是指愉快的读书,读书之间的乐,乐在大开眼界,古今中外,皆浓缩与书中,千山万里,尽了然于书里。读书之乐,乐在悦心,好书是心灵的钙片,读书可以培养高尚的节操。读书之乐,乐在读书!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就应该阅读的好习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特别不喜欢看书,看到树上密密麻麻的字就想睡觉,心想: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不喜欢看书的我除了看学校发下来的课本除外,其他一律不看。每当到了写作文,我都要花好多时间,绞尽脑汁才能写出一篇,并且得分还不高。因为我的阅读量很小知识不广,所以我的作文都很生硬,没有灵性。直到一次偶遇,我从书包里翻出了几本《小学生之友》,我在脑海中搜索着这几本书的由来。好像是半学期前学校为了让我们增加阅读量和让我们的作文写得更好发下来的。当时我认为没什么用,就随手发进来书包,我很有兴趣的打开它,仔细的阅读起来。书中的内容真是太精彩了,每个故事都透露出作者深深的情感,每个人物都刻画的生动形象。

从此以后,我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作文也越写越好了,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直到现在我还一直阅读,一本本的书籍成了我生活的朋友,成了我学习的精神动力。徜徉在不同的书海里,与作者一起感同身受,使我的生活充满不同的体验。

我认为读书要读透彻,读完后还要进行思考和感悟。读书不仅要读还要学会摘抄,做笔记。当读书时遇到自己认为不错的成语,句子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全部摘抄在笔记本上。当遇到不会的字词是,应查字典,并在书上注解,有时候可以在书上写感悟。书就像是开启人生另一项特长的钥匙。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同学们,让我们的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让好读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让我们与书携手踏上美好的人生之旅。

【篇二:悦读】

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文章,我第一次读它,它便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陷入沉思。它让我情不自禁地去反复体味,每一次都让我回味无穷。

这是一篇散文,它的名字叫做“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不必说开头的引人入胜,也不必说文章的精彩纷呈,单是标题就已经令我的目光定格在这篇文章上。每个字都是那么精妙——“掩门”“清响”,多么优美,我不自觉地走入文章:

开头时,作者便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掩上门再离开的场景接着记叙了在上大学时,开始在掩门的那一响中“读人”的示例。最后,除了写“掩门”,还谢了“叩门”。那轻轻的叩门声,难道不也是一声清响吗?我读着便陶醉于其中,仿佛耳畔边都一直回荡着“清响”。

合上书,坐在窗边,我有托着下巴,思忖着。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清响”吧。

读着开头,我的思绪又飞回到了夜晚。我的父母也像文中说的那样,为我关上房门,并且只发出那一丝铁与铁的碰撞声,仿佛是三角铁(一种乐器)敲出的一个动听的,清脆的音符,久久的在房间里回响。这也许是一首睡眠小曲吧!

目光向下移动,我的思绪又被拉回文章中,在掩门中“读人”是什么意思呢?我思索着。有的人在走出房间是从不关门,仿佛觉得关门与不关门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人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是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离开房间的。他丝毫不在意其他人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和一阵阵“啧啧”声。这些人就是少了贴心与为他人着想的心。而那些轻轻关上房门的人,总是会令人钦佩。这不单是一个行为,更是一个人心灵之美的表现!

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读人就是从关门这个小细节中读的。一个行为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的心中一阵畅快,我品味出了这篇文章的精髓:不光是掩门这样的一个行为,更有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表现。

不知不觉,钟表上的分针走了一圈,这一个小时,多么享受,多么愉悦。不仅有我深思之后豁然开朗的哲理,更有在文章中咬文嚼字的愉悦!

【篇三:我的悦读童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这是我听外公外婆在翻阅旧照片、回忆往事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看着他们两鬓慢慢爬上的白霜、额头逐渐增多的皱纹还有那手臂上若隐若现的老年斑,我渐渐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也慢慢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

最早出现在我记忆里的阅读童年应该是在两岁多的时候,记得那个时候由于我还不大会走路,我每天的活动范围就被限制在一个被软绵绵的棉被包裹起来的长方形的独立小床里。爸爸妈妈拿了一本展示汽车图片的画报给我读,我现在依稀记得上面有各种品牌的汽车图片,不乏劳斯莱斯、布加迪、保时捷这样的豪车。他们不断地给我重复着车的发音,反复地指着车标给我辨认。看着他们的嘴唇一张一合,我也努力地去模仿这个声音,我的脑海里辨析着每个车标的不同,很快地我就记住了这些车。记得上学以后路过地下车库,我还能清楚地识别这些汽车品牌。现在回想起来,那本书应该就是我的启蒙阅读!

