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喜庆的场面】
上个月,在華泰大酒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这正是峰哥哥结婚。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都来祝贺,来参加这一场婚礼。
中午,我和弟弟走到了那里,场面上有很多人,都忙着,有的在登记着什么。有的正在交谈。还有的正在布置场面,热热闹闹的。我刚想去找峰哥哥和姑姑,真不巧,婚礼就要开始了。主持人上台宣布婚礼正式开始,台上响起了优美的音乐,主持先是讲述他们两个相爱的故事。然后到了求婚的环节,峰哥哥,一手拿花,一手拿戒指,站在台上,对着新娘单膝跪地,说:“嫁给我吧!”新娘哭了,说:“我愿意。”新娘也给新郎带上了戒指。然后都把带了戒指的手,举起来。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双方父母也上台,紧抱着自己的儿女。
其中一个环节是我们本地的传统——高亲敬礼,也就是见面礼。来参加婚礼的长辈,陆续走到台上,掏出红红的钞票,送到新郎新娘面前,给他们祝福给他们贺礼。新郎新娘一次次鞠躬,以表示谢意。这只是我们热烈的结婚场面之一。
表哥结婚隆重又喜庆的场面,依然环绕在我的脑海里。
【篇二:如此场面令我感动】
车飞快地行驶在一条荒芜人烟的大马路上。
我微微侧首,月考的失败已让我没有勇气再站起来,直到现在,脑海中还闪现出一道万分凄惨的数字……
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眼神中显得那么空洞,无助……
蓦然,等我回过神来,父亲的汽车不知何时已停留在一片茂密的树林前,浓荫遮天,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映入眼帘。我的目光被深深地吸引了,被那个他给吸引了……
在这寂静得只听见虫鸣声地树林中,我看见了那个令我难忘的他,他身着一袭朴素的深蓝色大褂,衣角已被岁月的沧桑折磨得破损不堪,可依旧还有补丁缀衬得痕迹。脚上拖踏一双黑色布鞋,因长年的漂泊变得泛白。头上的乌发虽说蓬乱,但给人找不到任何褴褛之感。
突然,我眼睛一瞥,瞥见了他那只空荡荡的裤管,那只裤管随风飘荡,在风的唆使下,一摇一晃更显出其无比荒凉。
我这才惊讶地意识到这是一名失去了一只腿的残疾人。他吃力地前进着,一摇一摆,仿佛随时都有重重摔下来的可能。
我目送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之感,我不禁为他悲哀,生活对他是如此残忍,如此不公平。
他缓缓地弯下腰,莫约五分钟,其之腰才弯到了正常的动作。然后用手去够那在他的身子不远处的矿泉水瓶,虽然看似近在咫尺,但依旧那么不容易得到。一点点!只差一点点!正当我准备为他雀跃的时候,猛地,一个没站稳,他打了个踉跄,“吧叽”一声重重地落在了地上,但他手中还握着一个亮晶晶的矿泉水瓶,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没有停留,立即去用瘦骨嶙峋的手去够拐杖,然后再拄着拐杖,用极其缓慢的速度从地上爬了起来,继续前进,去寻找下一个对象。
我的心被震撼了,顿时有股说不出的滋味。这时刚才还在一旁默不作声地父亲缓缓地开口了:“那个失去腿的人,即使生活对他如此不公平,但他放弃了吗,跌倒后永不爬起来了吗?他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去让自己适应生活。一次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后永不爬起来。”
我瞬间醒悟了。是呀!即使那位残疾人再无助,他也用干净整洁的面容,辛苦费力的劳动去面对自己,最起码——他没有在这个许多人不愿去付出努力的社会中丢失了自己的尊严,他一直努力向前,心里有着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他只是一位残疾人,而我呢?
如此场面令我难忘,我相信,那个跌倒了依旧爬起来的景象会伴随着我成长里的所有旅途,直到现在,我在心中还依然目送着那个在拐弯处的背影。
【篇三:喜庆十九大】
不久前,我国胜利召开了十九大,县上各个地方:消防站,警察局,学校,银行等地方,以精致得标语欢迎十九大,“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
那天,听说我们的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北京的人名大会堂里四个多小时,从未喝过一口水。从早上的九点多,站到了中午十二点。我校也有巨大变化。
听我姐姐说,二中以前打饭时,不像现在这样刷一下饭卡,
而是拿着钱挤着买,更没有香肠,热狗,汉堡,甚至没有好吃香甜的包子。现在的饮食以全面改善,再也没有“娃娃菜与硬馒头的困扰了”现在的宿舍也有了巨大变化。
以前,宿舍只是个单调的房子里放了几张木板,而且房间里尘土飞扬,对其人的健康有很大危害,宿舍里也没有防盗门。现在的宿舍以全面刷新,放置了高低床,并放了几张桌子,供学生些写作业。
现在的二中,治安非常好,门卫是恪尽职守,对任何人都不放过一丝警惕,听姐姐说,以前的二中治安不是太好,总有一些顽固份子会扰乱学校秩序,打架斗殴,很不安宁。
现在的二中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隆德二中的所有人都应该去爱它,有义务去保护它,我非常喜欢二中校报的一句话:“二中人的血脉中滚动着火热的激情,胸膛中膨湃着腾飞的豪情,站在时代的前沿沿,我们将以生命的正能量开启新的光明前景”。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刻骨铭心。
随着国家的讯速发展,我校也极积开展全新政策,跟随新社会的脚步,我相信,二中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唯实尚德,自信超越!我们永远铭记教导。
【篇四:喜庆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热闹非凡的春节,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春节的气氛,街道上,映入眼帘的全是鲜艳的大红色。
大清早,我最喜欢看爸爸放鞭炮了。鞭炮整齐地放在地上,就像一条红色的长龙。只见爸爸拿着打火机,快速点燃导火线,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得”跑回来。我赶紧捂住耳朵,鞭炮立即“噼里啪啦”地到处乱蹦。顿时,地上开满了鲜红的小花。放完鞭炮,我兴冲冲地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爷爷笑眯眯地走到我跟前,一只手拿着大大的红包递给我,一只手摸摸我的脑袋,说:“杰杰,又长大一岁了,要更懂事了,学业进步,聪明伶俐。”我双手接过爷爷的大红包,向爷爷鞠了个躬,说:“谢谢爷爷,祝爷爷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我接着又向奶奶、爸爸妈妈送上新年祝福语,不一会儿,我手上的红包就已经变得沉甸甸的了,真让人笑不拢嘴!
