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幅画面,让我流连】
蒸腾的热气,也许是夜宵的样貌;桌前的台灯,是夜猫子最长久的陪伴……到初三,我才明白——夜晚,才是亲情最浓郁的时刻。
初三的我们被繁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所累。每天披星戴月:早晨太阳还不曾露脸,我们便背上书包踏上了求学之路;晚自习下课,已经是晚上10时,抬头望望天空,月亮爬上了树梢,放出皎洁的光芒,给大地镀上一层银色。夜,显得幽静。
不一会儿,楼前的空地上就沸腾起来了:甬路上,大门口,人行道上,处处都挤满了匆匆回家的学生,着急等候孩子们的父母,还有瞅准机会开张的街边小贩们;处处都充满了吆喝声,喧闹声,呼喊声,汽鸣声和脚步声,这样的声音,在我看来虽与这黑夜月光下本应的寂静不搭,但却充满了节奏感,使我的脚步更加欢快,急促了。我爱这喧闹的夜——没有黑暗,处处透出生机与活力!
回到家后,蒸汽和炉火让我感到了家的温暖,伴随着亲切的问候,迎面而来的不只是父母,更有那喷香的饭味。
屋子里的蒸汽很多,看到那小馒头,我迫不及待地爬起,裹着热气,咬上一口,那感觉顿时充斥了我的身体,真香!这种在晚上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笔,伴随着那台灯微弱的灯光,啊,这种感觉哪是我们这初三党人以外的人所能体会到啊!
我再次拉开窗帘,这次月亮已经升地更高了,街道像一条波影如平的河流,蜿蜒在浓密的树影里;夜幕像一条无比宽大的毯子,满天的星星像是缀在这毯子上一样,无比闪耀。
寂静的夜晚,真美;带着父爱母爱的晚餐,真香!
台灯熄灭,我,也入睡了。夜晚,祝你晚安。
【篇二: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人的一生很短,所以每一帧画面都弥足珍贵,想要留住它们,使它们定格在记忆中更是十分不易啊!
定格在我记忆里的那个画面里有一条小河,小河中央站着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多一点点的小女孩,小女孩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渔网,在河里捕鱼。
画面里的那条河是我家乡的一条小河,是我小时候的乐土。当然,画面里的那个“小鬼”就是七八年前的我。那个渔网,是奶奶也亲手为我做的。
小的时候一放暑假我就会回到乡下奶奶家。每次我都喜欢去家门前的小河里玩耍,在小河里捕鱼。我总会拿着奶奶洗菜用的水盆,可渐渐的我发现水盆用起来特别不方便。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天天缠着奶奶希望他给我做一个渔网。起初,奶奶并不答应,我有些失落。突然一天,她就准备好了工具和材料叫上我,一起在家门前“行动”起来。我搬着凳子乖乖坐在奶奶旁边,静静地看着她。奶奶一边做,还时不时的望着我,对我笑一笑,慈祥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只记得,那时正直黄昏,太阳落山了,只剩一抹余晖照在奶奶的脸上,也照在我的心里,温暖极了。
没过多久,奶奶就将渔网做好了,那时我可高兴了一直紧紧攥在手里,恨不得立马就去试试。可那时天已变得昏暗了,于是那晚我带着这一丝小小的遗憾和满满的欣喜,早早就睡了,期盼着第二天的到来。第二天一早我就拿起渔网跑着跳着去了小河边……
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我也不像小时候那么顽皮了,那个渔网也不再用了。奶奶的脸上也多了很多的皱纹,但唯一不变的是奶奶对我深深的爱。
每当看见那个靠在老家墙角的渔网,头脑里的美好回忆,一涌而出。那个小小的渔网不仅记录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也包含了奶奶对我的爱。我很感谢这一帧画面依然清晰的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篇三: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一颦一笑,是一个画面;一言一行,是一个画面;一扶一持,亦是一个画面。清扫记忆的角落,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展现其中。
鱼儿游戏荷塘,那波澜的水纹定格;雄鹰展翅翱翔,那完美的弧线定格;那画面,是最美的,也是最为珍藏的。
清晨漫步公园,看着那些行行色色的人们,有些无聊。漫无目的的走着,却无意间来到了一对老人面前。那应当是一对老夫老妻了,老爷爷的老伴好像是个残疾人,坐着轮椅,腿上盖着一条毛毯,而老爷爷则笑着推着她向前走,时不时的对老奶奶耳语几句,惹的老奶奶浅笑盈盈,那张慈祥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色彩。
就这时,一阵凉爽的微风吹过,竟将老奶奶的毛毯吹落在地,那下面空荡荡的腿证明了我的猜想,老奶奶的确是残疾人。老爷爷轻轻地拍了拍老奶奶的肩膀,弯腰拾起了毛毯,将灰尘清扫了下,最后动作极易轻柔的、小心翼翼的为老奶奶盖上。依稀听得到他们之间的对话。老爷爷脸上带着些担忧“这天是不是冷了,我们要不要回去?”老奶奶轻轻的将头靠在老爷爷身上,“无妨的,外面空气很好,也挺热闹的。我们再多走走吧。”老爷爷眼神带着宠溺,说道:“好。”
他们没有察觉到我,我轻轻地走到他们身旁,笑着说“老奶奶,老爷爷你们好啊。”不知道怎么的,一向不主动的我竟主动的打起了招呼,会许是被他们感染了吧?他们都慈蔼的一笑“早哦,小姑娘。”一时之间我有些出神,那画面似乎还在眼前:老奶奶幸福的笑,老爷爷那关怀的神情与话语,他们之间依靠的动作。简简单单的定格在了我记忆长河中。
