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像人一样思考】
《死亡旅社》中曾写道:“诗歌的美不能用圆规或坐标来测量,因为写诗不是安装水管。”诗歌——作为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可以看作人脑的象征;而圆规等一系列精密仪器无疑就是计算机了。为何始终都是计算机尽力模仿人脑的构造,而非相反——使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因为计算机首先是机械的、呆板的,缺乏美感。任何能使它创造出美的指令都是人类下达的。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就像一个执行者,而且还是毫无创新与变通的执行者。像被填鸭教育束缚的学生,像被资本家压迫的缫丝女工,即便在某一方面有了炉火纯青的技艺,也永远无法享有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自由。
更可怕的是,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会让我们失去人情味,一味计较利弊得失。“人心都是肉长的”,意即我们生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会影响我们完全客观地看待事物。尽管我们倡导理性主义,想要排除主观干扰,但试想一个真的没有情感、绝对理性的人,仍然使人不寒而栗。《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阿克蒂斯与大法官在遵守法条的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地为无罪的黑人辩护。正是这份法规之外的同情心,才使他们人格高大,才使爱与正义得到彰显。
年前,机器人小冰开了一场诗集发布会,她的诗歌以与人类的诗歌难以分辨、相差无几著称。人们越来越多地质疑人脑与计算机的边界在何处。一位律所合伙人的演讲或许是个答案:“计算机能比人类律师更快更准确地搜集资料,但客户还是喜欢在诉讼过程中有人陪伴自己,为自己的胜诉一起努力。”情感,也唯有情感,是人类战胜计算机的武器,是计算机一直在模仿人脑而非相反的原因,也是我们应该永远恪守并保留的东西。
我们不能像机器一样思考,因为这会让人毫无创造力,也不能理解人类社会复杂而又美妙之处。塞涅卡说:“茅草屋下住着自由的人,黄金与大理石中栖息着奴隶。”计算机告诉我们黄金与草屋的贵贱,人心却能分辨自由的价值。因而,我们要保有同情心、廉耻心,保有人类的思考的方式——具有丰富的情感,站在比利弊得失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用豁达的气度与远识发现更多事物的本质价值。
像人一样思考,我们应当明白保护生态源于对山川江海的爱,锄强扶弱源于对正义信念的坚持。我们思考如王小波《思索的乐趣》中所言“乃人类独有之事,”我们写诗因为要尽情表达情感。作为人类,我们没有冷冰冰的铁块在胸腔跳动,我们的心始终炙热而鲜活。
【篇二:,一个不一样的我】
张雅盼
月夜静谧,月色朦胧,风儿轻轻拂过我的心田,泛起阵阵涟漪。时光流年,在岁月里蹉跎,如今的我已步入初二。回首望去,不禁感慨,如今的我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天真的我。
步入初二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往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繁忙,但繁忙的同时,有着收获,有着点以往不同的欢乐。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软弱的我,我改掉了急躁的脾气,改掉了倔强的性格,不断完善自我。
仍记得上初一时的我,茫然不知所措,只是漫无目的的学习,准备月考。那时的我,曾因为考试的不尽人意和家里人闹脾气;那时的我曾因为学习上的小小挫败而迷失方向。正因为朋友的鼓励,家人的支持,老师的帮助才得以铸就如今坚强的我。
记得曾是那样的一个黄昏,走在回家的路上,踢着道边的小石子,心里无比的难过。回到家中,看到妈妈那欲言又止的神色,我已知道妈妈想要说什么。抬头望去,妈妈那苍白的头发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熠熠生辉。心里有着道不清的酸楚,只见妈妈给了我一个淡淡的微笑,没有言语但我已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在心里暗暗的说:“妈妈你放心吧,下次我一定会考好的。”
如今的我,已渐渐的发现,其实考试并没有那么重要,它只是检测自己学习的状况。渐渐地,我褪去了争强好胜的心态,不在和某个人比较,尽管较量从未结束,竞争无时不在。但是面对自己的失败和上天的不公,我已学会坦然接受,欣然面对。
