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抹去那层的污渍】
自夏商以来,天圆地方的说法便被华夏民族的祖先所传承,而古印度人想象大地是被一头站在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公元7世纪,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第一次提出地球可能是球形的。直到十五世纪麦哲伦率领葡萄牙船队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向世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对地球的形状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分析现象、直溯事物本质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对待一切事物要抹去那层模糊了事物本质的污渍,透过现象看本质。
马克思说过:“把现象当作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环节,从而摈弃现象,达到本质。”当我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会被其表现出的假象所迷惑,以为自己看清了事物的本质,而停止了探索的步伐,导致对事物的认知还未开始,就已然停滞,这使得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处于片面,而且容易被恶意地诱导,让我们与事物本质愈发偏离,譬如无良媒体的舆论引导。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媒体舆论一出,民众“一边倒”的事情。
前段时间,在网上燃起舆论大战的快播王欣案件中,王欣开发快播软件,传播非法的色情文件,并通过流量牟取利益,判处有罪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王欣在庭审时的自我辩护,却掀起了民意对司法体系的质疑。王欣在自辩中说道,我们当初研发这个技术,只是为了方便网民的下载,而技术本身不可耻。就这样一句话,使得在全网“快播无罪”这个响亮的四字口号传开了,几乎所有人被“快播无罪”这一假象迷惑了。人们开始质疑司法的公正,声援王欣。殊不知自己在观察事物本质的同时,隔着一块污渍斑斑的玻璃。用理性的思维认知擦掉玻璃上的污渍,认识事物的本质,是我们不断成长中要学会的一种能力。
经常有同学抱怨如山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课,可是透过这些外在现象,追其根本,这些学习任务锻炼了我们勤奋苦干的毅力与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是将来更加崎岖的道路铺上的沥青。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始终无法看透学习的本质,你也始终无法用一个积极心态面对它,而未来那条道路也会更加崎岖。
弗洛依德曾经说过:“宇宙万物都蒙着一层纱,只有当你拨开这层纱,才能领会事物的真谛”。让我们抹去那层挡在本质前的污渍,探求事物的本质,理性成长。
【篇二:一双布满污渍的手】
大街上传来阵阵恶臭,一个下水道张牙舞爪地传播着这种恶心到吐的气味,还不时吐出污水。而此时的我走在路边却被一个驼背的身影感动了。
那天我走在马路上,看到有一个下水道,散发出腐烂的味道。我一皱眉,不禁捂住口鼻说:“环卫工人呢,怎么这儿这么臭也不来清理?这味道太恶心了。”周围的人纷纷绕远道走,一秒也不想呆在这儿,而此时一个个头仅有一米五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蹒跚地走来。他没有嫌弃,只是默不作声地推着他的小车,蹲下去。我疑惑不解又有点惊奇:他要干嘛?都这么个岁数了?不在家养老,怎么跑这来当环卫工人?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地浮现在我的脑海。而这个老人竟没有手套伸出手去掏下水道口。为了不让他发现,我悄悄地走。这个老人身着一套深蓝色服装,脸上布满皱纹,还有点污泥。可他的脸却挂着笑容。紧接着,他的手不停动来动去,在下水道口挖呀挖。一会儿,手上便有了一堆烂泥垃圾。他的手指缝儿里流淌出灰色的脏水,一滴一滴落在他的鞋子上。我不禁低下了头,我真不应该有刚才那种迂腐的想法。其实环卫工人他们也不是理所应当必须去清扫垃圾帮人们处理污垢的,只是出于他们有一颗正义、无私奉献的心。我开始后悔当初说出那样的说:“有环卫工人,怎么这还怎么臭?”
只见环卫工人毫不顾外表,迅速跪下,把身子俯下,又贴到下水道口,在那里摸索出一把又一把的垃圾团,一滴又一滴的臭水,惹得过路人都皱着眉头,大声埋怨。还有的竟说环卫工人脏。我气不打一处来,心中满是怒火:“你们这些人应该上过学吧!难道老师就这么教你们的?”如果社会缺少了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大马路上会布满垃圾,会充满恶臭,到时候你们会叫苦不迭。仅凭这一点,难道环卫工人不应该受到民众的尊重吗?此时,环卫工人已经把下水道掏干净了。他细心认真地用洁净的水冲了冲地面的污泥。我闻到的不再是一股恶臭,而是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这种香味扑在我的脸上,十分柔软,这种香味在大街上飞来飞去自由唱歌。这种香味如一个花仙子向人们传播着正能量,传播着环卫工人的不易和坚强,一种无私的精神。是的,我被这样芳香感动了,我被环卫工人感动了。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其实,感动就在身边,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只是一种普通人散发出的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