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相关作文

【篇一:《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即使是再急躁的年代,我们也不能少了做梦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关于“文学”,我们是孤单的一群,我们又是各有主见的一群,所以,更需要相互打量,用文学的理想相互打打招呼,无论是温暖或者是刺痛的——题记

也许接下来我所说的将是琐碎而繁杂的,又或者说是平庸而无聊的,更甚者有拾人牙慧之嫌,可是,它确确实实曾在我脑海中活泼喧嚣着,让我的思想陷入一种空前劳作的状态。读过《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人似乎都会明确的看到它爱情的主线,无可厚非,是爱情奏响了这本书的主旋律,让维特的烦恼触动每个少年心中对爱情的渴望和暗藏的情愫,让我们在其中找到自己可以寄托的影子。可是除了爱情,维特还是烦恼的,或者说维特从开篇到完毕一直都是烦恼的,而遇见绿蒂,遇见这段无果的爱情,让他本不平静的内心更添波澜,这种烦恼是对人生的烦恼,对这个社会透析之后的'无所寄托的烦恼。下面是我的感想,也许还是浅薄的,但希望它无伤大雅。

爱情是《维特》这本书的中心情节,而这部作品的宏大价值和魅力也于其中的爱情描写。在那些书信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这份爱情带给维特的苦恼,压抑在心中无法宣泄,无法排解,得不到却也放不开的痛苦和挣扎。那份爱情如同沸腾的热血在他的体内叫嚣,这些我们是可以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的。

但是,让维特痛苦忧伤的不只是爱情,让维特走向死亡的也不只是爱情,让这本薄薄的小书两年间在德国印刷了十六次的不只是爱情,经过多少年依然能引起读者内心共鸣的,也不只是爱情。其中掺杂着维特的人生。

人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要独立,而独立这个过程势必伴随着孤独,也许这就是人们对越长大越孤独无声赞同的原因。在现实中,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总会由孤独新生孤单,由孤单新生寂寞。一个孤独的灵魂需要一个恒定的伴侣来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而有思想的人孤独会更甚,因为他会生出一种知音难求的想法,而维特正在此种行列中。

他有独特的观点,独立的性格,他游历四方,看透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各阶级的明确界限,又不得不痛苦的看着人们在规定的阶级范围内小心翼翼的生活。他对资本主义世界中以钱、权至上的生活方式不屑一顾,却又不得不深陷其中。他曾在信中说过这样的话:“最令我感到不快的是,侯爵经常人云亦云,高谈阔论,讲一些听到和读到的东西。再说,他之重视我的智慧和才气,也胜过重视我的心;殊不知我的心才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的一切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唉,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独有。”

这种时候他就会重温绿蒂的善解人意,并且想念他们之间的相谈甚欢。这种时候他内心充满的不仅仅是他所感受到的爱情来敲门的美妙情感,更带着一种将现实世界失望苦闷转移寄托到爱情上的使命。我曾想像维特这样有着哲学思想的人应该会找到另外一种视角,比方说放弃这段爱情,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可是他逃离了那个地方却逃离不了那个心中的影象,因为这时候的绿蒂不仅仅是他的爱情更是他的寄托,就像鲁迅说过的: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走。维特说:“一当我们失去了自主,便失去了一切,我有时甚至希望当个短工,以便清晨一觉醒来,对未来的一天有个目标,有个追求,有个希望。”他有要求改变现状的热望,可是他挣脱不开这如无形的网般密密缠绕的内心。

维特,彷如溺水的人,求生的欲望告诉他要攀上浮木,但现实总是清晰的摆在那里无法碰触,而脚踝上的水草在他每一次的挣扎中都要更紧的缠绕,无法挣脱,直至脱力,最后他的悲剧似乎是无可防止的。不要说他为了殉情,多傻。其中掺杂着他的无力,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内心都是无力的。他已经没有了寄托,人的精神支柱倒了之后,他该是多么不堪一击。他在信中这样写过:“我的生活缺少了酵母;使我深夜仍精神饱满,一大早就跳下床来的兴奋剂已不知抛到了何处。”