初二,一个不一样的我,初二的生活铸就了如今我的坚强性格。至少我知道了学习是一种乐趣。不要把它当做一种负担,它可以让我知道很多,可以让我懂的做人的道理,可以让我学到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铸就了不一样的我。
不论是那些如阳光般灿烂温暖照亮我前行道路的笑容,还是使我继续向前的信念更加坚定的友谊,都是在这路上我所收获的亮丽风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风景,我才得以毫无畏惧地勇往直前,去奔向未来的道路,去发现,去追寻未来路上更多美丽的风景。
【篇三:人类能像机器一样思考吗?】
在阿尔法狗战胜柯洁之后,大量媒体与百姓发出了惊恐的声音,仿佛人工智能已经攻下了人类自尊的最后堡垒。但是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而非担心计算机成为人类。
这是对于时代问题的清醒认识:机器若为人也无非是人,但人若非人则世上将再无人类。
现在的心灵鸡汤里少不了理性,报纸媒体导向少不了理性,理性已然成为当前时代的朝向,不加上一点“理性”似乎就是大逆不道。这是在人类基本摆脱愚昧,初抵文明时是必要的——以防文明倒退。但是太过强调理性思考的后果是对感性的迷惑乃至丧失感性。而感性才是人类社会的基石,理性只是社会机器的润滑油。
转回人工智能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发明出了人工智能?恰恰是因为机器可以比人更加理性——该说是百分百的理性思考。当然我们不能将一切都推到机器的任务表里,但这至少肯定了我们没有必要做到与机器一样无情的绝对理性,机器已经在人类所不能及的理性高度上理性的思考问题了。
那么人类所需的就很简单明了了:保持人心。孔子曾经推崇的君臣阶级制度以“礼”相约束,而“礼”的本质就是感情与爱。这种制度的不完善也恰恰是因为虚伪的感情与爱使“礼”变成了一纸空谈。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我们推崇古中国的文化,外国的社会学家们也为之吸引的原因就是我们重新定义了“礼”,将其从形式主义的代表变成了人性的外在表现。我们永远不能也不可以像机器一样用规则完全约束自己,能约束我们的只有人心中的准则,人类感性的准则。失去了人性的内涵,我们也不过是连机器也不如的行尸走肉罢了。
当然,即使我们应注重维持与完善我们自身的人性,使我们自己的人性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也不可就此完全放弃理性思考的能力。不然无法解决未来所面临的形形色色机器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无法在纷杂的信息中找到人类未来的出路。在人类将走上的路上,我们要用感性团结社会的力量,用理性面对发生的问题。这样下去,人类才能走得更远。
机器永远只能是人类的辅助与补充,而人类则必须。永远都是人类,而不是被机器同化,被所谓“效率”与“理性”所迷惑。人类永远不能,也不可以,像机器一样思考。
【篇四:思考,像人一样】
人工智能的大肆发展正给这个世界带来恐慌,那些如人一般的行为总令人联想起科幻电影中机器人毁灭世界的情节。我们正望着冰冷的机器发怵,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提出一个更关乎人本身因而温暖柔和的问题:人不应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计算机如何思考?它是命令忠诚的执行者,是人们最为亲近信任的仆人。但无论那些手机、电脑公司如何包装他们产品的外壳,真正计算机内部的永远是一堆非人类的陌生而疏远的零件。它仿佛象征了计算机本身思考的绝对理智,因绝对理智与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零件带给人同感。
人正向计算机靠拢。他们先找人为自己写入规定的固定不动的程序,所谓他们认为的“绝对真理”。遇到问题时,输入问题,程序立即处理,随即输出,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而为自己编入程序的人,可以是老师、父母或是孔子、苏格拉底。这种思考方式方便快捷,显然为人们节省了不少苦恼。于是,用这种不复杂不烦人的思考方式,有些人扭曲地冲向了所谓目标,有些人则日复一日地过上机械化的生活,成为“碌碌无为”之人。
社会是进步的,他人个人的思想是片面的,人是独一无二的。若每个人都用一套所谓“主流方式”思考却不愿进步,那社会还有什么多元化可言呢?不加判断地盲目顺从他人所言,自我懒得思考、创新只想踩着前人的脚印,将人际往来之类的事视为繁琐小事不愿参与、加以思考,不愿交流,可不就成了高科技的产物机器人了吗?
