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
发布时间: 2025-01-15 18:45
阅读:

【篇一:走向远方】

人生就是一场走向远方的旅行,不论路途中的风景是美不胜收还是平淡无奇,亦或是充满荆棘都终究要到达它的终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伟大教育家哲学家孔夫子站在大河边上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而我却常常站在湖边发呆,感受风从耳边吹过,太阳从东边到西边,时间就像是怎么也跑不快的蜗牛,慢慢地,慢慢地蠕动着。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长大多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过想过的生活,能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住一间房子,能不成为家里的负担。于是,我常常勾着手指去数,我离长大还有多少年,

对于我来说,长大就意味着自由,长大也意味着快乐。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放学回家,便有做好的美味的饭菜等着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会把水给我倒好,洗完澡往床上一躺或往电视机前一坐,便不用管衣服什么时候洗,明天穿什么、吃什么,我只想说那样的生活只能说无忧无虑。可是却没有自由,因为我只能按照爸妈要求的一切去做。

时间的车轮不停地转动,在束缚中我慢慢地长大,我以为,迎来的会是灿烂的晴天,可是,像我铺面而来的却是一场暴风雨。

前不久,跟我朝夕相处的奶奶到山林里干活不小心把脚崴了,父母每天都在田地里忙碌着,于是照顾奶奶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每周我回到家中,不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帮奶奶送饭,端水,并且要照顾奶奶平日里她做的活,挖土种菜,我都要尽力做好,以免奶奶操心想要下地去劳作,奶奶是个勤劳的人,现在闲下来了肯定会很不习惯,所以晚上我就陪她看看电视,聊聊天,等她睡着了我再写家庭作业,然而,我却失去了宝贵的周末,没有找同学玩,没有看自己想看的电视,没有好好的睡到7点钟。我很想不管奶奶了,但是当我把水端给奶奶的时候,当我看着她躺在椅子因脚痛而呻吟的时候,我想起了从前奶奶妈妈也是这样照顾幼小的我,他们无微不至,他们毫无怨言。所以,尽管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乐,但我却感受到了担当的重要。

最让我痛苦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每天帮奶奶清理粪便,粪便又臭又脏,从小妈妈就说粑粑是脏脏的东西,不许我用手去摸,然而现在,每天我都要倒奶奶排泄的粪便,还要清洗干净装便器,还要拿着这些去浇菜,我哭丧着脸去做完这些事,然后面带着微笑告诉奶奶我做好了一切事情,请她放心。时间久了,觉得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了,慢慢地,我学会了忍耐。

我知道,我的人生旅途的终点就是长大,就是自由,就是快乐,在到达终点之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线要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或挫折,然而,既然要走,又何必迟疑。在这场没有地图的旅行中,大胆地走向未知,走向远方,闯出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

【篇二:风雨兼程,只为走向远方】

远方的景色多姿多彩,充满了光明与险阻,远方的梦想总是激励着人们前进,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为了怒放的梦想,无时无刻不积蓄着力量;路旁的街灯,为了心中的梦想,散发光芒,驱散黑暗;书桌上的咖啡,为了心中的梦想,散发醇香。他们同人一样,为了达到远方的梦想之岛而奋斗,而前进,不轻言放弃,历经风雨。

梦想是力量的源泉;梦想是进步的阶梯;梦想是坚持的汗水;梦想是不懈的奋斗。我们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前进,虽是遥远,但这一路上也会收获许多。远方的路上会有许多难以迈过的坎,它或许让人伤心,让人放弃,让人收获。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仁人志士都是怀揣梦想并不断坚持才拥有了各自不凡的成就。王羲之从七岁开始练习书法,17岁时照着父亲珍藏的书法秘籍来练习,他每天早起晚睡,不知写干了多少墨水,磨秃了多少笔头,每天练完字后他就在池子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子的水变成了墨黑色,这个池子也便因此被人称为“墨池”。

无独有偶,居里夫人为了从矿石中提炼镭,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这些名人,用自己的辛苦努力,终于为人类换来了幸福的硕果。但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有时只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半途而废,怨天尤人。我想说:“如果你连这一点儿挫折都禁不起,又怎么能走向远方呢?”成功不是顺手焉得的,它是凭借苦功夫和夜以继日的努力而来的。

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远方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块块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挫折,就如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人生的“沙漠”?

著名诗人汪国真在诗中曾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是啊!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便不要畏惧,勇往直前,而且还需找到方法,而不是盲目向前。

我们走向远方,只为了让生命更加辉煌!

【篇三:走向远方】

人们总希冀着走向远方,或是带着阿兰·德波顿《旅行的意义》一般的自由和随性,游目骋怀;或是满心中原北望的豪情,驰骋万里讨伐或征服。

马可·波罗骑着他的马走向远方,带回忆一杯神秘的东方之土,从此改变了世界格局和秩序。15到16世纪,一艘艘来自欧洲皇室的巨舰前赴后继地驶向远方,一位位达伽马、哥伦布开辟了心航路,叩响了沉睡的东方之门,微光一点点从世界各地点亮,文明的传播一次次让遥不可及变成近在咫尺,蒙昧的开垦一遍遍缩小世界的比例尺,人类看见了整个自己,在莽荒中挣扎着站立。

是的,文明从来停下走向远方,彼得一世的出走使沙皇一时问鼎,明治天皇的远游使日本军事强大,每一次物理意义上向远方的靠近都促进了文明的交汇,甚至是一个民资的崛起。在当今文明认识了地球,又不废困勉之功钻研如何达到更远的远方——宇宙。面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进取心和贪心支配着人类,而谁又能完全否定反科学的意义,盲目乐观地相信走向远方必能走向终极胜利?

