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民族魂】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很久之前的话语,至今依然在每一个学生的耳边回荡。哪怕已去世近百年,但历史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时光所遗忘的只有尘埃。那,是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国现代的“民族魂”。
初识鲁迅,是因一本《朝花夕拾·呐喊》。才五年级的我虽体会不出文字里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感,可也仍一遍一遍地翻看着。虽依旧不解,但情节却是记了不少,“鲁迅”这个名字,也在心中留下了印象。
后来再读,明白了背景,也终于从书中看见了人。
看见了那故乡中的物非人亦非;看透了那狂人号叫着吃人的旧社会;看透了那迷信的药治不好愚昧的人民,黑暗的社会;更看透了鲁迅先生心中有的,是一种怎样的苦痛与不平!旧中国的病,在灵魂里,不是身体上,这是比身体上的病更难治的。鲁迅先生明白这一点,正因为明白,所以才更加义无反顾。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但仅仅“伟大”二字又怎能概括他?他关心革命,关心青年,关心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他是一代文豪,但也没有丝毫架子。他想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用手中的笔,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文化药方。
说起鲁迅,我们想起的大多是那个“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的严肃形象,但鲁迅先生不仅仅是那样。他简单随和,体恤他人,在休闲娱乐时也有着童心未泯,工作起来有着忘我精神。他的生活中永远没有什么名人架子,就连去世前,都在强调着:“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忘记我,管自己生活。”这样的鲁迅,难道不可亲?不可爱?
动乱的时代,会有着更多的英雄。他们就像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不畏,因为来年,春风吹过的地方,又会有青青的野草。不畏牺牲,不怕被遗忘,因为他们的本意,便只有奉献,不求留名。
这样的人,让中国挺起脊梁,这样的人,是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
【篇二:民族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贤早已昭示世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定誓死捍卫我们圣洁的灵魂——民族魂。
昭昭大漠寒风摧,金衣铁马渡边河。孤漠冷凝脂,刀光磨寒影,龙骑躯千里,直捣黄龙府。面对异族侵袭,大汉子民惨遭杀戮,汉武大帝怒吼:“犯我大汉天武者,虽远必诛!”长达几十年的汉匈之战,终于浇灭了匈奴外族的侵汉志气,使其一蹶不振。汉武帝这位天之骄子,用武力捍卫了祖国和他的子民,名垂千古,流芳万年。民族的凝聚力,从此迈上了新的顶峰,这才使得汉王朝兴旺强盛,威慑四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画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支离破碎的江山,不再华丽,不再锦绣,“臣子恨,何时灭”;面对载歌载舞的君王,不再纳谏,不再早朝,慨叹“汉皇重色”,唏嘘不已;面对官贵朱门酒肉,不再劝谏,不再治民,“哀哉吾心乎”。三军将士奋力北伐,收复河山,却被十二道金牌告示撤军还朝,鹏举的“北伐”宏愿,唯有就此结束。戎马一世,却含冤入狱;功勋无数,却贬为庶民;光复汉庭,却“莫须有”,含无尽的怨恨死于风波亭。岳飞,立志兴国的忠臣就此陨落,但他的灵魂,凝结成民族魂,昭示后人誓必光复华夏,壮我河山。
封建愚味无知,麻木冷血无情。近代的中国人民,普遍如此!昔日的礼仪之邦,强盛大国倾刻覆灭,受尽列强欺凌掠夺。吾中华有志之士奋勇争先只身投入救国扶民洪流之中。一支铁笔,尽显铮铮铁骨,褪去中国人“东亚病夫”之衣,他,鲁迅,革命的斗士,彰显民族之魂。呕心沥血,用刚劲震撼的语言,唤醒了无数中国人民沉睡的心灵。他像太阳,把生命的光辉,普照着人民,他以笔凝聚民族的灵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民族魂,鲁迅当之无愧。
大国崛起,历经沧桑,改革开放,三十余载,安居乐业,盛景繁华走康庄。安邦定国有策,实干造福有方。
民族之魂,子孙万代,恒古不变兴中华!
