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亘古的永恒】
亲情是一杯醇郁的红酒,散发出阵阵芳香;亲情是一轴唯美的画卷,演绎着点点温馨;亲情是那颗耀眼的北极星,指引我人生的方向。
抬头,蓦然回首,我却已惊讶的发现岁月早已在你脸上留下了“生”的痕迹。它已将你性格的棱角琢尽,让你不再年轻,它已偷偷更换你的容颜,让你不再美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他们已年老,需要我们子女去关爱。
(一)
雨,静静地下着,斜斜的雨丝交织成密密的雨帘,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天空的风采与魅力。我和母亲并肩走在街上,身旁的路人皆匆匆而过。雨滴在路面上交织、跳跃、翩飞、旋转,往事悄然揭开。
那天,我和母亲去超市购物,等我们拎着大包小包从超市出来时,外面一下起了倾盆大雨。母亲匆忙从包里掏出一把伞,试图替我和自己挡住风雨,可无奈先前并未料到会下雨,只带了一把遮阳伞。我们相拥往家走去。匆忙中,我回头看了一眼,随即惊讶了起来:我居然浑身上下都是干的。突然,脑海中一个想法一闪而过,难道是…我看了看母亲的衣服,打了个冷战,果然,她的衣服和头发上满是水珠,正顺着她的脸颊滑下来。我看了看她,担忧地说:“妈,你把伞撑过去一点吧!”“没事,倒是你小心被雨淋到。”她慈祥的朝我一笑,拥着我加快步子往家赶去。
“嘀――”猛一激灵,思绪被拉回到了现实中。我不由自主的把伞往母亲那边移过去了点,母亲握了握我的手,朝我轻柔一笑。
母亲如此高兴的原因竟是我对她的一点点关爱,这让我更惭愧了起来。
(二)
“叮铃铃---”轻快的放学铃声在耳畔响起,很快,诺大的教室变得空旷寂静,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像重获自由的鸟儿一般涌出教室,迎接周末的到来。
门口的小店里挤满了人,好奇心驱使我走近一探究竟。顿时,五颜六色的贺卡映入我的眼帘。“哦,原来是母亲节要到了呀”我恍然大悟,轻声的嘀咕着。我耐心的等了一会儿,人群渐渐散去了,我走到这些贺卡旁,伸手轻轻的摩挲着,犹豫了一会儿却还是转身离开,只留下老板一人莫名的喃喃自语。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急匆匆的把书包放在沙发上就去找我荒废已久的工具箱。我手忙脚乱的拿出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就在回家的路上,我下定决心决定亲自绘制一张贺卡,给她一个surprise。
但是很快烦恼就现身了,面对那么多的材料我竟然无从下手。“嗯,还是选淡一点的颜色吧”我默念着。很快,基本造型就完成了。我看着眼前这一基本成形的贺卡,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可,又缺了些什么呢?我猛地一拍脑袋,心想:还能缺什么呢?不久盛装饰了吗!想到就干,不久,贺卡终于出炉了,我盯着眼前的贺卡,一股得意之情油然而生。
我轻轻走到母亲的房间,小心翼翼的将贺卡递到她的跟前。她接过贺卡,眼角闪过些许惊讶,但很快,她的嘴角缓缓上扬,呈现出一抹优美的弧度。
在那一刻,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单纯的只是因为她高兴而已。
亲情如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悄无声息的潜入我们的心田,滋润着它。是它,带给了我们希望;是它,给予我们温暖;是它,默默为我们付出,无怨无悔。
亲情如风,拂去了我们心中的烦躁,吹散我们心中的阴霾。清风习习,它送来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它吹动了我们心中久置的风车,为我们送来前进的动力。
亲情如星,默默为我们指引方向。它是我们人生中的灯塔,当我们在迷茫的黑暗中犹豫不前时,带给我们光明与信心。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感恩是一种温暖,它像一条小溪,缓缓在心田流动,轻轻吟诵着,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篇二:永恒的美丽】
有人认为美丽是挪威凌晨时颜色各异的极光;有人认为美丽是阳光下的椰林树影;还有人认为美丽是昙花刹那的开放;关于美丽的答案远远不止这些。如果问我美丽是什么,那么我觉得美丽是爱情。
这份美丽为世人所传诵,人们不停地在追寻它,渴望它。它从来不会如期而至,带给你狂喜。它只会远远地观望你,然后悄然而至。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即是一种对爱情的向往。调皮的精灵给少年滴上了魔法药水,少年嗅到了爱情的味道。他们留恋于神秘的花园,给这里镌刻上属于他们的印记。这是一篇充满浪漫主义的歌剧,他们的爱情永远留在舞台上,被世人所上演。
可能你觉得《仲夏夜之梦》过于梦幻,只存在作家的笔下,那么你可错了,请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可称为模范。早年的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卓文君却未曾嫌弃过他,与他一同逃离囚牢。两人日子虽然贫困,但是十分幸福。直至司马相如被皇帝赏赐封官。封官之后司马相如有了二心,卓文君写下《白头吟》与他。司马相如追悔莫及。自此以后,两人继续以前一样和睦。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司马相如可以浪子回头,继续和卓文君举案齐眉,并写下《凤求凰》这篇热情洋溢、充满感情的诗文,这何尝不是爱情的一种象征?