这样的“机器人”是可怕的。他们不接受不同观点,安于自己的平凡,不听从感性的呼唤,与此同时,骄傲的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
可人的特殊之处,不正在于其充沛的感情吗?失去了感情的人,他们甘愿与世隔绝,因他们懒得与人来往。他们于是也变得冰冷、陌生、疏远了起来,绝对的理智使他们有别于那些有感情的人,成为由庞大部件构成的复杂的怪物般的机器。我想,这或许就是库克所担心的。
生而为人,造物主赋予了我情感作为礼物,我就不愿将他舍弃。我甘心不理智,甘愿任由情感扰乱我的大脑,攻击我的逻辑,让我做出或许并非最优的决定。那样人一样的思考方式是多么美好!我将拥有爱、希望与快乐,拥有一切作为人的骄傲。我善变,任性,甚至不一定为人所理解,但我的眼睛将永远闪耀出属于人的光芒。
【篇五:像鱼儿一样思考】
在我九岁的时候,我和我爸爸都喜欢钓鱼。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可以掉到很多鱼,而我却钓不到任何东西。于是我不停地问他为什么。他却总是回答说:“儿子,如果你想钓到许多鱼,你就必须像鱼一样思考!”我百思不得其解,说:“我又不是鱼,怎么像鱼那样思考?”。爸爸总是笑一笑不说话。
我慢慢地长大,终于也开始懂得爸爸的意思。那一年,我上初一,刚刚步入初中的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主宰整个世界,所有的人都要按照我的意思做事。于是入学没几天,我就成了班上臭名昭著的的“小霸王”,所有人都躲着我,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于是我在孤独和寂寞的伴随下生不如死的度过了初中的第一个学期。那年寒假,我又和爸爸去钓鱼,我依旧问了爸爸那个老掉牙的问题,爸爸也依旧是那个老掉牙的回答。可就在那一刻,我仿佛懂得了什么,也是在那一天,我成功的钓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条鱼。第二个学期终于开始,我努力的把自己想象成班上的每一个人,厚着脸皮尝试和他们道歉,与他们交往……慢慢地,我收获了友谊。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我依旧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老板对我说的那句难以忘怀的话:“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都需要像顾客一样思考。”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也仿佛看到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就请像学生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一名警察,就请像小偷一样思考……如果你想钓到许多鱼,你就必须像鱼一样思考!
【篇六:像一个真正的人类一样去思考】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工智能在我们的世界迅速发展,几年前虚构出的一些高科技,如今正在一个个实现。其中发展迅速的佼佼者当属不断在创新推出的苹果公司了。在大家都注重科技的时代,人们都想着计算机什么时候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为我们提供更方便的服务。但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认为他更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库克所说的“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不是完全指程序化死板的思考,更多意在失去人类该有的情感。
不知从何时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即使对门的邻居,我们也不曾说过一句话,更不用说那些陌生人了。当今,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自然灾害和各种枪击案、杀人案。生活在上海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也许都没体会过或遇到过这些,但当这些事情在其他地方发生时,我们也许嘴上说着好可怜,但心里一万个庆幸:还好我们在上海,还好我们安全,捐钱?两块钱够吗?捐十块会不会太多了?我自己都不够花,不捐……
一些明星、公众人物做了许多慈善许多正能量的事只是被草草报道,热门搜索上甚至不到一分钟就被其他娱乐八卦压了下去,在娱乐八卦上大做文章。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这样了。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去扶老人都要摸摸自己口袋里的钱够不够,捐钱时也要考虑我捐的钱是不是被某些领导捐去大酒楼了。什么时候开始明星做了好事也成了博眼球,捐款多就是博好感?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
但好在,我们的世界不完全是这样,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名校的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在开始自己的大好前程前回报一下社会。能看到陪流浪汉一起吃汉堡的外国青年。能看到扶老人时两张真诚的笑脸。能看到明星在繁忙的通告中抽出时间去做志愿者……
用我们人类温暖的情感去思考,像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一样去思考,像一个真正的人类一样去思考,并付诸行动。不要失去我们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尽管世界险恶,我们也要保持心中温暖的火种,去温暖别人,去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