我记忆深处的存着另一个绘本,叫做《蚯蚓日记》。这本书是我的奶奶陪我一起阅读的。依稀记得奶奶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给我讲述这个绘本里的故事,奶奶耐心地讲,我静静地听。奶奶一边讲,一边还用手指给我描述场景里的东西,我觉得听着好惬意,不断地要求奶奶给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阅读过程至今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随着我年龄的慢慢增长,我开始建立起了我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我最喜欢看的书是外公给我买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故事》,里面是各种各样形象生动的漫画。植物和僵尸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个让我忍俊不禁的笑话和谜语。记得在某次上语文课的时候,一个活灵活现的故事不知不觉地跃入我的脑海,思绪就带着我飘出了课堂,飘出了学校,飘向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植物和僵尸们正在进行一场对话……。忽然,朱老师严厉的目光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发现我已经错过了朱老师讲解的很多东西,甚至连作业都没有抄下来!

有个名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阅读从书籍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也丰富和充实了我自己。阅读的过程伴随着我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很享受我所经历的阅读童年。

【篇四:手捧墨香,“悦读”童年】

十一岁的我,和书却有着十二年的交情,我们堪称“青梅竹马”,书伴随我长大。

说起我和书的渊源,还得从妈妈的怀胎十月说起呢。那时妈妈一有空儿就给我读故事听,所以我和书的相识就是从妈妈的胎教开始的。我在妈妈腹中七八个月大的时候,经常爱淘气,但是妈妈一给我读故事,我立刻就老老实实地听着。所以,妈妈说我生来就是读书的料儿。

后来我出生了,每次的睡前都有妈妈多姿多彩的故事的陪伴。就这样,书就成了我的“催眠剂”。再大些,我会说话了,有些故事竟能背下来了;六岁时,我就认识了好多常见的字;上小学了,我跟老师学会了拼音,渐渐地,我自己能读书了……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每个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身处逆境时,不要消沉,不要自卑,要勇于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育我们要做有爱心的人;《皇帝的新装》让我们懂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被骗子蒙蔽了眼睛……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是我最先读的一本名著。故事中聪明伶俐的孙悟空勇敢机智,在取经途中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猪八戒贪吃懒做,倒是憨憨的可爱至极!沙僧就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凡是不争不抢,还拣重担挑,他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从心底里佩服海伦,被她坚强的意志力所折服,被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鼓舞,让我用感恩的心热爱生活。《鲁滨漂流记》中,聪明、勇敢、坚强的鲁滨孙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呼兰河传》浓浓的故乡情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的清新,享受人生的历练;读书,是一种情怀,关注自然,亲近生命,走入心灵;读书,是一种幸福,会给你一颗澄澈之心、平静之心、向上之心。

手捧“墨香”,让我在读书中成长,在书香中体会,塑造更加高尚的灵魂。愿“悦读”让我的童年更加充实,让我的人生更加完美。

【篇五:悦读记】

九月,我们又重回了校园,我也和同学们一样总盼着周末,可不是为了在这乍凉还热的季节里去寻找秋天的踪迹,而是盼着和“老朋友”约会。

一到周末,迫不及待地我一路小跑,穿过人行道,拐过一个弯,沿着一个弄堂,疾步走上十几分钟路程就到了我那“老朋友”的居住地。大汗淋漓的我引得门口众多人的注视,可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了进去。——穿过少儿漫画区,便看见有好多小伙伴在这里津津有味地读书,我那些儿时的“老朋友”在向我招手,仿佛要和我谈心,我挥挥手向“老朋友”问候,腿忍不住往前迈,前面有我的新朋友在等着我。

到了,到了!少年文学区里的朋友们正排着队安静地等着我呢。上一次我读的《城南旧事》放在哪里?中间第一排,不错,从右数是第几本?啊!它就在那里!上次读到什么地方了?我急忙打开书,一头扎进去了。一页,两页……我似乎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几十年前的北京胡同,和小英子一起在狭小而悠长的胡同里,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当小英子和陌生叔叔约定“我们去看海”时,我也幻想着自己能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约定,并为实现这个约定而努力,我真羡慕英子。当她站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领证书时,她希望那个叔叔也能在场,陪她一起去看海……我的心中也忍不住深深地期待着,这一刻,我就是英子,英子就是我!

天幕不知什么时候已落下,暮色愈来愈浓,书店的灯开始逐个亮起,我该回家了。我轻轻放下书,依依不舍地离开,可心里还在揣测着英子能有机会去看海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