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寒假趣事作文】
寒假到了,我的新年梦——痛痛快快地放一次鞭炮快实现啦!过年放鞭炮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不,还没到新年,你就能听见鞭炮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我和爸爸早早起床,在街上买了很多鞭炮,有礼花、冲天炮、魔术弹和降落伞等。这可把我乐坏了:哈哈今天可以“饱餐”一顿“鞭炮大餐”啦!买好鞭炮的我和爸爸急急忙忙地赶到爷爷那里。到那儿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30分了。过了一小会儿,爸爸、爷爷和奶奶便忙活了起来,准备年夜饭,我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忙的是放鞭炮!
在乡下,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鞭炮的威力。我来到爷爷家右边的一片空地上,拿出了冲天炮,用火机点燃引线后,便双手拿着它,突然,一颗小跑弹飞上了天,“啪”的一声响,它爆了,接着两三颗一起飞上了天,爆了,它们像春日里盛开的鲜花,美极了!
放完冲天炮,我又拿出了降落伞,点燃了它的引线,过了一会儿,它“咻”的一声飞向了天空,“啪”的一下爆出了一个降落伞,降落伞飞呀飞,落在了田野上,我跑了过去,捡起了它。
就这样,我左手拿火机,右手拿鞭炮,忙得不可开交;眼观天空,欣赏各类烟火自由绽放;奔来跑去,躲避危险,捡拾“礼物”……自得其乐,快乐无穷!
突然,一阵猛烈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了过来,我急忙跑回家才知道,是爷爷、奶奶在放鞭炮——我们家的敬神敬祖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爷爷、爸爸、我从堂屋开始敬拜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放鞭炮不仅仅是我们孩子们有趣的游戏,还是中国人敬神敬祖的传统。我也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老师健健康康,同学天天向上,家人们平平安安,我的行为习惯更加良好,人人都有进步。
【篇二:记忆深处的柔软与冷漠】
现已是深夜,孩子们都睡了,我开一盏昏暗的灯和我电脑发出的微光。窗外传来一阵阵不知名的叫声,兴许是野鸭,我如是想。在这样的夜晚,反倒让我愿意多聆听几声,清脆,浑厚。给宁静的耶平添几分诗意。夜色凉如水,声声暖人心。此时,在我遥远的记忆深处,却蹦出一个鲜活的,可爱的,温暖的一个影子。
初次见他,是在一个放学的午后。我背着妈妈缝制的长肩带书包,即可斜跨,又可双肩背。每次细细的绳子勒得我肩膀生疼时,我就把肩带一边一根,低头弯腰,把书包狠狠地甩到身后。随着一声闷哼,单肩书包就变成双肩书包了!我晃晃悠悠得回到家,走进堂屋,搬了一条长凳到门口,准备写作业。就在这时,传来一声轻不可闻的叫声。我惊得立刻放下长凳,往屋里寻去,最后总算在我家堂屋的竹床下发现了他——一只小奶狗。它全身白如雪,因为太小,看上去就是一个小雪球,十分可爱!它还是在一声声叫着,透着眷恋,叫得我的心都要融化了!我盯着它,它也终于发现了我。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滴溜溜得转着,谨小慎微地观察着周围陌生的一切。它踱着小碎步,时不时地看看我,好像也在掂量着我,而我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它。我们就像对峙的两军,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还是我拜下阵来,我伸出手,一把揪住它,拉了出来,继而抱在怀里。那柔软,就靠在我的怀里!我甚至连抚摸也是心惊胆战的!“你以后就是我的小可爱了!”我默默想着。
从那以后,我呵护着它,悉心照顾它。还给它取了个十分相称的名字:小白。为了让它知道自己有名字了,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每天用我都舍不得吃的肉,引诱他回应我的呼唤。渐渐地,它和我越来亲昵。小白会送我很远上学,也会在门口等着我放学,会摇着短短的尾巴,用小脑袋蹭着我的小腿。尤其是我在写作业时,夕阳西下,暮色笼罩,一条长凳,一个小小的我,一只小小的它。我真开心,写作业我也很开心!
幸福快乐总是不长久的。几个月后的一天,那是我不愿记起的一天!我放学回家,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我四处寻找,直到天黑都不见小白!我急了,问爸妈:“小白呢?”爸妈却淡定地说:“它被打死了,烧着吃了,养它就是为了吃的。”我惊呆了,楞在原地,眼眶里含满泪水。痛苦,无助淹没了我!为什么!我伤心难抑,嚎啕大哭,囔着要大人赔我的小白!而周围的人却是不明所以!
我伤心了好一段时间,从此再不养狗。不再抚摸,不再亲昵!