或许爱情并不需要那么的轰轰烈烈,只求白头偕老罢了。这般相濡以沫的画面,我很庆幸得到了它,将它封印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篇四: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一颦一笑,是一个画面;一言一行,是一个画面;一扶一持,亦是一个画面。清扫记忆的角落,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展现其中。
鱼儿游戏荷塘,那波澜的水纹定格;雄鹰展翅翱翔,那完美的弧线定格;那画面,是最美的,也是最为珍藏的。
清晨漫步公园,看着那些行行色色的人们,有些无聊。漫无目的的走着,却无意间来到了一对老人面前。那应当是一对老夫老妻了,老爷爷的老伴好像是个残疾人,坐着轮椅,腿上盖着一条毛毯,而老爷爷则笑着推着她向前走,时不时的对老奶奶耳语几句,惹的老奶奶浅笑盈盈,那张慈祥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色彩。
就这时,一阵凉爽的微风吹过,竟将老奶奶的毛毯吹落在地,那下面空荡荡的腿证明了我的猜想,老奶奶的确是残疾人。老爷爷轻轻地拍了拍老奶奶的肩膀,弯腰拾起了毛毯,将灰尘清扫了下,最后动作极易轻柔的、小心翼翼的为老奶奶盖上。依稀听得到他们之间的对话。老爷爷脸上带着些担忧“这天是不是冷了,我们要不要回去?”老奶奶轻轻的将头靠在老爷爷身上,“无妨的,外面空气很好,也挺热闹的。我们再多走走吧。”老爷爷眼神带着宠溺,说道:“好。”
他们没有察觉到我,我轻轻地走到他们身旁,笑着说“老奶奶,老爷爷你们好啊。”不知道怎么的,一向不主动的我竟主动的打起了招呼,会许是被他们感染了吧?他们都慈蔼的一笑“早哦,小姑娘。”一时之间我有些出神,那画面似乎还在眼前:老奶奶幸福的笑,老爷爷那关怀的神情与话语,他们之间依靠的动作。简简单单的定格在了我记忆长河中。
或许爱情并不需要那么的轰轰烈烈,只求白头偕老罢了。这般相濡以沫的画面,我很庆幸得到了它,将它封印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篇五: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那年冬天,寒风吹在脸上很刺骨,我们回老家过年。
到了老家,那里的冬天更冷,待在屋里才暖和一点。老家的院子真大,可以堆放好几大捆稻草和放养十几只鸡。
老屋的后面有一大片竹林,竹竿高高壮壮,碧绿的竹叶非常繁茂,如果那竹叶可以用来包粽子,味道一定很清香。还有几根竹子像是被咬过的,幼小的我觉得竹林深处也许藏有大能猫,就傻傻地在那里待了半天,没有看见一只大能猫出没,就很失落地走了。
穿过竹林,我看到了一幅美景,那里的白云时儿高、时儿低,时儿大、时儿小。远处的高山连绵起伏,在山上若隐若现地飘着一层层雾,云雾后面隐约可以看到山上有几片小树林。近处的山脚下,可以看见有几头牛和一片羊群,它们在低头吃草。再近一些,可以看见一条清澈的小河在蜿蜒,在这幅如画的美景中,小河就像一条蓝色的发带。我缓缓走到小河旁,看见河里有些小鱼,它们有时在水里嬉戏,有时在水里觅食,还有时跳出水面,像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晚上,满天繁星,就像一片星辰大海照映着大地,我们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心儿来到了星海,和星星一起旅行在太空里。
才过了几天,我们准备要回去了,可是我舍不得家乡的景色,这里像世外桃源一般安宁美丽,它长久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篇六: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冬日里,寒风呼啸,天空灰蒙蒙的,大地银装素裹,被雾气笼罩起来,时不时飘起雪,大街上已没有人,寒风呼得欢快。
一只母山羊上山寻找食物,很不幸,山路滑坡,它的一只脚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它拼命挣扎,可大石头连动都没有动一下,它的脚就像钉子被钉在了木板上一般,拔也拔不出来,最后力气都用完了,脚被压在石块下的感觉很痛苦,母羊想叫,可是不能,因为山上有狼,如果母羊被狼发现的话,那会被吃了的,所以它晕过去了。
晚上,母羊醒过来了,天气与母羊的心情一样糟糕,它已绝望了,它就躺在雪地里听天由命,可是它的乳头正在慢慢肿大,哦!它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羊要去喂,这都一天了,它们一定都很饿了呀!母羊没办法忍着剧痛把自己那只压在石头下的脚咬断,固然很痛,但它还是忍着,一想到那群小羊没奶喝,母羊就把痛都抛到了脑后,母爱是伟大的,它回到了山洞里,还好它及时回来了,不然狼就要抢先一步了。
虽然那是冬天,可我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当它在哺育小羊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我的母亲了,她和父亲在外打工,他们只能在逢年过节回来看看,他一回来,我就吵着要和她睡,有时她在半夜就走了,我痛恨我自己为什么不醒着,哎!
一个母亲,奋不顾身只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这是伟大的,那些小羊在享受妈妈带回来的美餐时,妈妈却在承受着痛苦,但她为了孩子,也还是拼了,它做的已经够好了。
这件事虽然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但这个画面还是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