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资源需要我们的爱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人们似乎变得乐于分享了。近几年来,共享资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现象。
然而,你是否注意到:原本鲜艳亮丽的单车已变得破旧不堪、伤痕累累;精美的共享书店已是遍地涂鸦、满目疮痍……原本是一个便捷生活的时代新生事物,却即将沦为一个人们随意破坏、肆意妄为的玩物,这样持续下去,共享资源或许就将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因此,共享资源迫切需要我们的爱护。
记得今年上半年去市区参加一个活动,下了地铁,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杂乱无章地摆放在我的眼前。本想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却发现单车上的二维码已被人撕破了一半,那自然是扫不出来的。我转身走到另一辆单车旁,值得庆幸这辆单车完好无损。我满心喜悦地一扫二维码,令人惊讶的事又发生了,手机上的页面不是显示“已开锁”,而是一商家的广告页面,真是又可笑又可恨啊!
于是,我不再进行尝试,选择了步行。等在红绿灯路口,看到那些“小黄车”、“摩拜”穿梭的身影,骑行者掩盖不住的微笑,我只觉得“生活如此多娇,骑行如此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的荒唐”,一种难以名状的思绪涌上心头……
试问,一样你喜欢的物品若只是被一味地玩弄、利用,却不用心地去爱护它,那它的内涵价值又怎样能显现出来呢?物品不会自我修复,时间的流逝必然将它的光鲜亮泽、使用便捷冲淡,你所爱的它就会成为你弃之不及的敝履。共享资源亦是如此。没有合理的使用、精心的爱护,哪来的实用、便捷可言,更谈不上所有人都视之为弥足珍贵了。
其实,共享资源也不太算得上是个新新产物,像共享单车,国外早已有之。我前几年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旅游时,就在很多的地方看到过它。只不过,老外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与国人有所不同。
以维也纳为例,它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人口不是很多。多数人上班、出行会选择步行,骑行者大多也是使用自家的自行车,很少有人会骑行他们的“城市单车”,可是这些单车却成了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每一个“城市单车站”都有一块醒目的黄色标牌,一排排颜色明亮的共享单车整齐划一的排列在这个规定的区域。我一开始以为是当地人不太使用单车,所以车辆才这么崭新如故。导游的介绍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除了人们在使用时爱护有加外,共享单车公司会定期检查、维护车辆,并且及时更换。虽然没有很多的人使用,但公司始终如一的管理、爱护着城市的这些共享资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每每看到街道上、马路边杂乱停放的单车,车身上被撕掉的二维码,又想到那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广告页面时,脑海里总会出现那一排排整齐停放、簇新光亮的城市单车,一股酸涩的滋味就会油然而生。
确实,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爱护做得不够好,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小事,而我认为对于共享资源的爱护能体现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诚然,我们的生活水准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不断地发展,而我们如果连给予人们生活便利的共享资源都无法做到爱护有加,这是多么的令人扼腕痛心啊,更别妄谈素质的提升了。
朋友们,共享资源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帮助和便利,让我们一起来真正地关心它、爱护它。只有保护好它,我们才能享受到由此带来的更多的益处,我们的国民素质也会有质的提升,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篇二:倾听共享资源的诉说】
现在社会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共享车、共享篮球都不在话下。按理说,我们应该更加幸福,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诉说。
共享小黄车的自述
啊,我要投诉!我是路边倒在地上的一辆共享单车,可估计你们也认不出我来了。才一个月不到,我被从工厂中造出来。你瞧我当时的照片,一身鲜亮的黄色油漆,崭新结实的车架,还有那乌黑发亮的车轮格外令人赏心悦目。啧啧,要多美有多美!怀着喜悦的心情,我来到了某个小区的门口,开始了我的使命。第一个关注到我的是个大学生,他帮我解锁后,便骑着我在街上横冲直撞。不料,“砰”的一声撞在了标杆上,撞得我昏头转向。那人倒好,扔了我便骂骂咧咧地离开了。我被人嫌弃,被人伤害,遍体鳞伤。谁能来救救我,救救我啊!
共享篮球的自述
小黄车说的太好了!把我们共享物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我曾经可是个“风流人物”,有一段时间一位篮球高手拿我练球。虽说他并不爱护我,但年轻的我真的很享受那一次又一次飞跃篮筐的兴奋感,伙伴们羡慕的眼神,还有它们赞美的语言。可渐渐地,我有些使不上劲儿,在篮筐旁打转儿。这位灌篮高手抛弃了我,把我扔了回去,也不给我打打气。我开始被伙伴们嘲笑,另一个篮球又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现在我老了,也不求再被人羡慕了。只是,我盼望着爱护我们的人出现!
听了它们的“投诉报告”,我不由得一阵心痛。人们啊,醒悟吧,快去爱护这些可怜的共享物品吧!
