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规则面前的选择】
规则,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规则,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规则面前,我选择了遵守,战胜了自己。
记得暑假时,我在长沙买好了《海底世界》的门票,正兴高采烈地云看海豚精彩表演时,经过了一个十字路口,那里偏偏是红灯,我向四周看了看,除了一个老奶奶站在路口边外,就没有其他的人,眼看着就要到了海豚表演的时间,我拿着门票,急得在地上不停地跺脚,这时,我很想“飞奔”过云。刹那间,我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句话:“只有按正当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我暗暗地想了几秒钟,最后作出了决定:是的!我不能跑过云,我要等到绿灯亮了再走,我得遵守交通规则,10、9、8、7、6……绿灯终于亮了,我正准备跑过去时,发现老奶奶一动不动,我惊讶地问:“老奶奶,您怎么不过去呢?”“我……我不敢过去”,老奶奶吞吞吐吐地回答。想着老奶奶那么年迈、可怜,又想到海豚表演时间即将来到,我很犹豫又很纠结:该不该扶老奶奶过去呢?如果扶她的话,就看不到海豚表演的精彩时刻,这门票还是我用零花钱买的呢,我内心十分的矛盾、激烈。我思想片刻,最后在规则的面前我选择了遵守,战胜了自己。“老奶奶,我扶您过去。”只见她拄着拐杖用力地支撑着全身,双脚不停地发抖……我扶着她的右手臂,隐隐感觉到奶奶全身的重力都倾向于我的左手上。“奶奶,您一定是站累了吧!”“是的,红灯亮得太久,我腿发软不敢往前走了”。我扶着奶奶一步一步地走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此时此刻,我能想象到海豚精彩表演的每个动作,我一边扶着奶奶往前走,一边不时地回头眺望“海底世界”的方向。几分钟后,我们走到了马路边,“孩子,耽误你看表演了吧!”老奶奶失落地说,“没关系,我攒够了零花钱再来看呗”。
每当想起了这件事,我都会开心的笑,因为在规则前面,我战胜了自己!
【篇二:规则】
遵规护矩,涵养人心
太阳东升西落,街上车水马龙,人海摩肩接踵,世间的一切因为有规矩而井井有条。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有社会的规矩,每个时代都应戴着镣铐起舞,鲜有例外。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矩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话题,无论是早已默认的传统美德,抑或是新时代的至理名言,都融入了相关的认知。规矩是信条也是秩序,从小家到大家,无不彰显着“规”的重要性。
规矩,往往是权利的边缘,每一件事,每一举止,并非是可以肆意奔突的河流,规矩并不是虚设的花瓶。正如谚语所言,你挥舞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懂得守规,懂得适当的妥协与退步,才能真正形成当前时代所提倡的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规矩所不及的地方,确实很难想象。人们是不能太相信“自律性”的,理性思维容易枯萎,主观情绪容易主导行为,秉持着自认为的正确性一意孤行,这着实可悲也着实可怕。
诚然,几个片段,难免管窥蠡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时间还是规矩与文明并驾齐驱。若说规矩有些刻薄死板,那么文明可算有点人情味了。红尘与喧嚣靠规则来束缚,鸡毛蒜皮则依赖文明而行。生活中平庸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大爷大妈们大抵不是很在乎不守法被罚的几百元,却十分在意邻居周遭里的声誉与颜面。
说不得多少人是高尚的,也说不得多少人是卑贱的。规与人心,相辅相成,无声的规,已悄然地渗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规则的漠视与不屑,究其根本,还是人的私心在作祟。毫无疑问,大多数的人是自私的。为了攫取大大小小的利益,不少人甘愿走在权利边缘的灰色地带。
在对于上层建筑在制定的种种规则中,从法的强制性角度,底下或多或少有人始终带着对抗性的情绪。于是,违规的行为像“中国式过马路”一般,病毒传播式肆无忌惮地肆虐开来,最终每个人都成为古斯塔夫?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
遵规护矩,重在人心。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人心的美丑只是此消彼长的永恒存在。
上自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多少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失控之恶对规矩的破坏是摧枯拉朽的,惟有集体的善守,才有对规则和法治的期待,才有理性的道德天空令人仰望。
【篇三:规则与素质】
2018年10月28日,在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上,因为一位乘客的无理,因为一个司机的疏忽,导致13人死亡,2人失踪的严重后果。
我仔细回顾了这年事,发现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一位不是很文明的女乘客因为车到站了没下车,让司机停车,司机几次三番地告诉乘客不能停车,可是乘客就是不听,最后居然用手机打司机,司机因为还手导致方向盘倾斜坠入江中。这事大吗?不大!其实这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女乘客不讲道理,只想着自己,车站过了就过了嘛,大不了再花点儿时间走回去,这事儿就没发生。可她偏偏要找开车的司机。第②个问题出来了:司机太小气,偏要一争到底,按说女乘客不听劝那干脆不理嘛,女乘客无理那就停在路边找警察呀,可他就是要争、要打。好了方向盘没人管了,就这是第③个问题:乘客不关心,像没事人一样。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乘客还是不管,那车当然只能坠江咯。
其实这件事的引发也就两个问题:乘客无素质,司机无规则。当时那位女乘客虽说过站了,但走也不会要多少时间;再说,这本来就是乘客问题,应该从自身考虑而不是让别人改正,既然话已经说了,司机也说不行了,那就听司机的呀,而且也要为别人考虑啊!想想:一车乘客因为一个人集体拖延时间,司机为了一个人违反规则,可以吗?不!再说司机:应该要有责任感,既然当上了司机,那就起到司机的义务——安全把乘客送目的地,而不是争吵,说到底还是自私。
