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尘日相关作文

【篇一:寒假的作文】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前房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今天就是我家的“扫尘日”,我早早地起床了,怀着在一夜之间发酵的兴奋之情,我精神抖擞地与爸爸妈妈打了个招呼,在得到允许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打扫起了我的“栖息之地”——房间。

我拿着毛巾,来到房间。入目之处,惨不忍睹。用我爸爸的话来说,我的房间“和垃圾场有得一拼”。我决定要让它从此“改头换面”!

就先打扫干净我的“学习战场”——书桌吧!将抽屉打开,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贝壳,还有我珍藏的各种口味的巧克力,还有报废不用的钢笔,更有爸爸出差给我带回家的雨花石项链……这简直就像一个百宝箱!幸亏我早有准备:看!两个大的塑料袋,一个是用来装废品的,另一个是用来装没有用的垃圾。我又扫又装,累得气喘吁吁,不过看着我劳动的成果,一切都是值得的!

终于清理完了内部,轮到给外表做“美容”了。我拿着一块毛巾和一盆水,把毛巾放在水中浸泡,再拧干,去擦桌面和抽屉,我仔仔细细的`用湿毛巾擦了一遍书桌,看着它变回了刚买来时的崭新光洁,发自内心的不言而喻!

除却扫尘外,我的寒假生活亦充满了其它的乐趣。“网上拜大年”更是欢乐新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熟练地登上网址,信息化的网络也一改往日冷冰冰的“气场”,洋溢着独属于新春的喜庆。

转眼间,寒假已进入了尾声。虽然对这段“岁月静好”的时光有所怀念,但我相信,经过这些日子的“充电”,在新的学期里,我更能凝聚所有的心力,做出自己最好的表现。

【篇二: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农历腊月底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也就是说年终大扫除,北方说“扫房”,南方叫“掸尘”。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扫各种器具等,到处洋溢着迎新年的气氛。我认真的清理自己的房间,看着一袋袋杂物拖出去,房间干净了,心情也舒畅了!

年三十,爸爸领着我贴春联,这也是有讲究的,面对大门时,右手上联,左手下联,“福”一般倒过来贴,象征着福到了。

这次我们到奶奶家过年,除夕当晚,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拿起杯子,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吃完饭后,大人们端着茶杯走进客厅,又开始扯谈;小孩子们则按耐不住了点燃几根拜佛用的香,拖着一箱子的烟花,走到了门前的那块空地上。哧的一声,导火线被点燃了,妹妹像一阵风似地躲到了一边,导火线越来越短了,不断冒着火花,嘭的一声,我们的目光追随着那一点划破黑暗的光亮,呆呆的看着那点光绽放,就像多情的流星雨淅淅沥沥,又似数不清的萤火虫般在夜空中飞舞。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一近似于闷雷的声音,接着一颗火种随即升空,在夜幕中炸开,它宛如一位孤傲的仙子,全身被华丽璀璨的金色包围,在人们的瞩目下翩翩起舞。

五颜六色的烟花映在人们的眼中,就像奋斗的人们,眼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夜空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水晶般靓丽多姿。

不久,爸爸叫我们回去看春节联欢晚会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好不热闹!看小品,吃零食,收红包多么美好!

这天过去后,我们走遍大街小巷,见到每个人都热情的说声新年好!忘掉忧愁,好好的放松一下。

祝大家狗年吉祥!

【篇三: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所写的《元日》大家一定都知道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新年的热闹场面。

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着2000多年渊源流传的历史和习惯。说到过年,每个人会体会到不尽相同的年味,年味是挂灯笼,放鞭炮,贴春联,看春晚,吃饺子,走亲访友……

年味,是忙碌的打扫。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新春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辞旧迎新。

年味,是热闹的气氛。大年三十,人们要在大门上贴对联,在家里贴窗花,贴“福”字,当然,“福”字一定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到了晚上,一家人磕瓜子,聊天,看春晚,抢红包,守岁。电视机里载歌载舞,客厅灯火通明,快到晚上12点的时候,五彩斑斓的烟花陆续在天空展开,朵朵花蕊如千万颗满天闪烁的星星,又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当春晚主持人倒数10个数;当钟表的时钟分钟都指向12;当烟花礼炮响彻天空,这一刻,全国人民欢腾,激动喜迎新年的到来!

年味,是温情的陪伴。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孩子们无论身在何地,无论有钱没钱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我们一家三口住在长沙,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平常爸爸妈妈工作忙,我周末也要上各种补习班,一年也难得回去一两次,只有过春节,一家人才有时间回去看爷爷奶奶!也只有过年,爷爷奶奶才是最开心的时候,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他们都是70岁的人了,操办一桌年饭很是辛苦,但是,忙碌在厨房的爷爷奶奶,他们丝毫都不觉得累,脸上始终笑眯眯的。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拖地,做卫生,我陪爷爷奶奶看电视,散步,聊天,和爷爷比个子的高矮,帮奶奶抢微信红包,我靠手速成功地抢到了马云先生发给我的“压岁钱”!

这就是我们的年,也是全国人民的年!

【篇四:致表姐的一封信】

亲爱的姐姐:

你好!

今天向你介绍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中国传统节日趣闻与传说》。书中有介绍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人胜节、元宵节、填仓节……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搞完卫生,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年货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处时穿。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春联。

那么春联是怎么由来的呢?原来,五代十国时期,蜀国孟昶特别喜欢桃符,每当除夕,他总是将桃符悬挂于宫门。公元964年除夕,他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写联语,可他写得不好,他便自己动手,挥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个大字。据考,这便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因这春联仍写在桃本之上,因而被称为“桃符对句”。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也很喜欢春联,他不但除夕传旨,门上须贴春联,还经常向大臣们赐赠春联,并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春联。由于皇帝的提倡,春节贴春联成为全国的风俗,流传至今。

今天就和你分享到这里,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趣闻和传说,它会让你学到不少知识。

祝你

天天开心!

你的表妹:陈欣怡

2017年2月4日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