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你总在拐角处望着我
你总在拐角处望着我
发布时间: 2025-03-07 20:16
阅读:

【篇一:你总在拐角处望着我】

骑着车,摇摇晃晃向前。车把儿不听使唤地前后乱动,尽管恨不得把所有的力气都用上,车还是成了我的对手。到路口了,心,紧起来了:这个拐角,注定会成为又一个我摔倒的地方。然而,余光中,看到了一双坚毅而柔和的眼睛,我的心安定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有你,我没有转不过去的拐角。

小时候,我最喜欢就是您了。每次我犯了错误,爸爸会暴怒地责打,妈妈会生气的训斥,只有你,用你粗糙的手抚着我的头,用你苍老的声音告诉我你的宽容。在你的宽容中,我长大着。

到了学车的年纪了,在好多次撞上南墙后,在好多个拐角留下狼狈后,我可以歪歪扭扭地做车的主人了。这个过程始终伴着你粗重的呼吸,始终伴着你佝偻着背的跑动,始终伴着你惊慌的叫,始终伴着你开心的笑。但是,爸妈依旧不让我一个人骑车,他们把这种阻挡当成了是对我的呵护。你看着我的无奈,在一边依旧呵呵地笑。

他俩不在家的日子忽然就到了。那天的风瑟瑟地裹挟着冷,但是,我毫不在意。偷偷地推出了车,一出门,跃上去,和这秋风逗一逗,斗一斗。我甚至有心情看枝头的树叶被秋风扯下来,跌跌撞撞的在空中的痛苦了。脚,已经可以畅快地蹬着,手可以轻松的引导着车的方向。我成功了。一种快乐让我发自内心地狂喜。

猛然间,眼前没有了路!得意之后,忘形的结局很悲惨。

哎呀!我完蛋了!来不及把瞪着的眼睛闭上,我发出了惨叫。

我没有摔下来?我没有摔下来!回头看,你的手牢牢地定住了我的车,你的脚下是一段长长的痕。你依旧望着我,不再澄澈的眼睛中透着暖暖的坚定。

怕了?我的孙子是不会害怕的!你简单的话让又跨上了车。

骑着车,摇摇晃晃向前。我不再害怕,因为,每个拐角,你有你的目光。

(点评:初一学生被小学时候无数次的活动丰富到已经不会行文了。写作内容的狭窄让我面对他们时候束手无策。这篇文章,作者选择了老话题,表述得还算清晰,勉强成为校刊的稿子,真的我很无奈。因为就是这样的文字,也是我用了不短的时间,和作者交流后形成的。吴新华)

【篇二:走过那一个拐角】

漫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无言垂泣。这次的考试成绩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为什么会落得这般田地,是基础不好?是没有认真做?是太紧张……我陷入了沉思。

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雨的宁静,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噙着泪环顾四周,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跌倒在泥泞之中,我拭去了眼角的泪,轻轻地走到那片泥泞旁,向这个从不相识的姑娘伸出援手。

小女孩却出乎意料地推开了我的双手。我这时才发现她的右手竟是假肢,她一言不发,只是用她的左手支撑着身体,试图挣扎起来,可是在将要站起的刹那间又倒下了,她的膝盖也擦伤了,鲜血止不住地流,她又试图站起来,可总遭到命运之神的捉弄,又跌下去,站立摔倒,摔倒站立……

我于心不忍,就劝她,她执意不肯听。终于,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跌倒,她站起来了,虽然已是伤痕累累,眼中却洋溢着幸福,脸上露出一抹甜甜的笑,然后扬长而去。

我心潮澎湃,思绪飞扬,心中涌出各种各样的滋味,她在困难中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己。我轻言放弃,大道理比那个小女孩知道得多,却没有做得更好……

人生之路坎坷,不如意十之八九,走过那一个个拐角,化消极为乐观,扬人生之帆,到达梦想的彼岸。

【篇三:走过那一个拐角】

走过人生的拐角,收获心灵的成长。

——题记

背上行囊,默默行走在笔直的大道上,偶而遇到一个拐角,却没有动摇我前进的步伐。

从小时候开始,我觉得人生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偶有小小的麻烦也能及时化解。那时我觉得,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好成绩也能唾手可得。

也许是顺境多了,我开始自负轻狂,听不进妈妈的劝告,甚至经常反驳。每天写完作业便无所事事,玩玩这个,动动那个,根本无心多学一点。二年的考试下来,我的成绩依然稳如磐石——始终第一名,于是我更加不愿努力。

可是刚进入三年后,成绩出现了下浮,但我并没太在意。然又经过几次小考,不见好转,名次直线下滑,我开始忐忑不安,心情失落。

带着焦急与失落,我寻找下滑的原因所在。原来渴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初衷,都被骄傲和自大掩没了。

我踏实下来,从新起步,真正的“努力”开始。不管以后如何,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过拐角。

此后每天,我增加学习的时间,将各科重新梳理,之前的浅偿辄止,变成如今的深入细研,力求扎实有效。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终于逐渐有了回报,成绩开始回升,但心中已无骄傲之感,而是一种满足。

如今再回首走过的那一人生拐角,不但改变了我的处世态度,也带来了一份谦虚与平和的心态。抬眼望未来,心中充满了期待。

【篇四:走过那一个拐角】

正如田遇春的《春天的村庄》中所言“人生得意只有一二,不得意岂止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成为你骄傲的资本。而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嘴角上扬,潇洒地抛开那些不如意罢了。

