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活不需要碎片化】
碎片化是什么?碎片化是把一件完整的事情分离,使其与其它的事重新排列组合。
我们现在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内,享受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却没想到其给我们带来的坏处,使我们忘掉其原本的样子。
先来说碎片化的好处。
碎片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人们便可以在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去穿插一些阅读,就像在等车的时候,在坐地铁的时候,穿插一些阅读,就可以事半功倍。
就说当下较火的两个应用——微信和QQ。这两个促进了人的社交,使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人也开始展现自己和与别人聊天。这也十分便捷省时,使人们一拿起手机便可以跟他人聊天。
还有使人足不出户便可以购物的APP,人们可以在网上动动手指就可以买到最新款的衣服、鞋子和包包。如果人们不想做饭了,便可以在网上点餐,足不出户的就可以享受到饭店的美食。而且在等待送餐的过程中使可以用原本做饭的时间来做其它的事,十分节省时间。
以上我说的这些碎片化的事情,大家是不是觉得很便捷呢?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们生活节奏变快了,可是这就出现了前几年所说的“快餐文化”。
人们可以节省时间在车上阅读,可他们也是片段式的记忆,当再次阅读的时候并不会记得之前的内容,人们需要再花费时间去了解之前的内容。而且许多人已经忘记传统阅读了,很少有人能安安静静的坐在书桌前好好的品味书中的韵味了。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对于时间无法好好管理,只会片段式的生活,想到干什么就干什么,对生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使时间上的管理很混乱。
碎片化的学习虽然会使左右脑休息但是有时候也会把一些已经想好思路忘记,这不等于多浪费时间吗?
我对于碎片化的生活是反对的,碎片化使本来井然有序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使本来充满乐趣的生活变得毫无乐趣。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事,会因为其他事而变得碎片化。
开开心心一个暑假,我已经打算好怎么疯玩了。
一大早妈妈把我叫醒,我想不是放假了吗,为什么还要我那么早起来?我带着不解刷牙洗脸。原本以为吃完早饭我就可以玩游戏了,但妈妈对我说,暑假作业和我布置的作业很多,你快点做。满怀期待的我苦笑地答应妈妈,失落地走进房间写作业。没能玩游戏,心里一直很痒痒,不知不觉进入了游戏幻想的世界,那些本来只要2小时做完的作业花了一上午,我兴奋的写完最后一个字,站起身准备去拿手机,结果妈妈叫我来吃饭,我心灰意冷,只能安慰自己,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总可以玩到的。
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妈妈居然瞒着我报了三个补习班,我当时的内心是崩溃的,这下子下午就没有时间玩游戏咯。
下午1:00就要出发,现在才12:50,我还有十分钟时间玩游戏,我刚打开手机,妈妈叫我整理一下书包,我心中有些不满,你是瞒着我报的,我怎么知道带什么呀!就这样,10分钟就被整理书包用掉了。
第一个补习班就在门口,不情愿的我根本没听老师上课的内容,除了知道是数学课没别的了,好在没有作业。结束了第一个补习班,我们连歇的时间都没有,就要往另一个补习的地方赶过去,那个地方离这个补习班10公里远,要换两部车才能到。我以为有时间拿出手机了,结果连老天也不帮我,当我们刚走到车站想坐下来歇会儿时,车就来了,我失望地看到人挤人的车,因为这样连伸进口袋的空间都没有。补习结束,还是我的“好运气”把公交车叫来了,依旧是人挤人,依旧是没空间。我就这样到了家,只好再找时机玩手机。
晚上吃完晚饭,妈妈把手机给我,我以为妈妈大发慈悲让我玩手机了,刚打开却发现除了学习的一个游戏软件也没有,问了才知道她想让我在网上上课,我想下载,但密码又不知道,只好接受现实,乖乖在网上上课了。我全程趴着,老师问的问题我都是蒙的。我觉得睡觉之前可以玩,但我感到全身酸痛,没力气玩游戏了。
就这样我原本计划的生活变成了碎片化的生活,我想要是有1分钟时间让我玩游戏也好啊!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电子产品和科技化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碎片化”。所谓“碎片化”原来意思是指将完整的东西分割成许多零碎的小件。现如今,碎片化娱乐,碎片化购物,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时间无所不在。碎片化时间就是在几件事情中存在的零碎时间做不了正事,而可以被利用来做其他小事的时间。
有时碎片化时间令人困扰,比如大人们工作时,被电话或者来访者打断,从而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应付。有时碎片化时间却是可以提高效率,比如上厕所时听听音乐,乘车时背背单词,休息时候浏览购物网站等。
