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最好的作品】
一阵清凉舒爽的晚风悄悄地溜进卧室,带着浓郁的芬香,伴着凹凸不平的落叶,和皎洁的月光,默不作声地将美好洒落一地。白天的那一件事,不,那一件作品,让我久久地沉浸在喜悦之中……
夕阳西下。
我独自一人,拖着沉重笨拙的步子,吃力地提着一袋脏兮兮的泥巴,气喘吁吁地走着。“呯”——终于到了一滴滴硕大的汗水止不住地流着,疲惫不堪地我一如既往地停下脚步。不慌不忙地看左边的垃圾桶一只见那杂乱无章的地板上,数不胜数的蚁虫肆无忌惮地飞舞;一袋袋垃圾好像一只只可怕的恶霸随心所欲地吞噬着地面;一只只苍蝇像开联欢会似的“群魔乱舞”,“引吭高歌”;那说那不忍直视的垃圾桶,边缘早已被污泥“拉入黑名单”……抬头一望右边数十米处也有一个垃圾桶,只见那儿地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垃圾或是污泥,整个垃圾桶像拭过似的闪着粼粼波光,一切整洁而大方……
我,不由自主地犯愁了,心中像开辩论会似的,左边?还是右边?左边的垃圾桶又脏又满,右边的垃圾桶空空如也;扔左边,清洁工会很累,扔右边人会说我“多此一举”……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乱如麻的心房:左边?右边?左边很近,可遍布着讨厌的垃圾;右边顶远,可那里一干二净……左?右?左?右?……我就这么一左一右地思考着,判断着,犹豫着,踌躇不前。还是左边吧!于是我大步流星地直上前。
面对着一片狼藉般的画面,我情不自禁地后悔起来,这里本已污秽不堪、乌烟瘴气,我怎么能如此不负责任地丢在这儿呢?……全神贯注地想着,下意识地甩了甩勒得发出椎心般疼痛的双手,突然一个念头在心中闪过,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布全身,别人都扔了,我为什么不能扔?我扔了,它很脏,我不扔,它不也脏吗?不会差我这一袋吧?于是,匆忙间,我的手惶惶一松心也为之一震,惊恐之间,我惴惴不安地跑开了。
忽然,一阵奶声奶气的话音扑入耳帘:“嘟一扔垃圾喽“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女孩”手中抓着一张糖果纸,欢蹦乱跳地来到路口,知道左边垃圾桶满后,不假思索地走向右边。还没有迈出半步,就被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阿姨不耐烦地拉了回来“扔这里跑那么远干嘛?”不,老师教我们不能乱扔垃圾!“小女孩毫不犹豫地甩开阿姨的手,一脸灿烂地向右走,胖胖的小脸和两个朝天小辫子好像扇动着翅膀的小蝴蝶那么可爱……
我见此情此景,我也庄重地捡起垃圾袋,不紧不慢地走向右边的垃圾桶,二话不说地丢了进去。霎时间,我感到如释重负,心满意足地看着扔下的垃圾,心情比雨后天晴还要愉悦,还要爽朗,走到拐脚边,一阵明澈的歌声扑入耳畔:“巨轮要驶离自私时代,宇宙送我来是要与地球相爱……人作的后果万物承受……“是啊”,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比任何参赛作品都要重要,只有这么做,路的那一边才会绽放太阳的笑脸……是啊保护家园“共营生命绿色”,这不是一份最好的作品吗?