【篇三:梅花魂·民族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便是毛润之对那梅子的评价。
梅,乃花中四君子之一,十大名花之首,与竹、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她淡雅,高洁,就犹如那文雅的君子,清秀的书生一般。
她,与旁的花不同。不在春天吐芳争艳;不在夏天搔首弄姿;不在秋天耀发光芒,偏偏选择了冬天,一年的末尾,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迎着寒风,傲着霜雪,展现自己蕴藏了一年之久的惊艳。朵朵冷言,朵朵显着生机,屡屡幽香,如丝线一般,在鼻腔内不住的回荡,有一种久久不能散去的清新感。
那开放的梅花,小小的,粉红色的,五瓣的,在那风欺雪压中,愈是精神,愈是耀眼,愈是秀气。这体现的,是一种骨气,一种坚韧,一种不屈于困难,是一种优秀的品格。
开过了的梅花,花,可以提取香精;叶,根,种均可入药;果实可以食用,或是制成乌梅入药,可以止咳,止泻,止渴。总的来说,这梅花,算得上是“全身都是宝”吧!
我曾记得,有那样一次。屋外,是漫天飞舞的大雪。花坛中,那一棵梅花,迎着冷风,傲着大雪,在那儿站着。只见,那鹅毛般的大雪,被那风吹得打起了卷儿。忽的,瞟见那梅花的枝头,有一抹忽隐忽现的淡粉色。这是我有些惊奇,鼓起勇气,走出去,轻轻拨开那枝头的厚雪,那一刻,我的灵魂得到了深深的震撼——一朵娇小的梅花,正在这狂风暴雪中,傲然开放,显得格外的耀眼,格外的绚丽!
梅,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民族的秉性。是淡雅、朴素、高洁。她在最寒冷的时节开放,将那隐藏于花中的“骨气”,“坚韧”,“精气神”在开放时,毫无保留的在人们的面前展现。这,诉说的不正是一颗坚毅,不服输的,有傲气的中国心吗?不正是那充满了正气的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吗?
在那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一枝梅花魂,诉说一颗中国心,歌颂一曲民族魂!
【篇四:“忠”——民族魂】
泱泱中华,历史载着时间的激流奔涌而来,历史的是非由时间判断,历史的风尘随时间沉淀,沧海桑田,亘古不变的是那忠义、忠心,在中国文化这深渊的海洋中,如一粟,却又熠熠生辉走进历史的长廊,多少人在为中华文化添光加彩,多少仁义之士在诠释忠的内涵!
当我走在微风中欣赏美景,你却矗立在狂风中嘹望家园!
你—苏武奉命出使西域,本为“礼尚往来”又怎料突遇变故,卫律的利诱、单于的威胁哪能打动你那坚定的心;边塞的凄凉、难以再续的食物哪能动摇你那忠贞的节操!于是忠贞被书写,气节早已垂青!管他那山高险阻,管他那事不如意,你只要大汉,也只有那对大汉天子赤诚的忠心!当我也在狂风中领略你那忠贞的节操的节操,我不由深深体会到忠字背后隐藏着的艰辛,我不禁赞叹中国文化会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的长河马不停息的奔涌,直到你这里,在此驻足。
你—文天祥,南宋丞相,官高心更高!朝廷更迭势不可挡,南宋的危局不可匡扶,于是朝廷不再,皇帝流落,唯独你还在誓死一拼。当战士一个个倒下,当国土一寸寸失去,当人民一个个惨遭蹂躏,你的内心无比愤慨,万分悲痛大宋在亡,你却无能为力!于是你仰天长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是你坚决不投降,哪怕威逼利诱,这一切与国家相比算什么!国不再,人奈何!当历史真实将你再现,我的内心依然涌动,疏不知那仰天长叹背后是对人民的顾恋,对君王的期盼,对国的深思!这复杂情感凝结于你的胸膛,我怎能懂,只能仰望敬佩你的忠心怎可不照亮山河!
或许正因为文天祥忠被更好地诠释,正因为苏武忠字被更好的诠释,然而忠字没有停留在古王朝,邓世昌也使用身躯献于忠刘胡兰也使用头颅献于忠……多少人在用身体诠释,在竭斯底里的呐喊,在悲痛至极的思念!
当我再次回顾,内心泛起波澜,我被忠吸引,更被忠字震撼!“忠”的历史文化都如此拥有内涵,更何况我泱泱中华五千文明!她的历史深渊值得我们用心去感读,用心体会每一总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
中华文化,我怎能不为你骄傲!