我们知道沙皇一时煊赫,叶卡捷琳娜甚至豪言能走遍远方,征服世界,最终不免被赶下台;日本明治天皇带回了欧洲的军国主义,最终导致了二战中的惨痛教训。这都提醒着文明,走向远方的同时,加入精神偏离了善不再回归,只能加速自我的灭亡。记得李淼对《星际穿越》电影的影评:文明越离开母星,越需要接近自己的精神家园。《三体》中新型人类走出了地球,在宇宙中飘荡于飞船上,民主和自由片刻陷落,“太空像一面放大镜,可以在瞬间把人类的阴暗面放到最大……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引发了我们对走向远方反而使人陷入纳粹“浪潮”式自由,从而丧失自我的恐慌。

面对远方的力量,空旷渺远的距离,我们常如离家的婴孩,变得贪婪而原始,更看重当下存在。而精神的回归却无比重要,正如文艺复兴在欧洲这片土地上远行,唤起了对人文主义的重视和珍惜,启蒙运动的影响甚至走向美洲,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拯救了整个美国联邦,终结了战争,令人欣慰。

我们走得越远,越应记起善的力量和整个人类的权益所在,一味向远方征服,将权利凌驾于国家机器和世界武器之上,使人受难,那地图的扩张,又算是什么呢?

【篇四:有计划地走向远方】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余师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高晓松也曾说过:“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失意和远方。”

我亦是一个爱旅行的人,我向往远方,向往未知的神秘,而这也正是旅行的魅力。

我行走过318国道,领略过墨脱的神秘,瞻仰过南迦巴瓦峰的壮美,感受过布达拉的虔诚,也曾沉醉于纳木错醉人的蓝……

有人曾问我:“你行走过那么多的地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听我讲个故事吧,听完后你应该会明白的。”我回答他。

那天是我和爸爸行走在贵州的第四天。爸爸要我做旅行功课,我很不情愿,于是便说:“爸,我们今天能不能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沉思了很久,答应了我。

由于出发前未做充分的准备,路上走错了好几个出口。本来预计5小时的路程跑了8小时才到。

到了后,爸爸对我说:“天我也不批评你,但我希望你明白,任何旅行都不应该盲目,就算是说走就走,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天后,任何的一次旅行我都会提前做好功课。

“讲了这么多,你应该明白了吧?”我对那人说。

“嗯”

现在我也很反对盲目的旅行,每当听见有人说想“说走就走”时,我都会把爸爸对我说的话跟他说一遍。

我亦不认为旅行是包治百病的金丹而只是止痛药罢了,也许可以缓解压力但这绝不是旅行的真谛。

我认为旅行是为了开阔眼界和让心灵成长。但如果抱着一颗不纯净的心的话,我认为这次旅行一定是失败的。

人生就是一次不断校正方向的旅行,我们可以旅行但不能没有方向。

【篇五: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

——题记

走向远方,手执一盏明灯点亮前方;

走向远方,伴着星辰日月寻找渡口;

走向远方,脚踩崎岖泥路扎实向前。

六月,是夏。热浪翻滚,风也是热的。我们在郊区的大道上出发,背别父母、朋友,以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以“一个一切都是新的”的思想,把六月夏的热吹散、吹凉。

我们戴着小红帽,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轻便的运动鞋,背着鼓鼓的学生包,稚气的脸上荡着一圈一圈的笑。我们从童年出发,从少年出发,一直到今天的青春如花。我们拿着小小的铲子,随处播种我们的思想,在去远方的道路旁,种满所有小小的希望,我们要看到,小小的种子长成大树的模样,大树长成如盖的浓荫,浓荫捧着小花的模样,小花变出果实的模样。这是美丽的梦,这是甜甜的梦,也是我们的梦。

就这样,我们走过夏、走过秋、走过冬,又迎来春。路旁的种子快速地抽出了芽,仿佛它们不需要水和任何滋养,它们只要等待时间。

风吹幼苗,脖子上的红领巾也飘散开来,在风中翩舞、旋转,然后,挂在了大树枝上,迎风潇洒。上面,分明有糖果的味道,柔柔的,滑滑的,甜甜的,然而现在,却要告别,怎一个舍字了得!

我们从少年到青年,又要爬过青春这道坡。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坚实而又充满力量。还是夏,还是风,只是,我们脸上的笑浅了淡了。我们将铲子埋进土里,也将斑斓的梦一起埋葬。我们不再播种,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我们又有了新的思想,开始学着挑选自己最好的东西。我们学着承受痛苦,学着对待和消除误解,对抗流言,并开始只争朝夕。我们在变化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担当。

后来,我们开始谈笑,开始去接触他人,我们很喜欢这个过程。最后,我们从青年穿过中年的隧道靠近了耄耋的老年。我们开始被人指责淡于拼搏,开始安于享受,其实我们仍在走向远方,继续地执着,只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我们放慢了脚步罢了。此时,我们要停下休息一会儿,却猛然发现只有几棵大树在路旁,是秋,也只有几颗可供我们收获品尝。于是,我们转身向后,看着自己先前走过的路,再看着路旁栽种的树木上挂着的寥寥几个坚果,我们开始后悔,若是当初没有剪掉那些苗子,现在,该是怎样的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啊!

就这样,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我们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走向远方是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

也许,在远方的尽头,会是浩瀚的大海,那里贮存着我们承受痛苦时忍下的泪水,那泪水,即是光,点亮我们走向远方的,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