歌德自己也曾对《维特》做过评论:“幸运遭到阻挠,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一个特殊时代的,而是每个人都碰得着的不幸事件。假设一个人在他的生平不经过觉得《维特》就是为他自己写的那么一个阶段,那倒是很可惜了。”也许这就是维特烦恼的要义,是世界上每一个维特的烦恼。我们都曾维特过,都曾在我们的青春中留下过那些无法释放却也无法吞噬的烦恼。以上都是一家之言,只是如题记中所说的,借此时机和大家打个文学上的招呼。而这也是我写这篇读后感的初衷。

【篇二:听妈妈说话】

那棵桂花树寄托了你八年的希冀,溢满了你八年的情思。——题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香味,我不敢相信的跑去院子里看,开了,真的开了,沉睡了八年的它真的醒了。金黄色的小花缀满了枝头,一丛丛,一簇簇的,甚是讨人喜欢。

这棵桂花树,是八年前妈妈和邻居阿姨一块儿买的。没等三年,邻居家的桂花就满枝头了,而我家的却绿意盎盎的,没有一点儿思念的黄。过了一两年,仍不见它有什么动静,只是静静的立在那儿,绿得有些刺眼。邻居们都说这是棵无用的花树,而妈妈却极力地替她辩解道:“花树品种本就多,有些花期早,有些花期晚,没什么好奇怪的,和人的发育一样,爱因斯坦不也七岁才学会说话吗?不也成为了闻名世界的人?说不好,咱家这棵树,将来还会有一番成就呢!”

那天,我正准备出去玩,看妈妈正站在院子里,手里不知拿的什么。我跑过去问她要做什么,她说:“我去给那棵桂花树喷点杀虫剂,好说成是因为虫子太多,才不会开花的,不然,邻居们又该说它无用了……”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这棵不求上进的树说的不就是调皮捣蛋、爱惹是非、永远长不大的我吗?妈妈用心呵护了我十年,我却从未给过她一丝安慰。石头扔进水里,还会泛起层层涟漪,而我却把妈妈对我的好看作是理所应当,看作是义不容辞。回想起过去的种种,那个不听忠告和妈妈对着干的我,气得妈妈说不出话;那个学习成绩差还振振有辞的我,让妈妈垂头丧气;那个不思进取原地踏的我,令妈妈急白了头……我让妈妈操碎了心。“不过妈妈相信,只要我不放弃它,每天坚持给它浇水、施肥,总有一天,它会开花的,你说是吗?”我羞愧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回答:“是,是的,一定,一定会的。”之后的我,好像懂事了许多。不再一天到晚只顾着玩不归家,更多的是待在书房里静静地看书;不再吃完饭丢下碗筷就上楼看电视,更多的是替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不再让妈妈有操不完的心,而是让她也闲适快乐。

我站在那棵寄托了妈妈八年的希冀的树下,望着那一朵朵小桂花,闻着那浓浓的香味,不禁感叹:“开了,真的开了!”

【篇三:生活因感激而精彩】

感激,这个词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明白感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亦是如此。当我还是摇摇摆摆下地走路的小女孩时,我的“词典”中也并未存有这二字——感激,它在我的眼中是生疏的。

在上小学的时候,大家未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是矛盾,这些内心中小小的心结都需要一个人在背后为你默默地打开一扇窗。不懂事的我却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无意中说出了谢谢,我早已忘记是什么事让我与它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依旧记得在那一刻……那一刻,一股洪泉似如糖果般的甜流入我的心间,洗去多年的尘埃,冲去刻在心中的固执,带来无比甜美的味道。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这个词并非陌生,而是它来得晚一些罢了。