【篇三: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清明之际,学校组织我们去瞻仰朱东润先生的故居,学习先生读书做人的高贵品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去往朱先生故居的小径。
走到小径的尽头,我眼睛突然一亮,迎面而来的是古朴的青砖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屋。墙壁上挂着“朱东润先生故居”的牌匾,这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不禁让我想起了朱东润先生慈祥的面孔。
我跟着队伍走进了北庭院里,映入我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潭,翠绿的柏树,还有那一根根高大挺拔的翠竹,就连几根竹笋也冲破了泥土的阻力,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各班同学来齐后,讲解员向我们讲解了朱东润先生的生平事迹。朱东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他1913年留学于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建国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朱东润先生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生。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的创作。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听着听着,朱东润先生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了。
听完了讲解,我们顺着院子西边的小路向南走几步,便来到了朱东润先生的书房。一进书房,我就大吃一惊,书房里陈列着朱先生的许多著作,这里面有着朱东润先生翻了无数次的书,但却整理得很整齐,丝毫也不杂乱。我似乎看到了无数个夜晚,当我们在甜蜜的梦乡里时,朱东润先生却伏在书桌前夜以继日地写作,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那盏油灯不仅照亮了朱东润先生,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朱东润先生的堂屋。一进门,呈现在眼前的是朱东润先生的塑像,他戴着眼镜,昂首挺胸。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朱先生风骨凛然,死活不向反动派屈服,反动派恼羞成怒,将日本军刀架在朱先生脖子上,斥问:“你是什么东西?”朱先生倔强以对:“我是中文系主任!”这位为泰兴添光的伟大人物,就在1988年与世长辞,享年93岁。塑像的上方刻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先生之风,天高水长!旁边还有朱先生的几句鼓舞人心的名言,其中一句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不正是朱东润先生一生的写照吗?
出了堂屋,我们又来到了院子里。看着那三进屋子,我的眼睛湿润了,朱东润先生一生为祖国着想,还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太伟大了!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厢房旁的拱门,拱门上写着”师友琅琊“四个大字,这乃朱东润先生亲笔所书,体现了老先生以琅琊为师友养志自修的品格。
参观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朱东润先生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大门。这时我发现了墙角的碑文,那大概是朱东润先生的衣冠冢吧。其实不管衣冠冢在不在,朱东润先生都永远活在泰兴人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泰兴人的骄傲!
【篇四: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人海茫茫,与你相遇,多不易。
人生这么短,有多少人能完整地陪你度过三年光阴,那真是留在心头青春的印记。
我们曾经肩并肩走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有繁忙的学习压力的相互打气,在荆棘满布的泥泞路上相互扶撑,在和煦阳光下照耀着的思绪都飞到了我的脑海里,不知这些故事如何说起,怎么从心头飘向天际。
春天我们一起走过的山花烂漫的日子,记得每到换季的时节,总会出现你一好我就感冒的情况,我们便相互照顾着对方,即便似乎还不那么熟练,鲜花虽美,却也磨人,当我被脸上由于花粉过敏焦急得手忙脚乱时,你嘲笑我快毁了容,脸变成了朵大大的烂红花,却一边忙着帮我擦药,也许正是讨人厌却又烂漫的鲜花,带给了我们别样的回忆。
夏天我们一起走过烈日炎炎的日子,总是不喜欢南方,难受那种一到七八月份就整天汗流浃背的模样,还总计划着等以后一起搬到凉爽的北方。这样燥热的天气,偶尔窗边吹小阵风,都能让我们高兴个半天。晚上回家时总喜欢一起站在教学楼下吹会儿风,望望天再走,都说夏日满天星,还真是果不其然。
秋天我们一起走过树叶纷飞的日子。校园里那排种着银杏树的校道每到秋天就成了金黄的一片。美不胜收,微风一吹树叶落得沙沙作响,更让人回味。那便是我们散步的必经之地。这般凉爽的天气,我们无聊到会比哪个到校早,哪个读书声音大,如今想起,都会被曾经的回忆傻到笑出声来。
