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湖印象】
最早知晓西湖,是童年时在奶奶讲的《白蛇传》的神话故事里,白娘子千年等一回与许仙在断桥边,相遇、相识、相知,演绎美丽动人的爱情神话;可怜的白娘子,最后被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西湖便在童年的心田里有了带有神秘色彩的影象;上学了,西湖的美丽蕴藏在苏轼的千古绝唱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虽早已存有慕它之心,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至到2010年的暑假,终于有机会得以走近我梦中的西湖,走近这方已在心目中想象了无数遍的山与水!
夏至时节的北方,花草生机勃勃的生长着,白杨树、柳树也抖动着绿冠,间或有若隐若现的鸟巢在杨树的枝杈上,愈发显得生机盎然,这个季节的西湖,在渐凉的清风中是温情浪漫,是款款柔情!西湖,历经千年沧桑,却依然是风姿绰约,神采飞扬!
那天,天气有点阴天。伫立湖边,微风轻拂,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想无论多么浮躁繁杂的心情,面对西湖也会变得沉静如水。放眼四望,三面环山。远山,如墨如黛,莽莽苍苍;湖边,树影婆娑,那湖边绿色的柳树、黄色的法国梧桐以及不知名的树木色彩斑斓地依地势将西湖这泓碧波环抱其中,因了树木绿色的映衬,西湖的水如玉石般温润碧绿,几只游船悠闲地在湖面上摇曳,船过处,微波荡漾。
信步向前,一道长堤横卧湖中。
漫步堤上,一步一景,景随人变,处处皆景!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真是心醉神驰,恍若进入了世外仙境!
翠柳轻拂,还盖着保温膜的草坪已呈现一片嫩绿,给此时的西湖增添了些许“春”的生机,平添了几分清新与妩媚。断桥旁,青翠的荷花在水面上坚挺着,显得更加的神圣与纯洁,当着有着陶渊明诗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远处的一张长椅上,一位老者戴着老花镜安闲地在看报纸,旁边停着一辆自行车……远山、湖水、游船、垂柳、绿荷、自行车、悠闲看报的老者,就这样,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永久定格,烙印了西湖
记得有人说过,“真正有大气的景,那种美,真不是一些文字所能表达的,最深层次的美,往往是须与大自然神交方能获取,应此,往往,也就不只是风景,而是一首首凝固的诗,一个个缤纷而唯一的梦。无论何时造访,那美丽的梦总是依旧。”信也!
因时间有限,没有尽兴游览西湖的全景。我想,就让那未欣赏的美景在心中留下一个流连的念想,当作再次重游的理由吧!
【篇二:老师印象】
在七年级,我遇到过很多优秀的教师,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语文教师田甜老师。
田老师是一个“两面人”。因为她在我们面前是冷酷、面无表情的,而她在办公室里却是喜笑颜开的。而且我还多次看到她从办公室里哈哈大笑地走出,然后瞬间变脸进班。我们曾在课堂上笑着问她:“为什么你到办公室和教室完全不同?”她沉着脸说:“在上一届,我对他们比你们更狠!”虽然答非所问,但我们都知道她是装着严肃,内心里还是很喜欢我们的。
一个班上总有几个不听话的学生,不写作业,在课堂上捣乱。田老师就有很多方法来治他们。在语文课上吵闹是家常便饭,有些学生一天不和老师吵就浑身不自在,有时田老师也被他们逗笑。
有一次,语文早自习,田老师安排了一个任务必须完成。早自习过去了,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背完。到了第二天早自习,田老师叫没有背完的学生到外边站着,幸好我背完了。我看见班里所剩无几,过了二十几分钟,背完后,班里进来了几个同学。这些同学都朝着一个同学走过去,然后田老师把那个同学带到了外边,并要他把检查过的内容重新背一遍,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他在班里不背书,却玩滑板。我在班级都没有注意,田老师怎么发现的。我不得不佩服她敏锐的观察能力。
田老师还会给每次考试好的同学奖励,都是她自己花钱买的一些小礼品;她也会给每次考试差的同学免费心灵鸡汤一碗,不得不说,田老师真的是苦口婆心!
田老师的印象在我心中真的非常深刻,我很高兴我碰到这样可爱和负责任的好老师!
【篇三:校园印象】
告别难忘的小学时光,迎来了令我满怀激动的中学时代。9月10日,当我踏入让我满怀憧憬的新城中学,让我对中学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自信。
我的三年中学时光即将要在这里启程——昌乐县新城中学。它座落在昌乐的北部,南邻309国道,东临昌大路,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学习就读的良好院校。
步入学校的大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高高耸立的综合大楼,很是壮观。笔直的道路两侧是教学楼,1到4号楼由5号楼连接在一起,结构新颖而不凌乱。缀在墙壁上的玻璃豪华而庄重,给人安静、舒心的感觉。
走进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和蔼可亲的老师,即将朝夕相处的同学和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显得那么诱人。
瞧!北边的那座楼是什么?进去以后,才知道那是食堂。一排排整齐的连桌椅,干净又卫生。窗口前盛饭的阿姨总是笑眯眯的,仿佛回到了家一样。
再往北走,是便利超市。虽然第一天大家把门口挤得水泄不通,但经过老师的教导,同学们已经能够有秩序的购物。
向东放眼望去,一片空地,原来是没有完工好的操场。但我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做出最完美的操场。
在超市、操场的最北侧,是男、女生宿舍楼。夏天的风扇、冬天的暖气、磁卡电话,为我们打造了舒适、安逸的休息环境。
清晨,我们沐浴着初升的太阳光,迈着矫健的步伐,欣欣然走进教室,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叮铃……”,上课铃响起,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琅琅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同学们认真听讲,生怕哪里听错了。下课铃一响,欢声笑语浸透整个校园。一直到深夜,校园才会变得异常寂静。
“追逐梦想,天天向上。”让我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吮吸知识的甘露,向着明天,向着太阳,书写新世纪最美的篇章。我相信,这片肥沃的土地一定会培育出新的幼苗!
