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温度的思考】
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精妙的东西,即使对于一切都抱有可知论的人类,也无法预知大脑被完全解读的那一天究竟有多遥远。从古至今,人类的进化,时代的更迭,无数奇思妙想,举世瞩目的奇迹,改变世界的创造发明,都是人类的智慧,是大脑思考的结晶。而这一切不应当只是一段段冰冷的文字介绍。是因为有了对真理的热爱,对灵感的追寻,才有了无数人前仆后继、付出岁月与汗水的勇气。
近年来大热的人工智能又是人类创造的一大进步,无论是像玩魔方、算术、还是下围棋、作诗,它都能轻松搞定,完全能像人类一样思考。比如与围棋冠军柯洁对弈的阿尔法Go机器人,就是针对围棋专门设计的人工智能。在它的系统里,有无数被编程好的围棋路数,并且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将反击的步骤挑选出来,比人类用大脑思考和斟酌要快很多。又比方说近年来新创造出的“作诗”机器人,可将程序中的字词排列组合,轻松作出让人读来感到通顺优美的诗词。
从表面上看,人工智能简直完美无缺,它能在现实中的方方面面得到应用,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可仔细想想,它缺少的恰恰是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而非鸟兽、机器的原因,那便是情感。柯洁在《开学第一课》上谈到惜败于阿尔法机器人的时候,只觉遗憾而不觉受挫。他说阿尔法机器人只不过是最精妙的技术的输入,它没有对围棋的热爱。它下围棋的每一步不过是程序的编制,不过是一项指令,而对于一个围棋选手,则是全局的思考,是对每一步的仔细斟酌,谨慎考虑。二人的博弈才是围棋真正的乐趣和意义所在。而“作诗”机器人的设计者也坦诚,人工智能远不能够代替人类。再华美的词语和句子,哪里能比得上人们的诗中所包含的乡愁家思、国愁家怨、爱人的惦念、朋友的祝愿呢?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说:“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国内外不少电影中都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沉醉于科研当中的某些科学家已然变成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惜一切的失去人性的“机器”。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杀害同伴,盗取他人成果,或为研究而拿人体做极其残忍的实验却不觉愧疚。试想如果人类的思考变成了为了达成目的而不顾一切的冷漠,变成了只为达成既定目标的一项任务;如果凝结人类智慧的传承,变成机器中冰冷的程序代码,那么再怎么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也会失去色彩。如果人类的思考失去了创新而变成设定的条条框框,如果人类的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而成为扭曲的人性黑暗面,如果人类的思考失去了温度……
人类不应像其它任何东西一样思考,因为人类所独有的情感,是无可替代的永恒价值。
【篇二:碎片的温度】
如今信息时代的洪流不断压缩着我们的时间与空间。细细研读一本书已是少有之事。碎片化阅读在此兴起,评价褒贬不一。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是利大于弊,它是有温度的。
武史学家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这一警示已成为现实。在高速发展的世界里,碎片化阅读是快速了解文章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是适应快生活的必备。正因如此,我们才成为了碎片信息化的奴隶。
碎片化地阅读是快建了解文章的方法。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使我不用看完整篇《将进洒》也能快速了解李白的乐观;一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使我们快速了解鲁迅先生内心情感;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我们立即感受到慈母恩情……正如我们日常引用名人名言一般,虽是众多言语中的一块碎片,但其温度是炽热的,使我们顿时感受到其中无穷的情感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必需。现“快餐”,“5G快通信”等词使用频繁,顺之应和的是当今的快生活。首先,人们所拥有的空闲时间减少,碎片化阅读能帮助人们快速抓住重点免去长篇叙述,达到减时而不减质的效果,使我们更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其次,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更需要抓重点、更便捷的阅
读方式。而碎片阅读正符合人们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充分利用时间。也正是一枚有温度的碎片,正在温和地影响着我们。
碎片阅读是扩大阅读面的好方法。中国人均阅读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仅仅因为字太多,抑或看不懂而不愿读书是十分可悲的。反观微博等网站小段式文章却十分受欢迎。不难得出,碎片式阅读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使读者快速读懂一篇文章,用更少的时间扩大更大的阅读面!碎片化阅读可能被认为不够深入文章。诚然,碎片阅读只是浅层面的阅读,但是碎片阅读可以帮读者理清思路,是激发读者细细研读文章的关趣。碎片阅读虽只是阅读方法中的小块碎片,但它是一块有温度的碎片,待人细细感受。
从一片落叶里回味盛夏,从一件唐三彩中感受盛世王朝。从每一段文字碎片里感受精神的温度,不再拘束于整本通读,运用碎片阅读,感受碎片的温度。
【篇三:温度心情】
温度变化带动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带动心情的变化,我也随着温度一同变化。
0℃是月光
早晨,我起得很早,想看看冬日的早晨(实际还不到早晨)的神秘。冒着寒风仰望天空。天是黑的,月亮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就钻进蓝墨般的云被里无忧无虑的睡大觉呢!只留下半个脑袋――它也要呼吸呀!