所以我建议大家:每个人都要做到有素质,每个人都要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才能撑起一片蓝天。
【篇四:人情与规则】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中国古人就提出了生而为人,须得以礼束之。在今天,那些“礼”就变成了我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循的规则了。但同时我们国人又很重视“礼尚往来”的人情关系,于是这人情与规则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撞出些火花出来了。
材料中的这件事正是人情与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的典例。
司机的做法虽然违背了守时的规则,但他做了之后,大家却都支持他的做法,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适时变通,照顾了学生的难处,又不过分影响乘客,显得很有分寸,富有人情味,大受众人的欢迎,也很暖了人心。是典型的正能量,体现了对普通人的关怀,自然大受人们的点赞。
这样的例子古代就有。商鞅,一个让秦迅速强大起来的政治家。他变通的是法治,讲的是治世之道。治国不法古,应当因地适时而变,他的变法体现了跨时代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而且在变法的内容上极具人情性。所谓人情性,就是关乎老百姓的民生,关乎大秦的国运。虽然遭到了秦国贵族阶级的反对,在他们那里似乎不见人情。但人情这种东西显然不可能没有偏向,对大多数百姓,对国家有益,商鞅个人遭受惨刑却成就了他历史上的英名。
法则可以突破,不必铁板一块,可以适时变通,这是古今证明了。但我们回到材料来,回到我们国情的现实来,像公交车司机这种突破约定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呢?那种随意改变规则的做法如果可以的话,那么遵守规则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了呢?
显然,在今天以法治国的今天来讲,不是重要不重要的问题,而且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原则底线,那么就容易像梅菲斯特同浮士德骗取交易一样诱惑勾引上门,而且更糟糕的事是,人家至少是被知识所诱惑,而凡人大都则是因欲念驱使被私心所惑。如果只谈人情不谈法则,那么拉帮结派,贪污腐败,互相包庇,罪恶丛生,那这个国家还会有希望吗?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叔本华也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许多人主张克己禁欲,而不是沉湎于欲望之海然后难于自拔,以致带来不甘与痛苦,堕落与沉沦。
由此可见,人情与法则两者缺一不可,过分强调某一面都可能带来灾难,所以儒家才提出了中庸之道。在这样的世界上,我们需要人情关怀,但时代的发展,更需要法则的约束,原则的坚守,尤其在我们中国这一个人情大于天的国度里,更不容轻忽。
【篇五:在规则面前,我战胜了诱惑】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规则面前,守规则并非轻而易举,特别是当你面对很大的诱惑时,守规则就显得很了不起。
有一天,朋友要和我一起去公园玩,朋友骑着一辆共享单车,把车停在了我们家门口。我和爸爸妈妈忙走出楼迎接他。他的爸爸也骑着一辆共享单车。“走吧,咱们骑车去公园!”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指了指旁边的共享单车,示意我骑上去。我犹豫了一下。“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可以骑共享单车”,这条规则突然从脑海里跑了出来,像一个小锤子一样“咚咚咚”地敲打着我,再说就在前段时间,学校里管安全工作的王主任还在升旗仪式后特别强调了这件事。我想告诉他们这条规则,可嗓子里还想有一块大石头,堵得我说不出话。看着他们热情地邀请我,我有点动心了,真想骑上去,和他们立刻出发。可第二个声音出现了:“你怎么能犯规呢?”第一个声音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不可以?又不是小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我向四周望去,没有一个走路的行人,没有一辆骑车,也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这件事。我犹豫着,最终理智占了上风,我小声地对朋友说:“不,我不骑了,我坐爸爸的车子。”朋友显得很失望。但我心里很开心。
当我面对着很大的诱惑时,我战胜了诱惑,我为自己感到高兴!
【篇六:在规则面前,我选择了遵守】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和姐姐一起去逛超市,买了许多零食。我们一路走一路吃,开心极了!
不一会儿,我俩的手里就都抓了一大把包装袋和糖果纸。姐姐顺手把她手里的垃圾朝地上一扔,若无其事地带着我继续向前走。为了图省事,我也想把手中的垃圾扔在地上,可一转头,看到身边正站着一位保洁员奶奶。她皱着眉头看着路面上的垃圾。
我沉默了:“要是所有人都像姐姐这样乱扔垃圾,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么样呢?”“一定会十分脏的……”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姐姐转头笑着问我,“什么东西很脏呀?”
“我在想,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乱扔垃圾,这个世界将会多么脏啊!”我一脸严肃地对姐姐说。
姐姐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然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是的,你说得对,我们是不应该乱扔垃圾。”我转过身子,弯下腰,开始捡拾垃圾。姐姐也加入了进来,好一顿忙活。终于,道路又变回了原来整洁的样子。看到我们的举动,老奶奶不再皱眉头了:“你们真是好孩子啊!”我和姐姐笑了,对老奶奶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错了就要改!”说完,我们手挽着手,迈着大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