【篇四: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大家知道我在新宏文教育培训时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谁吗?你们猜得到吗?咦,别着急,就让我来揭开这位神秘人的面纱吧!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都可以扫地了,眨眼睛的时候,睫毛一上一下地摆动着,有着一个高高的鼻梁,一张樱桃般的小嘴,漂亮极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背诵语句的时候,不小心背错了,我耸拉着脑袋嘟着嘴,垂头丧气地说:“唉,今天又不能早下课了。”正当我刚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同学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时,我的“救星”来了,细心地告诉我这段语句怎么背会记得印象深刻,会更快地背好,这个方法就是:先背排比句,再背其他的句子,这样就可以很快地背好了,我照着老师说的方法背了一下,真的成功了!“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同时也感谢老师教给我的方法,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也许,你们是真的猜不出来了!我就来帮你们揭开神秘的面纱吧!她就是漂亮的媛媛老师。
啊!媛媛老师我永远忘不了你!忘不了你的漂亮面庞,忘不了你的谆谆教诲。
【篇五:留在心里的印象】
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正襟危坐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夜里微凉,教室里只有她一人,正抱着一本《老狐狸》津津有味地看着,她似乎什么都忘了,就这样沉迷在书的世界中。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这女孩便是雯雯,我认识她时,也不过六七岁的样子,离现在将近有五年多了。
我七岁时见她第一面,那时我和她都是被父母送到学校来读书的。她望了望我,冲我笑了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她留着一头帅气的如男生一般的短发,肉嘟嘟的圆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高又挺的小鼻子下装着一个樱桃小嘴。显出一副惹人喜爱的模样。
从一年级开始,一条友谊的锁链就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我们有过争吵,但是不到半日就把争吵的事忘的一干二净了。我们互相帮助,亲密的就像一个人。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雯雯带我去了一片梦幻而又现实的地方,那里遍布着五彩缤纷的花朵。“这儿真是宛如仙境啊!”我感叹道。我们在花海中漫游了许久。忽然,雯雯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来当花仙子,这里就是我们的皇宫,我们得去做一根宝杖!”雯雯脱口而出。我点了点头,立刻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从不远处找到了长竹棍,而雯雯则找到了许多奇异的花草和芦苇来。我们分工去做,不一会儿,一根崭新的宝杖就完成了!她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
还记得有一次,学校照例发了《小学生时代》,我草草地翻了翻,感觉很没有意思,便叫着雯雯一起去操场玩了,可是雯雯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我就更大声地叫了她一下,可她只是不紧不慢的说道:“等会儿,很快就看完了。”可话虽这样说,渐渐地,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我不耐烦地说:“快快快!”说完,便迫不及待地一把抓过她的书,嚷嚷着不还给她。她生气了,气得发青的脸上,一双眼睛瞪得极大,我无可奈何,只好把书还给他。
至今,在我眼里,雯雯还是那个爱笑、乐观、开朗的女孩,只是在声声话语中更增添了一股自信。
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便象征着我和雯雯即将分别,也许,这一别就永远见不到她的面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雯雯。
【篇六:古城印象】
“东风收积雨,旭日丽江城”。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巨变,丽江古城仍矗立于历史的流光中亘古不朽,书写着绚丽的自然诗篇。
狮子山带着永不褪去的绿色守护着一方百姓,葱笼繁盛的古柏林,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了不衰的青春活力。在狮子山上远眺,晶莹夺目地立于苍穹之下的玉龙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玉河水从雪山脚下缓缓流出,流经周边的田野,淌进古城,飘向那永不停歇的江流。
古城之古,或是与狮子山下的木府是分不开的,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风霜与时光的洗涤,木氏土司府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有故宫,南有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古人之语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而今,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名花古木,经书典籍,再现昔日木氏土司的生活场景。漫步木府,穿行在历史的长河里,仍能感受到木府枕狮子山而生的阳刚之气和环玉水而出的阴柔之美。
依狮子山山势而建的一院院古朴的纳西民居,仿佛在诉说着几百年来小小古城的祥和安宁。家家有水,户户垂柳。穿街而过的溪流在青石板上镌刻下的道道印记,记录着古城的美好人事,也记录着来往的游人百态。古朴的石板桥,不再是看风景的人所独有,也幻化为人们的美好回忆。
有人因“艳遇之都”而走进古城停留于“酒吧一条街”继而以“千城一面”的叹息离开丽江,这是不合时宜的。
丽江不浮躁,她很纯粹,也很真实,在这里你可以“艳遇”丽江朴素的人情、朴素的自然风光。走马观花过客式的游玩领略不了丽江独有的魅力,想要了解她,还得驻足,在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小院内,欣赏殷红的三角梅、绚目的杜鹃花在清风明月下竞相开放的姿态;与庭院里身着披星戴月服饰的阿妈们小聚闲谈;在懒懒的阳光和慢慢的时间里放松自己,与小桥流水为伴,感受闲适光阴中的一草一木,体味一米阳光中的温暖纯粹……这样的情致若不走进小街深巷是感受不彻底的。
高原水乡不虚名,小桥流水杨柳亭。丽江的山水,温柔多情,丽江的人,古道柔肠。这座充满了爱与奇遇的风情古城,让我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