【篇三:珍惜资源爱护国土】
温总理说过:“十三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多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小。”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古以来就有天朝上国的美誉,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我们在拥有丰富的总资源量的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这一事实。正如温总理所说: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微乎其微。
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这大概是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标语,可是试问,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这句话呢?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珍惜资源,爱我国土的重要性呢?
我国土地总面积虽然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77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还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3%;沙漠总面积约71。29万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西北,北方9个省区。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还不够我们好好反省吗?难道珍惜资源离我们真的有那么远吗?
位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是人类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建筑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由于不珍惜国土,致使土地遭到侵蚀,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居住在那里的苏米尔人不得不纷纷逃离家园,很多地方和乡村变成废墟,完全停止了小麦生产。原来一个肥沃、兴旺发达的古巴比伦古国成为了不毛之地。
不知你是否看到过曾经繁茂的土地,如今已寸草不生,曾经蔚蓝的天空已被无尽的灰色侵占,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流已经污浊不堪。
难道这真的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就这这儿,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我们就这么报答她吗?觉醒吧!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蒙蔽了良知的双眼,让自己的心打开一扇窗,为后代留一条继续生存的路。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国土与我们同在!
【篇四: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但浪费资源、随意砍伐、污染环境这些状况却经常发生。
水龙头里流出清澈的水,用水人却不知去向房间里开着明亮的电灯,灯下却没有一个看书的身影,还有好几页的作业本,却被小朋友随意丢掉。这些状况都是在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
对于这些状况,我们能做的很多:
1、不制造垃圾、乱扔垃圾,看见垃圾即使捡起。
2、节约用水,看到水龙头没关,及时关闭。
3、少用纸巾,出去游玩尽量带手帕。
4、减少白色污染,少用塑料袋。
5、少开车出行,可乘公交、步行或骑自行车。
6、不随意撕毁作业本,写了一半的纸可以当作草稿纸。
现在最严重的是水的污染和浪费,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水池,原本清澈见底,很多金鱼在池里游动,但是水池旁边有一个工厂,往那里排出许多污水和垃圾,金鱼全都死了,水也变得脏兮兮的了。
大家想想,如果地球没有水源,没有树木,那是多么可怕的世界,再想想那惊心动魂的数字,每年有6亿吨污水来污染环境,但还是没有人把它当回事,照这样下去,我们便会没有地方可居住。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篇五:爱护共享资源】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共享资源加入了我们的生话,与我们产生了密切联系。
共享单车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这种单车上有一种密码锁,需要四位数的密码才能解开,必须通过一种应用扫码才能得到密码解开密码锁。可是,有些人得到密码解开密码锁后想占为己有,但生怕被别人扫到得到密码被他人骑走,就通过各种极端的手段把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比如刮掉车牌上的二维码或车牌号,再在共享单车上加上一把锁,把共享单车藏在自家车库中……
这些做法我们都应该杜绝,我们是人类而不是动物。我们能控制住我们的行为,错与对我们当然知道,可为什么不能控制住自己呢?是人内心深处的贪欲催使着我们,我们要战胜它不能被它打倒,控制住你内心的恶魔,打败它们。
当然有一些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比如我的好朋友林梦夕。她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某个星期天,我和她约好了在校门口见面。我起床后骑着共享单车向着校门口出发,骑到半路上发觉车轮漏气了,我就把它扔在了那,自己走路向校门口出发。到了校门口,看见林梦夕在向我招手,我气喘吁吁地跑过去说:“我……我来了!”林梦夕惊奇地问:“咦,你怎么累成这样了?你平时不是骑共享单车来的吗?”我叹了一口气·说:“唉!车漏气了我扔路边了!”林梦夕大叫:“啊!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完,她回头走去。我急忙赶上她问:“你去哪啊?”她气鼓鼓地说:“去找回单车打气!”我就这样一直跟着她找到单车,来到王伯伯的维修站给单车打气。王伯伯竖起大拇指说:“小朋友你们真棒!现在年轻人单车坏了直接扔路边就完事了!”听了王伯伯的话,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小声对林梦夕说对不起,林梦夕笑了笑说:“没关系只要你知错就改就好了!”两个好朋友又笑在了一起。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要爱护共享资源。通过大家的努力,共享资源一定会越来越多。
【篇六:爱护我们的心灵之窗】
说到“心灵之窗”,大家可能都会想到我们的眼睛。是的,春天的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夏天的骄阳似火、万木葱茏,秋天的硕果累累、五谷丰登,冬天的傲雪凌霜、大雪纷飞……这些醉人的美景都需要我们用眼睛来看到它。
据调查,中国约有4000万近视的人口,学生中发生近视的比例占多数。大家都不愿意被冠上“四眼田鸡”“二饼”这样的称呼吧!
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我们的心灵之窗永远明净,我们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眼睛卫生;做到书写时的三个“ー”——手指距笔尖一寸,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做户外运动。我相信,如果这样去做的话,大家都会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