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相关作文
生命的光芒作文700字12-11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停电了。我找到家里贮存已久的蜡烛,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点燃了它们。骤然,书桌上一片小天地亮了起来。我被蜡烛的光亮所吸引,仔细地观察起那小小的蜡芯。只见中间无比光亮处,泪光点点,贮满蜡烛中间的凹槽。不由得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就这样释放了自己的光芒。这也是它最具光芒的时刻吧!蜡烛既是如此,自然界的一切又何尝不是以自己独特...
历史的足印作文700字12-07
采一撷相思,追寻历史的年轮。泛一叶扁舟,品味史海的沧桑。携一颗隽永的心,再寻历史变迁,收藏历史的足印。吹战国的一支忧伤凄凉的玉箫,在回到潇潇易水河畔。铿锵的歌声依然响亮,报国的忠心依旧生辉。荆轲的白色衣衫飞舞成透明的羽翼,他承载着太子丹不解的恩情,承载着千万人民的殷切希望,带着绝世的英雄豪情,开始了生命的结局。马车疾速驶去,消失在烟尘之中,遗失在壮士的悲泣、英雄的赞歌中。大雁哀嚎而过,在空无一人的...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作文350字12-05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后,我感到了五壮士的坚强和敌人的邪恶。在1941年的秋季,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经过一个多月的抗战,七连决定转移,便把掩护任务交给了六班……,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六班的五位壮士终于完成了任务,他们完成任务后前赴后继地纵身跳下悬崖。日军的邪恶把我们中国的领土侵占,他们就象一群强盗,将大量中国人幸福的家毁于一旦,对此我感到了愤怒和对国民党政府无能表现的批评。到后来,还有两个战士活着...
《鸿门宴》读后感作文1200字11-30
昔“气吞残虏“”破釜沉舟”,终虞姬自刎乌江边,霸王掩面,乌江江水浪滔天。今又品一场《鸿门宴》,忆壮士当年称豪杰。古往今来,成王败寇,但对我而言,西楚霸王项羽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中,却是王一般的“寇”。《鸿门宴》的背景是项羽大破秦军。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项羽恼火万分,便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闻听此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暗中告知项羽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项羽得知后怒发冲冠,决定出兵攻打刘邦。面临如此...
如流星划过夜空作文750字11-23
夜黑的天空,见不到一点充满希望的灯塔,哪怕一点星光,死寂的夜空,暗淡无色,寒风瑟瑟,树叶沉重的沙沙声奏响,不觉听不见乌鸦哇哇的叫声,这一切,让张望夜空的我感到丝丝入骨的寒冷,恐惧的心理浮出脑海。一个喷嚏,惊醒快要进入潜意识状态的我感觉到阵阵痒意,身体不由得打哆嗦,立马提高警惕,快速起身,想往下跑,可不料。突然,脚下一块石头,“嘭”“啊”几种声音混杂,使之交织,旋转。死般躺在地下的我,丝毫感觉不到痛...
我的收获作文500字11-21
这个学期结束了,我收获了不少东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课文是二十二课《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的行为和举止很令我惊讶。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谁不渴望自由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他们和可恶的日寇抗战到底。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日寇: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的侵略者的!除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课,还有很多新知识。比如:我知道了很多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还...
美丽瞬间作文650字11-17
河岸对河流说:“我不能留住你的波浪,让我保存你的足印在我的心里。”河流奔腾向前,不在河岸上停留片刻,然而河流滋润了河岸上的花木,在河岸留下了它的足印。美好,像一场美丽的邂逅,只在一瞬间停留,像涌动的流水,转眼即逝,但它的痕迹被铭记,如河岸铭记河流的足印。美丽的瞬间,因为价值而被铭记。露珠的朝日下折射出五光十色,被它滋润的绿叶问它,你的身体在消逝,为什么不投入大海的怀抱,做一颗永不干涸的水滴?”露珠...
清明节演讲稿作文450字11-02
微风袭来,杨柳拂面,遍地的油菜花长满墓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洒满中华战士的鲜血,他们宁死不屈,与敌人浴血奋战。一个又一个夕阳,一片又一片血洼,一个又一个倒下的身影,他们的牺牲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莫要问我他们是谁,此时我的心中,已经闪过数百个身影。是忠于革命的李大钊?是舍己为人的张思德?还是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每一天,望着饭桌上可口的饭菜,我无法想象战士们在那一个个饥寒交迫的夜...
清江之水浪滔滔,壮士横眉歌且啸——读《恩施抗战故事》有感作文800字10-31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使我心潮澎湃,感人至深的《恩施抗战故事》,放下书本,独坐桌前,眼前又好像回到抗日烽火的年代,呼之欲出的英烈们又涌现在我眼前,萦荡在我的脑海中。战火熊熊于恩施,爱国青年尽涌现,抗日救国求图存。当抗日的烽烟在恩施熊熊燃烧时,当地人民群众纷纷奋起抗日,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他们义愤填膺,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刘慧馨血洒荒郊”。年少的刘慧馨毅然决然踏上征途,...
土地上的誓言作文1000字10-26
当干戈寥落山河破碎,当百姓流离朝不保夕,四海之内的土地上,一个个凛然壮烈的千古誓言便应运而出,或忧国忧民,或捐躯为国,或宁死不屈,或清高孤傲,究其根源,便是气结二字。气节,是贼竖刀下凛然无畏的仁人义士,却在国家危亡的局面下发出千古长叹;气节是强敌阵前慷慨赴死的将帅征人,却在百姓蒙难的情景下溢出辛酸浊泪;气节,是泱泱中华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在寰宇苍穹下升腾为不朽的气魄。气节二字贯穿了华夏五千年之久。...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