在没遇到感激之前,我的心中仿佛总有一块沉重的石头,而现在那沉重的感觉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到后来,感激就与我形影不离,我们情同姐妹,亲如家人。前不久的教师节,我们回到母校去看望老师,那何尝不是一种感激,我们将它寄托在言语中,将它寄托在礼物上,更将它寄托在心里。“老师请收下这最贵重的礼物,它也许您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永远会刻在您的心里。”老师笑了,这是我看到她笑得最美的时刻,那经历了沧桑的脸上,那充满幸福的笑容落在满是眼纹的地方,落在那红唇的细缝中,落在那有些苍白的发丝中,落在了老师空荡荡的心中。我们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那一刻,我们曾经的酸甜苦辣一下都被扔向了九霄云外,这时我发现除了感激,没有什么能将我和老师聚在一起,真的没有什么……

从学校走出北京城仿佛已经变了一个模样,它显得那么陌生。而眼前却是飘满硝烟的战场,那社会,那响着警铃的街道,那支离破碎的家庭,那个不能说是社会的北京。那几百年前的不安如果没有自然支撑那还能有今天的和平吗?答案是不能。所以我们要感谢自然,在班会上我发表了自己的建议,我们需要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应让小溪清澈,让天空明亮,让树木高大,让花草成长。当你在爱护她的时候,你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着感谢。当你再一次站在望春亭上俯视整个北京城,那美景会比你想象的更美。让鸟儿的声音动听,让明天的生活美好。

时间正在慢慢流逝,我长大了,懂事了,我要介绍给大家一个朋友,它叫感激,是它让我的生活更精彩!

【篇四:公益片筷子观后感】

对于筷子人们并不陌生,但这看似寻常不起眼的筷子,蕴藏的是人们五味杂陈的感情。

中央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中,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旧金山,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老人,苍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都充斥着岁月的痕迹,他挂断电话,走到父母的遗像前,用苍老的双手,虔诚的态度,放下了两双筷子,“爸,妈,过年了,我给你们拜年了!”在他的脸上,漾起的是笑意,是思念之意。

筷子中蕴藏着的是不可覆灭的中国文化,这种文化不分地域,不分人物,它只是简简单单的寄托了中国人对亲人的一种思念,它只是简简单的传扬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只是简简单单的象征着中华民族永存的精神与信念……很多人认为筷子的意义只是为了吃饭,但他们绝不会想到随处可见的筷子中竟埋藏着庞大而不可低估的民族精神!

每逢过年,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回到老家,家人团聚围坐在一张圆桌上,每次饭前会拿着两双筷子,端着两碗饭放在先辈的遗像前,插上一柱香,“你们的饭菜我放这了,你们赶紧吃,一会儿要凉了”,短短的几句话,但话中的每一个字不都体现着我们对先辈的尊敬与思念吗?我相信每家每户都是这样,人不能忘本,家和亲人就是每个人的本,即使身处远方,只要心向往着家,那一双双筷子便会带着这种情感,飞跃刀山火海,摆脱世间一切的束缚,飞向家,飞向亲人。

一双筷子,反映着老百姓的生活。

一双筷子,体现着人们对家的思念。

一双筷子,蕴藏着中国不朽的文化。

我相信,文化属于国家,属于世界,但每个人对家,对亲人的思念是相通的,筷子不正是这种感情最好的寄托吗?

【篇五:月亮】

我最喜欢看月亮了。

月亮是那样的皎洁、纯白。快看,那几颗可爱的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着小眼睛,等待着皎洁的月亮出现,仿佛想和美丽的月亮做游戏。

天完全黑了,月亮慢慢从东边升起来。再看看夜空,弯弯的月亮挂在天幕上,凄凉神秘、孤独寂寞、温馨含情,也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一眼就忘不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百看不厌,如痴如醉。

其实月亮妹妹还挺害羞的,来之前她先躲在晚霞、朝晖后面,瞧见太阳哥哥快回家了,才带上云朵儿织的纱布,踩着云梯徐徐走来,就是给人看见了,它还是会放烟雾弹,让自己变得隐约不清。

有时候,人们以月亮来寄托自己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也有不少诗人对月亮有独特的感觉,写下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每当一轮月亮升起时,天涯海角的人就会想起自己的亲朋好友,通过月亮来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真所谓月无言人有情啊!美丽的月亮,你是神奇的使者,我们的守护神,你是阖家团圆,世界和平的象征。

有时候,看到月亮就想起了妈妈,月亮就像妈妈般的温柔。妈妈与我的距离,就像夜晚我看着月亮般的距离,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妈妈他们是多么的辛苦啊!