夜幕降临,我和哥哥、爸爸一起放烟花。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开出了灿烂的花儿。你看,一朵秀美的粉红色桃花已经展现在我的面前。它像一个花瓣形摇篮,小星星睡在里面做着彩色的梦。桃花渐渐地扩散开来,它掩着黄,露着粉,映着紫,放着耀眼灿烂的金光,轻轻柔柔,美丽极了!
过春节真开心,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春节了。
【篇五:喜庆中秋】
一年一度万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到了,隆林新州镇民生社区西河桥街民在家门口举办第六届“百家宴·中秋联欢会”真是热闹非凡。
上午八点刚过,街坊邻居开始忙碌着:有的摆桌子,有的帮忙做菜,有的帮忙挂彩旗……无论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是两三岁的孩童,都参与其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过后,四十多张桌子连行排。忽然,香气扑鼻而来,原来妇女儿童们开始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了,真让人垂涎欲滴。上完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着一道道可口的佳肴,有的闲话家常,有的谈论着68年来新中国、隆林的发展变化,有的给孩子们讲述着中秋节的由来……整条街道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奶奶忍不住笑着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今天真好,这样的活动最好年年办,我们全家都参加。”
晚饭后,随着鞭炮声响起,礼花在空中绽放,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联欢会开始了,有节目的街民们化上妆、穿上演出服,开始为大家表演节目。街坊邻居们一边品尝着月饼、水果,一边坐在下边欣赏着大家自编自演的节目。首先是奶奶老人队的《欢聚一堂》开场,大家都为奶奶们的出色表演喝彩,都随着音乐节奏拍起手来。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新生力量》街舞上台了,我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动起来,接着是街民们最喜欢的原生态壮族山歌……掌声、喝彩声、欢笑声响彻整条街道。
西河桥八月十五活动,又一次让广大街坊邻居共同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增进了邻里之间感情。
【篇六:喜庆的春节】
在我国,有一个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又把春节叫做过年。这是一个亲人团聚的节日。
在春节前,人们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这期间很多风俗习惯保留至今,如放烟花鞭炮,贴“福”字和对联;挂灯笼;发压岁钱等。我家的春节正是在这些传统习俗中度过的。
除夕当天,大人们分工合作。爸爸妈妈搞卫生,爷爷奶奶负责丰盛的晚餐。爸爸站在凳子上,袖口卷的高高的,用擦布熟练地把每块玻璃窗都擦得干干净净;妈妈用拖把把地板拖得一尘不染;爷爷奶奶杀鸡宰鸭,忙里忙外,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悦气息。
随着此时彼伏的阵阵鞭炮声,终于到了年夜饭的开饭时间。“干杯,新年快乐!”全家人开始了丰盛的年夜饭。一年下来的辛苦随着一声声祝福而烟消云散,不时爆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席间,妈妈首先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乖女儿,新年快乐!祝你快快成长!”大家轮流把准备好的红包递到我手里。我开心极了!这不仅仅是压岁钱,还装满了家长对我满满的疼爱与期望。晚饭后,由于时间还早,爸妈和我散步逛马路去了。路上到处是饭后散步的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每户人家灯火通明,很多人家不是门上贴着春联和“福”字,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的还放着音乐,悦耳的歌声不时传入耳朵,到处散发着节日的喜庆气息。正是“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缤纷的烟花腾空而起,随着声声鸣叫,那边飞起一只只“黄莹”抖开五彩洒金的羽毛;这边飞起一串“明珠”在高空散开多多盛开的菊花……美丽的礼花把巨大的天幕点缀得光彩夺目。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遥远的夜空,飘洒着无数绚丽的“花朵”,时隐时现,我深深地沉浸在这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中,久久不能自拔。
春节期间,我们去亲戚家做客。路上到处都是走亲访友的行人,有说有笑,见人就是“新年好!”家家户户不是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就是拜年去了。
我家的春节,平淡而温馨,和许多普通人家一样,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真是“春在千门万户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