借着残余的月光发现了窗台上的几根冰柱儿,在北风的怒吼下微微颤动,但丝毫不失它阴冷的本色。在惨淡的月光照射下,反射出一道隐匿的寒光,越发显得深,樨利。仿佛要刺进我收缩的心。
36℃是体温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坚持着,走过一个又一个站口,穿过一条又一条鸿沟。我感到有些寒冷,想找个地方避风,是父母还朋友?他们都是我的避风港湾。但是,父母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中每件事都为我着想,还有亲朋好友对我的期望,有时也让我感到压抑。
我感到我的体温在上升,但是我知道,我只能保持360℃的体温。
750℃来杯咖啡
在书海中潜游的我,不敢停歇,直到两眼看不清。以至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此时已经犹如幻灯片一般,只是放映速度太快了。看着窗外树木的灰色,我想到咖啡,75℃是咖啡最理想的温度。端着冒热气的咖啡,待那浓郁的飘香弥漫周围,那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品一口咖啡是如此惬意。仿佛进入梦境中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一切是美好的迷人的。
但是,它太过轻盈,如片片浮云千变万化,随时都有消散。忽然,手指触到的杯底开如降温。我明白,在美丽过后,总的面对。于是,操起“战笔”开始奋笔疾书。
95℃是回顾
当我回顾自己走过的痕迹,的确很感动。在那里有快乐的笑声,有美好的故事,也有苦涩的泪水。此时一涌而出,奔泻千里,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永不复回。我也思考过在这条类似战争的路上,我收获了多少,学到多少。在此之后,我告诉我自己,一定要为这一切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此时闹钟响起,敲动我心中的船只,我会撑一支长筒去寻觅另一段踪迹,水波会为我荡漾,柳枝也会为我摇曳身姿,是谁的高歌摇动我的心波,震撼我的心房?是中考。
我相信100℃是沸腾。
【篇四:初夏的温度】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一年的夏天。
不知是自然天气的缘故,还是心灵的触感,总觉得今年的夏天,多了些微凉。
悄然翻回脑海中的记忆,去年的这个时节里的每一幕又再次呈现在眼前。
那真是个炎热的夏天,杜鹃花还没零落,蝉早已爬上树梢不停地聒噪;常青藤也悄悄蔓延上了篱墙;大片大片刺眼的阳光从林间泻下来,给大地带来了无法阻挡的热量。那间狭小的教室里,电风扇在呼啦呼啦地嚎叫,可我们还在全神贯注地听课,时不时埋头做些笔记,遇到精彩处,饶有兴致地点点头。自习课时,争分夺秒地复习着,直到暮色四合,夕阳的余晖都渐渐散了开去,我们才整理书包,三五成群地回家去。
那是初三中考前的一段时光。虽然很累,但还是很充实、很快乐。当看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小小的硕果时,喜悦便在心中萦绕;当别的同学用羡慕的语调夸奖自己时,总会有那么一些得意在心里滋长,但是仍是虚心为上。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都以自己为豪。而结果,也是很让人欣喜的。于是那个夏天,自己就像置身于长满了饱满颗粒的金黄的麦田一样,头顶是干净透明的蔚蓝色天空,温暖而湿润的风摇着麦浪从耳旁穿过,对自己轻轻地呢喃。没有任何忧伤,只有明媚的夏天。
当自己穿上军绿色迷彩服,自信满满地走进高一年级教室,我依旧认为,自己还会那么优秀,还能够一马平川,奋勇向前。骄阳似火的天气下,看见自己的汗滴在尘土飞扬的沙地上,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可能未曾预见,高中的学习生活又是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曾经拥有的一切荣誉、光环都逐渐地从身上褪去,猛然间才发现自己身上一直隐匿起来的缺点,它们被慢慢地放大,让我置身于一个偌大而空洞的世界里,不知道是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甚至迷失了方向。
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开始体味到屡败屡战的滋味。现在我终于懂得是时候学会永不言败了,是时候去认真地反省自己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什么是真正的王者,通向梦想的道路是如何坎坷而曲折的,它远不是我原本一直认为的,只要简单地努力就一定能到达。有志者事竟成绝非有志就行的,在这句简短的名言背后,要经历多大的风雨,要跨过多少的艰难险阻,要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因为自己从来都是平凡者,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此刻能做的不是羡慕,毕竟别人再优秀都是身外之事,一心一意地奋斗才是自己该做的一切。
无论这一年中自己遭受了多少失败,也不管自己在这一年中有多大进步,或是压根没有起色,但或多或少,我从这匆匆而伤痕累累的一年里终于悟出了点什么。深也好,浅也罢,都是触动自己心扉的道理吧。
这个夏天,不知道会怎样收尾。
不管怎样,自己一直都在努力,我想这就够了。
初夏,等待属于自己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