【篇五:爱国心,民族魂】
大风泱泱,大水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五千年文明未绝者,唯我无双,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
悠悠长江水,浩浩中华情。铮铮的男儿铁骨中融入了民族英魂,包裹着爱国雄心。一刀一枪,拼出个你死我活;一撇一捺,描绘出大好河山。一寸山河一寸金,是因为祖国的山河是被壮士的鲜血侵染过的。这就是爱国心,这就是民族魂。
当蒙古人的铁蹄践踏着中原的土地,陆游在挣扎,位卑未敢忘忧国;当列强的魔爪撕裂着中国的版图,林则徐挺身而出,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军阀割据主权沦陷时,赵博生在怒吼,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存,成功成仁,实现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国家受到凌辱时挺身而出,誓与祖国共存亡。正如歌中所唱: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滚滚东去的易水,夹杂着太子丹的热泪,载着荆轲,将他送上了刺秦的不归路。凛冽的北风呼啸着,高渐离的筑低鸣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你对燕国人的承诺,悲凉中带着几分豪情。壮士,去吧!你的祖国和人民将为你呐喊助威;壮士,冲吧!你的后人和故乡讲因你而名垂千古。
当提到长白山时,人们知道有天池,有人参。但不知,知不知道长眠于此的杨靖宇。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入侵,东北三省,岌岌可危。抗日英雄,杨靖宇,率领部队,穿梭于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打击日寇。无奈寡不敌众,被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当日军劝降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正是这股信念使他坚持到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粒粮食。当最后杨将军战死时,日军无情的剖开他的遗体,却发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日军惊呆了。正是这股子爱国热情使杨将军坚持到最后,誓与国家共存亡。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听着这首熟悉的歌,又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是什么?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屹立了五千年。对,我好想找到了,就是他,中国心,民族魂,他们是中华文化的脊梁。
【篇六:民族魂·团结】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国家主席习伯伯曾经就这样说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他的评价深得民心。大到国家,小至小家必须有团结凝聚力,才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我的家乡是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光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至今已经有61岁高龄了。
走进长白县内,你会发现每个单位的牌匾以及店铺的牌子上都是双语,构字特殊的朝鲜族符号与方方正正的汉字结合得并不突兀,却多了几分融洽,也象征了我县朝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相处和谐同为一家。当然,朝鲜族独有的生活气息也影响了汉族人民,为我们汉人的生活带来了吃得享受和极大的好处。朝鲜族食品多种多样,每种都美味可口,有一解酷暑的冷面、暖到心窝的狗肉汤、粘到掉牙的打糕、可口下饭的高丽咸菜……,数不胜数,简直是世间美味的集中地。长白县独有的地理位置,绿水青山,有许多著名的天然风景区,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能欣赏到大自然鬼斧神工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之时,还能品尝到中国边陲小县所带来的特色小吃,这是何等的惬意啊!美景加美食不仅带动了家乡的旅游业迅速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在这个朝鲜族与汉族共存的县城里,我们没有民族歧视,没有语言障碍,只有互相包容尊重,只有团结凝聚。2018年9月15日是我县60岁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一刻我们全县人民团结一心为她准备了一场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盛世饕餮。朝族人民的特色服装独具一格,汉族人民的服装华丽高贵,相得益彰为整个会场增添了无穷的色彩。空中回荡着美妙的旋律,时而活泼明快如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如璀璨的星辰,在夜空闪烁,时而悠扬舒缓如清澈的和弦从耳边流过,让你感到一腔的柔情,一个如火的心在跳动。让在场的每一个嘉宾欣赏着舞者优美的舞姿,听着动听的音乐,时而走进神秘的长白山探险她的奥秘,时而感受着长白人民的勤劳淳朴,陶醉其中,甚至有种翩翩起舞的冲动。正是因为汉族人民与朝鲜族人民不分你我,团结携手才为长白县的60华诞赢得了阵阵掌声,也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民族国家的创造,绝不是毅力单薄的民族主义联合会所所能济世的,只有具备钢铁般坚决意志的单独运动,才能打倒其他一切运动而获得最后的胜利。”的确,中国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今天,绝对少不了所有民族的共同努力,携手拼搏。
一座断桥,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复好;一盘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来;一个国家,只要有一颗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强大起来!我相信长白县的未来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