天黑了,孩子们都回家了,月亮越升越高,照耀着祖国的大地,为大地增添一份光明。

夜深了,皎洁的月亮完全升起来了。夜很静,人们的脚步声都依稀听得见,小蜜蜂伴着月光回家了,小狗在温柔的月光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萤火虫沐浴着月亮翩翩起舞。……

月亮你们都见过,但你们是否在观看月亮时享受其中,联想不断呢?

【篇六:家乡的春节】

新年到,万象更新,处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我的家乡——佛山自然也不例外,可不是,大人小孩纷纷换上新衣裳,迎接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

除夕早上,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大红的对联或在门口帖福字,说起这个福字可是有讲究的,“福”字的解释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近些年来,不分南北,春节流行倒贴福字。在中国传统民俗中确有倒贴福字的说法,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

到了晚上,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吃着火锅,饺子在锅里翻来覆去,而在大快朵颐时电视机放上精彩好看的春节联欢晚会,聊着天,唱着歌,饮着酒,整间屋子里都是欢声笑语,充斥着欢乐。

吃完饭,领了期待已久的红包后我们兴冲冲地冲下楼,鞭炮声和轰天雷响成一片,如同一首激昂斗志的战歌在耳边回响,各地鞭炮声此起彼落的互相呼应着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心情激动,像是参加一场盛大的晚会,炫丽的火花在天空中滑过一道金光,窜天猴带着我们的开心和欢乐飞上了天。此时此刻,天空已成了一副精美绝伦的画,一副令人赏心悦目的画,烟花如同一支支灵动的画笔在画卷上描绘着家乡的春节,“咦?”画卷俏皮一笑随即摇身一变,化作佛山五颜六色的衣裳,城市的灯光如同晶莹的宝石镶在衣裳上,佛山披上这件美丽的衣裳向世人展现自己那独特的魅力。

午夜的钟声悄然响起,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走了客人和朋友们,我也因玩累了睡在了床上。我想:家乡的春节真漂亮,今天过得真充实。旧的一年已经圆满画上句号,新的一年也带着美好和幸福莅临人间。春节,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我希望:家乡会变得更加漂亮。”

【篇七:家】

“家”,这个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一出生,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关于家这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感慨,有的人喜欢它,有些人讨厌它,因为,家给与了我们生活的方式,以及我们的生长环境。

一提到“家”,我总是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妈妈、幸福、温馨、港湾……”等等这些词。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我们家只有我和爸爸、妈妈,一个三口之家。爷爷奶奶不跟我们一起。小时候的家比较穷,我清晰的记得,我的家没有院墙,只是用玉米杆围起来的像是一堵墙的“墙”,家里的窗户也是像“窗户”,不能算是真正的窗户。尽管我的家住的环境有限,但是我有一个爱我的爸爸妈妈,不管我要什么,爸爸妈妈总会尽可能的满足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让我受过委屈,尽管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我却过得很好。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因为家里有我的家人,即使是在一起吃的粗茶淡饭也是开心的。那时候,妈妈喜欢唱歌,家里有一台老式的收音机(记不得名字了),可以放磁带的那种,经常会听到《走进新时代》《母亲》《甜蜜蜜》等等的音乐,我也经常哼唱几声。最喜欢妈妈烧火做饭,我趴在椅子上,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我的作业总是写到很晚,爸爸妈妈也总会训斥我,不早点写作业。爸爸在一家油坊里工作,每天回来满身都是花生油的香味,我还有幸到油坊里偷吃几次新压榨的油,那味道,至今都记忆犹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饭,说说笑笑,甚是开心。

时间过得很快,在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少,现如今,家也变得现代化了,小时候的那种生活场面已经消失不在了,只剩下我的记忆了。爸爸妈妈也开始变得老了,不知什么时候脸上的笑容也已经不见了。可能是生活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多么怀念那时候的家啊!