有一次周末,快要考试了,学校里作业特别多,我还要去上补习课,在与作业奋力地斗争了一个上午后,还有三个作业没完成,吃完午饭就要乘车赶去上课,我顺手将没有做完的作业也放进了书包,就去乘车了。坐在公交车上时,我突然想到自己带了要默写的两首古诗,我便将书从书包里抽出,在拥挤的车厢里背了起来,一路上我全神贯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概就是这样吧,很快我就背出来了,而车也快到站了。在补习班的休息时间,我灵机一动,将在车里背的古诗默了出来,这样一个作业被我拆成了两个碎片,又在碎片的时间里完成了。
下午回家时,车上人不多,我又将古诗巩固了一遍,然后又在车上做好了英语阅读作业,回到家发现自己已经完成了两个作业,心里十分高兴。在预计的时间前完成了学校最后一个作业和补习班作业后,有点无所事事了,妈妈告诉我还有20分钟才能吃晚饭,我突然想起黑管老师说的话“我知道你现在很忙,我也不要你太有压力,希望你一星期吹3到4次,每次花15分钟的碎片时间,练习一下可好?”,于是,在妈妈没有催促前,我又练习了黑管。晚上,妈妈夸我今天的效率特别高,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了,我终于有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三国演义》了。
后来,我就一直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我忙碌并享受着这样的碎片化生活,我认为科学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坐在沙发上,爸爸把眼镜推到了头顶,两眼靠着手机,正吃力地读着手机上的文章。妈妈来到客厅,看着爸爸的表情,笑着说道:“怎么,又掉到个坑里啦。”爸爸听了,无奈的点了点头。那句不起眼的玩笑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依赖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生活,例如:需要购物时,不需要亲自跑到商场进行购买,只需在网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要吃饭时,只要在网上叫一份外卖,别人就会把饭菜送到你家里。就连阅读都变得十分便捷。
以前我们要看一本新书,需要到书店去买已经完结的作品,而且作者也需要将作品打印出许多份,既使等待时间变长,成本也高。但现在,许多作者会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他不用将故事全部写完再发布,每写完一章就可以发布在网上,不用等待很长时间。也不用专门去复印作品,降低了写作成本。作者还可以在网上和读者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编,使故事的情节变得越来越有趣了。而在出门想要读书时,不用带一本书出门,只要有网络,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小说爸爸曾经跟我说过:他看了一部很精彩的小说,那部小说已经连载了三年,现在还在连载中,有一个网友便在网上风趣地说:“我今年二十五岁,不知道在六十岁的时候能不能看到故事的结尾呢?”爸爸也很喜欢这部小说,可是看到后面的剧情时,一开始发生的事已经差不多都忘了,所以他便会从头开始看起,到今天为止,他已经看这部小说看了五、六遍了。
然而,网络阅读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比如:当你外出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信号太差,手机没电等状况,导致看不了小说;而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只顾着看手机常常忽略了周边情况,尤其在过马路的时候,由此引发的事故都是血的教训啊。
现在,有很多宅男宅女,他们整天宅在家里,生活方面都靠网络来解决,这些人因为过度依赖网络,过度沉浸在网络的世界中,已经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正常的交往了,带着假面具活在网络世界里呼风唤雨的,一回归现实生活就各种不习惯,没有了自我。所以,我们要引用网络科技的优点,却不能依赖网络。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好。
【篇五:生活需要掌声】
在生活中,到处需要掌声。掌声是一种鼓励人的方式。不需要说话,却能给人传递温暖。
有一次,我在奥数班上考了满分150分。我觉得应该没有人为我鼓掌吧!因为我前几次都考得不理想,这一次突然考到了150分,奥数班上的同学疑心重,肯定会怀疑我作弊吧。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听到我考了150分后,居然统一的鼓起了掌!我突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这些掌声是如此热情又温暖,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对我的赞许。
以前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动,吸引了不少过路人。拉完一曲,许多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一眨眼的工夫,钱罐里已经装满了钱,一些还落到了地上。可是艺人却没有一丝欣喜的笑容。后来一个旅游者带领大家举起手来为之鼓掌,卖艺人居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当时我并不明白,卖艺人为何流泪。通过我的亲身经历,现在终于明白了艺人为什么感动的流下眼泪,因为卖艺者他寻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声。
人生需要掌声,而掌声比金钱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