人的一生,作品数不胜数,但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最好?今天的傍晚,我寻觅到了答案。
【篇二:最好的作品】
人生如同漫漫长路,蜿蜒曲折。而人生中的作品,更是像满天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但天空中,总会有那么几颗最亮的星星,为你指明方向,照亮黑暗,给予前方无穷的希望。
“你的画被贴在布告栏上了!”“真的吗?”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欣喜地转过头,心中是压不住的兴奋。“真的!”那名同学望着我,“不信,我们去看看吧!”随即,两个身影在楼梯之间飞奔穿行。
我静静地站在布告栏前。板上的画五彩斑斓,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好似一幅幅真实美丽的风景,被同学们从各风景区请过来,让人不禁感叹同学们的妙笔生辉。在这么多整齐的画作中,唯有一幅画让我挪不开眼。我的手抄报,在这艳丽的万花丛中并不是最特别的,但也足以让我自豪,让我驻足欣赏。
明晃晃的灯光下,一道身影在桌前正坐着,手中的笔在纸上飞速流动着。桌上散落着一些零零碎碎的彩笔。在灯光的照耀下,灰色的影子变化着身姿。我一手压着纸,一手在纸上奋笔疾书。空白的纸上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纤细的线条,形态莫测。它们与漆黑的小字相互结合,构成了一幅秀丽的景色。“马上就要完成了。”我低声对自己说,心中满是激动。对于在新学校的第一幅画,我是十分想把它画好的。正是因为这份执着,我才将这幅手抄报一遍遍的勾描,一遍遍的着色,来丰富画的层次,整整画了一天。看着自己创作出的那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我心里感觉无比的欣慰。
很快开学了,我背着书包,手中拿着那张手抄报,忐忑不安地跨入校门。我并不是个外向的人,在一个新学校中,面对素不相识的同学的问候,我只能以微笑和点头回应,却不敢也不能像“好哥们儿”一样拍拍肩膀,同享乐共担哀。但是,因为那幅作品,当它被贴出来时,同学们开始和我靠近,同我说话。这幅画,给我带来了友谊和无限希望。
现在,我又一次站在这幅作品前面。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又画了几幅精美的画作。这幅手抄报,虽不能在视觉程度上称冠,但是,在我心中,它仍然是我最好的作品。毕竟,它为我赢来了尊重和友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中的作品,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但是,这幅手抄报,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我前行。
【篇三:我喜欢的经典作品】
自从外公给我买了本《弟子规》后,妈妈总是让我背上面的内容,我很反感,每天都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古文有什么意思呀?特别是《弟子规》里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过犹待,百步余。”为什么长辈没事时要立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开?为什么要等长辈离去约一百步之后,自己才可以走呢?我们为什么要学古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妈妈告诉我:“《弟子规》是国学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背诵它是为了让你了解和学习古人的礼仪和良好的习惯,还能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品格呢!”于是我不在反感背诵国学经典了。现在,我已经能够背诵《弟子规》的一大部分了。
记得有一次,陈岳叔叔来我们学校讲课,他对我们说:“《弟子规》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应该好好地背下来。”之后我更加努力的背诵《弟子规》了,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如何尊敬自己的父母;“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告诉我应该孝顺父母。“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告诉我要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家人和睦相处,父母会很开心。这使我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一定也要学习孔融谦虚礼让的精神。“过犹待,百余步。”现在我知道这是对长辈应有的尊敬。“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在告诉我们要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让我知道了借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也要及时归还。这又使我想起了《宋濂借书》的故事,宋濂家里穷没钱买书,他就去别人家里借书,主人要求十天之内还书,可这本书十天之内根本无法看完,但是十天后,宋濂竟然冒着大雪把书还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以诚为先。
想当初,我只是把《弟子规》当任务来背,而现在,我明白了《弟子规》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我人生的导航仪!
【篇四:最好的作品】
“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那苍劲有力的字迹依旧静静地躺在有些泛黄的书页中,经过时间的洗练,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整理书架时,那被灰尘弄得有些灰扑扑的金黄色身影闯入我的视野,尽管它缩在那小小的角落,但仍旧勾起了我那段难忘的回忆。
“丁零零……”伴随着钟声的响起,期末的英语考试落下帷幕,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拿着笔的手仍旧颤抖着,似乎仍在惧怕着什么,我小声的叹了口气,匆匆收拾好书包走出教室。望着窗外鲜红的夕阳,暗暗道:“还是这样啊……”或许为了应验我的不安,当返校取成绩时,英语那栏下血红色的数字再次刺激了我的双眼,眩晕感冲入大脑……
在我步入初中以来,英语成绩一直不景气,一次次的失利在我心中留下了阴影,至此,来自英语的恐惧盘踞在我的心头,久久不散。平日里一向随和的父亲对此也有些着急,最终在他书架上精挑细选了许久,将它——带着金黄色身躯的字典送入我手中,刚翻开第一页,那饱含期望的句子便映入眼帘。“想要成为强者,就不要回避心里的恐惧,恐惧并不是弱点。强者,是要让你的敌人比你更恐惧!”父亲的话语,以及少见的严肃让我为之震了震,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重新塑造着。是啊,纵使一直失败,但失败,总在成功之前发生,成功路上,放弃就是失败。怎可就此放弃?