家,是每一个人的寄托,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孤独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记忆中的家。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逐渐的失去了那个简单而幸福的家,其实我们要的并不多,只要一个心灵的寄托,肉体的安放之所,有人爱,有人疼,让漂泊的心有避风的港湾。

家,简单而温馨,不用太大,只要有爱,足矣。

【篇八:窗外的月】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我望着窗,哼着小曲,那柔情似水的月光,思绪却已融入那皓月中。

月亮犹如一位羞答答的少女,她轻轻撩起面纱,怡人的秋意伴着月亮丝丝清凉荡漾在人心中。那缕缕月光迷离而不失梦幻,在秋飘逸的长裙中若隐若现。

在皎洁的月光中,嫦娥姐姐还在思念后羿吗?玉兔还陪着她吗?那桂花树有没有被吴刚砍断?那广寒宫一定冷冷清清吧……

不!中秋节寄托了大家的思念和牵挂,那些思念通过月亮传送到每家每户,每个人都会感到温暖,他们的思念将在月亮上团聚。只是殊不知,我远在天国的阿太和爷爷能看见这洁白如玉的月亮吗?

赏月之余,我去拿了一个月饼,精致的表面上刻着精美的图案。看着散发着香味的月饼,竟有些舍不得吃了。但还是抵挡不住诱惑,含着口水吃了一口。那满腔的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蕾,软糯可口,香甜美味。金黄色的蛋黄露了出来,甜而不腻,有一分淡淡的咸味,更多的却是那蛋黄的浓香,占领了上峰,让人欲罢不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虽然你没有太阳之热情,没有秋风之凉爽,但你寄托了浓浓的思念,乘载了甜甜的美好。

窗外的月,挂在了梢头,安抚着人们那空空的心……

【篇九: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

望着那天空中的大雁,花丛中的蝴蝶,它们展示着自己的翅膀,快乐、自由地飞翔。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想:假如我有一双翅膀那该有多好!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在天空上自由飞翔,我要飞到珠穆朗玛峰,见识它的雄伟气势,见识它那8848米的高大海拔,见识它如何穿插云层……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长江,看长江的蜿蜒,看它长而多的历史容量。站在长江旁,看它如何不受阻拦的流淌,看曾经的涓涓细流,是如何锲而不舍地变成如今的长江,看它如何把光彩照耀在自己身上,用细长身躯抚摸着岸边。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美国,看自由女神像。看她的自信和身上的光芒,看她是用人们多少心血,把自己的自由希望寄托在这具女神身上。女神又是如何破开铁链,不负人们的希望。看着她,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寄托在她身上的希望之光,而她又是如何得到的自由?如何让人们得到自由?看着她,我仿佛看到了信心,让我知道了自由是多么可贵。

抬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望着大雁。我虽然没有翅膀,但我会努力奔跑,奔向心中的翅膀,脚下便会是美丽风景,仰头便会在云朵中穿梭。再次望着天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里下定决心,我要努力飞向天空,获得自由。

【篇十:家】

人人都渴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也不例外。

原来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爷爷、奶奶的呵护;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弟弟、妹妹的陪伴。如今,我的家已四分五裂,妈妈早已成为别人的新娘,爸爸也准备再娶。我被爷爷、奶奶寄托给二姑,弟弟寄托给大姑。在二姑家虽然不愁吃喝,但是我总想念弟弟妹妹。

姑姑每天上班,到家后还要给我们洗衣、做饭、辅导作业,有时还要下地干活。我看到姑姑每天慌里慌张的,甚至连饭都不顾得吃,心里很难过。姐姐和弟弟两个就已经够姑姑忙的啦,谁知爸爸和妈妈离婚后,爸爸又把我送到姑姑家。每当我想伸手帮姑姑时,姑姑总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我就教你。”可是,看到姑姑每天都不停地忙碌,我真的很无奈。

妈妈呀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们聊聊天,谈谈心。我多么希望你能早点回到我们身边,倾听我们的心声。一首歌中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如果我有一个幸福的家,那该多好啊!

我多么渴望能回到从前,回到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和妹妹一起的曾经的那个幸福的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