除此之外,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也是在歌颂爱情,虽然他们最后未曾白头偕老,但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且诗词中也有大量的和爱情有关的描述,从最初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纳兰性德的“人生之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以及近现代诗都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这说明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追逐爱情。在爱情的世界里面,他们幸福,他们有活力,更有生活的信心。
这些凄凄惨惨的爱情故事在被世人传颂的同时,也构筑了最为永恒的美丽。
【篇三:永恒的力量】
书给我带来的乐趣很多。每当我走进书的海洋时,似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激情,犹如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读来就是一种享受;那一行行的字宛如一条彩虹,盘踞在人们想象的上空,短短的几句话语,就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人类历史跳动的脉搏。
书——它把我带到了一个广阔多彩的世界里,我在那儿就是一股又柔又细的小溪汇集了许多晶莹的泉水和露珠;在那儿我就像一条鱼儿游向大海,在海洋的怀抱里遨游。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说的一句名言。伴随着这句名言,我读了许多书。
在《繁星》这本诗情画意的书中,有许多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诗。令我流连忘返的一首诗是第一百三十七首:“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吧!她只是虚无缥缈,反分却你眼底春光。”这首诗让我明白不要停留在幻想上,而应该把握现实、关注现实。这类诗虽然让人有点儿难以理解它的真正蕴意,但是语言充满真挚,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给我留下无穷的韵味。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书会给我带来快乐呢?我可以回答你:因为书是一种永恒的力量,这个力量足以移山填海,足以为人们灵魂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人类也是在这种力量下构建文明。有句话说得好:观其友而知其人。只要你察其所读之书,就亦能知其人。古往今来,所有的朋友中书本往往是最好的,最棒的。
读书能开阔我的视野,陶冶我的情操,提高了我的语文阅读能力,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和道理。
我爱书,因为我在书中得到了快乐;我爱书,因为我在书中得到了启示,懂得了道理;我爱书,因为书带我遨游世界;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旁,这时,我的眼前仿佛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引起了我深刻的沉思,给我带来了不可忘却的启示!
【篇四:亘古不变的爱国】
从古至今,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百谈不厌的就是爱国志士了。遥想一个世纪以前的五四运动,那场掀起全中国上下爱国人士不顾一切去捍卫、去拼搏的运动,无数热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用奋勇拼搏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来保卫祖国。一个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展现拼搏热爱祖国的运动,更是无数颗炽热的爱国之心的折射,是无数位爱国人士热情忠贞的完美诠释。爱国、忠国是亘古不变的。
在南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天祥。他本是个可以诗情画意悠然惬意度过他的一生的,但一切都充满变数。元朝大军气势攻宋,南宋无力抵抗,元军便俘虏了大量宋兵关押于大牢中,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在元军采取欺压逼迫的手段来折磨牢狱之士时,大多数人已绝望放弃,而文天祥却宁死不屈,绝不降服于元军,以自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之心,在狱中墙壁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在坚守正义、捍卫国家之忠心里毅然决然为国捐躯,以顽强的精神与炽热的爱国之心完美诠释了爱国之义。
爱国也是需要坚毅之心与顽强之力的。在抗日战争中,不乏爱国勇士,杨靖宇将军便是其中一位。在史书里,我们都得之他是个多次负伤且英勇抗战的爱国勇士,殊不知这头衔是得来不易的。在一次我军被日军全面包围的战争中,杨靖宇所带领的军队被围困于山上,加上兵力不足,只得静待援军。在存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多数战士已被饥饿所牺牲,杨靖宇将军却怀着一颗要为国杀敌的决心,依靠吃草根、吃树皮、吃棉花来顽强抵抗,坚毅而顽强的抵抗着饥饿,为的是可以活下去继续报国。杨靖宇将军以顽强之力和爱国热情报效祖国,是个不可多得的爱国勇士,更是爱国精神的绝佳体现。
当然,爱国不仅体现在战争之中,更体现在科研事业之中。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先生,在祖国危难之刻,不顾美国大使馆的千万番阻挠,毅然决然的回到发展困难的祖国,为祖国献上了自己一份力,为国家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奉献了自己的光阴,只为国家更好发展,邓稼先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爱国志士与科研人士,更一位有着爱国的热切之心的勇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应用意志的血滴与拼搏的汗水来努力拼搏,用不凋的希望与不灭的向往来奋勇向前,用永恒的执着与顽强的韧劲来铸造更美好的未来。让五四运动精神永存我心,让爱国人士精神永远被国人铭记于心,别忘了我们至始至终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爱国精神,是亘古不变的,是永存我心的!
【篇五:亘古不变的守望】
时间虽然没有等我,我却没有忘记带走你,我左手依然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却不再是十年一场的面壁,而是四年,四十年,以至于一生的无怨无悔。
时光怅然而逝,春花跌落几许,却仍见月暖如故,风香依旧。时光开在枝头,却等不到采摘的人儿,于是只有带着落寞跌落枝头,留下了来年的生机。
柏拉图说,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我相信,生活中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望穿秋水的等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十年的光阴,这是一个怎样的十年?十年的时光,春花跌落了几许?埋葬了多少期望?可如果不曾勇敢地朝沧海的彼岸飞行,怕是永远也不会知道在沧海的彼岸有没有守候我们的等待。即使失落也不失去希望。
一梦桥边月未暖,再梦桥边风已香,疑是早春二月至,不知是君踏歌来。
月是在风中亘古不变的守望,风是月下孤独漂泊的旅者。一颗不变的守望的心从来不曾生出过温暖,漂泊的风也不曾吹来过醉人的花香。仓央嘉措说,我问佛,如果我遇到我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知如何把握该怎么办?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也许这背后有更深的隐喻,是我们这等常人无法领会的禅机,但绝对值得我们神往的是一份决然。
满树菩提,我只取梧桐一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不问是认识还是分离。
世界之大,这个路口分离,总会有一个路口再相遇,那时,不知如何把握的也都知晓了。
那时,才会明白所有的等待都在沧海的那头,用一生去飞过,哪怕沧海变成桑田,也无怨无悔。浮世千重变,变不了的是那轮月,那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