词汇,听力,完型……我卸下心坎,重新尝试,小小的字典也被我反反复复翻阅着,一切重头开始,但不从零开始。日复一日,时间缓缓流逝,在开学的测试中,成绩的增长虽有些微乎其微,但我知道我的决心与信心将重新燃起。此后,一次次的月考、大考,在英语考场上,我握笔的手不再颤抖,叹息声一次比一次减小,最后消失。
现在,回想起那段记忆,心中不免有着些许笑意,因为我知道那是我心中最好的作品。也或许最好的作品仍在我追寻的路上,无论如何我都会应对接下来的种种挑战,最终完成最好的作品。
【篇五:最好的作品】
走到客厅中央,我又不知不觉地看到了那幅“画”——已经微微发黄的纸上,画着一个歪歪斜斜的正方体,显得丑陋又稚嫩——但正是这幅“作品”,上面流淌着一句赞美,支撑着我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但我想,刚上初一的我是不会同意这句话的。骤然增多的作业和课程总能让我在深夜惊叹于人类的适应性。我每天都在课业的繁重,考试的焦虑,与对自己身材的自卑——你不得不承认,胖子总是比别人活得艰难一些——中不断穿梭。
那时,我感觉自己看不到生活本来的模样,周围的一切——天空,草地,树木,学校,同学——像混杂在一起的模糊的彩块,搭乘着时间的飓风,疯狂翻动日历的页脚,从我身侧呼啸而过——
然而,有一天,它突然停下了。
那是一节美术课。
夏日的乏味充斥着教室,同学们之间的嗡嗡声此起彼伏,好像一台老旧的录音机,坚持不懈地倒放着磁带。我把白纸和课本铺在桌上,低头作找东西状,实则在两腿间夹着一本课外书。
新来的美术老师走上了讲台。那是一位娇小的女性,巴掌大的脸上总挂着轻柔的笑,仿佛一阵风能把她从走廊的一端吹到另一端。她告诉大家我们这节课要学会画一个正方体,接着她在黑板上作了示范。我随意在纸上画了几笔,便继续沉醉在书海中了。
突然,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我的身边,我一惊,马上用桌上的白纸覆在了书上,握紧手中的笔,假装自己在认真作画。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被人无限拉长——漫长得让人窒息。我并不知道她有没有看到我在做什么,总之,我认为她要么骂我一通,甚至没收我的书;要么,她会因为我的白纸过于洁白,从而无视我,走到其他同学的桌前。
然而,两者都没有发生。只听她用依旧温柔的声音问我:“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吗?”然后她顿了顿,并没有拿起我的“遮羞布”,转而从手中又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正方体,一步步地教我。
她走后,我立即把课外书塞到抽屉里,用笔试图把一个正方体画在纸上。
下课铃响时,我才刚刚画完。当我窘迫地把歪歪斜斜趴在纸上的画拿给老师看时,她并没有指责,而是赞扬说:“不错,我相信这是你最好的作品了。不过老师希望每天都能看见你这样的最好的作品。”
后来,我慢慢发现,人生就像作画,你画的可能不比别人好,你的笔法可能拙劣,你想表达的意向可能根本无法呈现,但重要的是,你认真地抬笔,作画——只要你认真地做事,那么无论如何,你呈现地都是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