记得小学时身边的玩伴不仅成绩优异,长相也非常甜美。我曾因自己的成绩、相貌不如她而一度沉浸在自卑的世界里。也曾因为这个原因,我淡淡地与她疏离。本想不知不觉地疏远她,但很快就被她发现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我不再同她一起学习、嬉闹。于是,她很理所当然地质问我:“为什么你最近不理我,为什么?”这本该是怒气冲冲的一句话,却夹杂着些哽咽。一见她要落泪,我便招架不住了,非常坦诚地向她说明了原因。她拉起我的手说:“这不应该成为你疏离我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优点,因而在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个人都有缺点,并不完美。你不能只看见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你应该学会找出自己的优点,这样你就不会再自卑了。”我惊诧于她所说的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但也不无道理。“我现在没办法理解,可以给我一些时间想想吗?”“嗯。”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发丝上、肩上,显得有些凄凉。我转身,离开。

是夜。我躺在床上,透过窗户可以看见一轮弯月,它的周围围着不少不算耀眼的星星,它们虽不及月光那般皎洁明亮,但也为漆黑的夜空增添了一丝光彩。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如此呢?不奢求有多伟大、多有影响力,只求自信、尽力地做好自己。原来,只是这么简单。我兴奋地向她家跑去……

每一个拐角都将是你的一个新的开始,为了美好的明天,好好把握住你的那一个拐角吧。

【篇五:楼梯拐角】

才刚初夏,太阳早已不耐烦了,叶子蜷缩起了身体。蝉在树干上鸣叫着,学生们在教室里朗诵着“名家著作”。这时候,也就楼梯拐角那里凉快些。

悄悄地偏一下头:角度正好,风刚好盖住头发扫过肩膀的声音。宽松的白蓝校服外套滑到地上,老师坐在讲台旁边昏昏欲睡……但仍然打起精神看着我们,六年的相处让我知道她现在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我们了。

嘿!压低声音喊后桌的他们。喂喂,别写作业了,都快毕业了,我们赶紧聊聊天!

糟糕!老师的眼光瞬间扫描过来,赶紧偏回头,拿起笔,眼神聚焦一道空白的题,转一圈笔,左手托腮……应该没事了吧……老师叹口气,继续没有“威胁性”的监视。

“叮叮叮”下课了!但大家似乎都没有听见。喂!现在可是下课时间,你们怎么都不愿意动一下呀!老师离开了,但仍然只有寥寥几个同学去个厕所。

唉……只会学习的机器。毕业考试有什么难的嘛……

看看课程表:下节课是班会,可以放松一会了!嘿嘿。

转身看看那两个小朋友,“我们去玩会儿吧。”邱说:“我还有点作业。”

雨说:“都快考试了,你不慌我慌啊……”好吧好吧,慵懒地伸一个懒腰,把笔帽一盖,满满都是六年三班的回忆……

那个楼梯拐角……可别被拆了呀!别让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体验不到那份快乐!

“石头剪刀布!你是鬼!”“你快点!”“天堂地狱……壁虎!”“你出局了!下一局你的鬼……哈哈哈哈……”

“喂,没事的,一次考试嘛……又不会怎么样……”

“不就是毕业吗?以后还会见面的啦,别怕。”

……

又是一年盛夏,我们坐在一起悄悄地看着书。她的手机震动不停,不断地接收着我不认识的人发来的信息。

我们谈论的话题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些校园八卦,也不是谁喜欢谁,而是成绩和朋友。

“其实,在初中我没什么朋友。心中第一位是邱,因为她离我很近,第二位是你,本来你应该和邱并列,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好几次都约不到你看电影。”这是雨的话。

楼梯拐角,见证了最难得的三人友谊。当那一缕阳光再撒进来时,那段岁月已经成为回忆,值得珍藏的也正是这些回忆了。

下一个楼梯拐角,我又会遇到谁呢?

【篇六:拐角处的母子】

那天是交流节。在那个炎热的下午,阳光的光茫“利刃”一直“切”着我的皮肤。让我感觉十分不舒适。我手中攥着那“红色的毛爷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去玩了云霄飞车、海盗船、鬼屋。在回家的路上,还留着兴奋的“余温”。这条路是离我家比较近的,所以我通常往这条路走回家。我手里攥着剩下的10元钱,一直往前走。拐角,拐角,这条路的路线与空间我十分熟悉。再拐,我头也不抬地走,拐,拐。突然,我撞动了什么东西。“我不会撞墙了吧?可为什么一点都不痛呢?”我心想。急忙抬头一看,哦!是撞到人了。

那是一对母子,老母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子看上去也只有九岁左右,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衣衫褴褛,鞋子破烂,有许多洞,像出海的渔民,面对巨大的海洋,那样的恐惶与害怕。

我连忙道歉,老母又捡起被我撞掉在地上的馒头,吹了吹,又嚼了起来。她的表情看起来是在说:“好好吃!”她看起来是好久没吃东西了。

黄昏已经快到,行走的路人也越来越多,我悄悄地捧着十元钱,放到碗盆里。虽说十元钱对我家来说不算什么大钱,但我感觉这样做也算对她们母子的可怜了。

黄昏的光照耀着她们的脸,显得十分生动。我默默走开了。

为什么她们也不能像平常人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穿着好的衣服呢?今晚变得更加安静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