冬天我们一起走过雪花满天的日子,虽然老师三令五申说不能打雪仗,但我们还是会偷偷玩。说是“雪仗”,但脸上只有笑容,享受那种即便手被冻得通红依然把盖在树叶上的雪弹落,爱看它露出真面目的样子,多么洁净、自然。
处在青春的我们,总喜欢做不适合的事情,比如下着大雨却坚持踩单车外出,老师交待的事情偏偏不做,受了批评硬要顶嘴,我们依旧有着那份倔强。曾经的我们,或是年轻气盛,也会为了一言不合而彼此“大动肝火”,平息下来就会冷战好几个星期。可后来,也许是习惯不了没有陪伴的感受,也许是在听到笑话后无人分享的孤独,最后还是会和好如初,不管是谁先打破隔阂,谁先道歉。
希望我们老了,依旧能搬着摇椅坐到堂屋前,一个小蒲扇,一壶热茶,再细细的数着我们的曾经,那该多好。
时光带走了青春,扯不住回忆,岁月静好,时光长流,但愿依稀记得,我们一起过的日子。
【篇五:乡旅】
曾有人说旅行便是从你习以为常的地方到其他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山一程,水一程,沿途的风景与记忆中相差无几,回到故乡,便是一程乡旅。
我自以为对这片土地已经足够熟悉,连山峰的轮廓和梯田的排布都带着亲切感,路途上的每一块路标都熟谙于心,正是梦里常出现的样子。
满载欢声笑语的客车驶入宁静的小城,斜晖脉脉。我瞥见路边的人家,虽冬意未浓却早早搬出了火柜。这个仅能容纳四五人的木方盒子是当地人取暖的工具。耳边响起的是似亲人闲谈时的浓浓乡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炭烧气味儿,人们磕着瓜子儿,剥着当地的蜜桔,话诉着金秋的丰收,伴着阵阵笑声,恬静而惬意。
当地人的房子大多是独门独院的小阁楼,门与一层房屋大致等高,正对大门的必定是家家户户的堂屋。百善孝为先,堂屋就是家家户户祭祖的地方,逢年过节,一家老小都要团聚在这祭奠先祖,行孝礼。堂屋中央摆着祭桌,桌上摆满丰盛的祭品,家乡有一样祭品是必备的——酥皮红糖扣肉。家庭就是牵连在血缘的纽带下,就像巴金先生笔下的大榕树,一辈萌荫着一辈,开枝散叶,代代相传。
我独坐在大巴的一隅,车内的笑语喧闹依旧,我也应和着,青春似火的激情点燃了这座小城,换来了隔夜似火的骄阳天。
站在阳光庞罩的山顶,可以清晰的看见无垠的农田,一块块秋收后的土地辽阔而又有些许的寂寥感,我眼前浮现出劳作的人们,握锹挥锄的双手,弯曲如弓的脊背,汗水涔涔的面庞,丰收喜悦的目光。仔细想来,这是第一次感受故乡的深秋。我熟谙蝉鸣蛙叫的盛夏,冰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早春,从未像郁达夫哪样仔细品味故乡的秋。不期而遇,美不胜收。在山间我寻觅到漫天飘黄的浪漫;山顶上,云雾遮罩了暖阳,秋风撩动我心,不禁感叹着这红如丹霞的土地上孕育着多少生命。当我们步行在山间,得到了崀山的礼遇。秋雨说下就下,没有了夏日的暴燥,有的只是缠绵,裹挟着阵阵凉意。细密的秋雨让山景变得迷蒙起来,我的思绪随着晚风,飘荡在空中,穿行在旷野。
踏在返程的小路上,故乡的一切就像电影里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那些记忆仿佛潮水像我涌来,洗涤着我浮躁的心灵。我细细的品味着故乡的秋,享受着这次别致的乡旅。
【篇六:看图作文】
今天是星期天,红儿一大早就来到李奶奶家。李奶奶还没有起床,她走进堂屋,看到地上有好多脏衣服,心想:“今天就帮李奶奶洗衣服吧!”说干就干,她找来一条围裙系在腰间,拿出木盆,倒上水,坐在凳子上洗起来。水真冷呀!红儿感到针刺般的疼痛,马上把手缩了回来,但想到李奶奶的衣服不能不洗,就咬牙继续洗起来。等洗完了衣服,手指头已经冻得像“胡萝卜”一样。
红儿把手放在嘴边呵了一口热气,端起洗好的衣服,回到院子里,把一件件干净的衣服晾在竹竿上。李奶奶醒来了,她来到院子里,一看到红儿晾衣服的身影,眼睛顿时湿润了。她看见红儿的手冻得通红,心疼极了,含着泪走了过去搂住红儿,用她那满是皱纹的脸贴在红儿的脸上,粗糙的手不停地抚摸红儿冻得通红的小脸蛋,心疼地说:“谢谢你,红儿!”红儿有点不好意思了,低下头,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害羞地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她俩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篇七:小英雄雨来作文】
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还乡河的旁边有一个村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在这个村,雨来在小伙伴中游泳本领最高。
一天,爸爸和妈妈商量让雨来上夜校,就这样雨来认识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几个大字。
一天雨来正在读课本,交通员李大叔闯近来将放在墙角的缸搬开躲进洞里,叫雨来把缸般回去,12岁的雨来使好大劲才将缸般回原地。雨来才进堂屋就看见十几把刺刀从前门进来,雨来赶紧向后院跑。
鬼子找遍了雨来的家也没有找到李大叔,扁鼻子军官问:“小孩,你看见有人进来了吗?”雨来说:“我没看见。”鬼子给糖、金戒指给雨来,雨来都无动于衷。鬼子发怒了,把雨来拉出去打鬼子打累了,雨来还说没有看见,鬼子把雨来拖出去枪毙了。
村子里的人听见枪声,都以为雨来死了,便哭了,听到雨来打死在河边。
大家都来到河边,这时雨来露出他的小脑袋,大家高兴的说:“雨来没有死。”
【篇八:痛的领悟】
生活是领悟的过程。
离中考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我奶奶老毛病又犯了有一天,她甚从床上跌下来,头磕了一个大包,我并没有太在意。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她,因为她重男轻女。又或许,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童年里没有她的影子。
但我毕竟是她的亲孙女,关心照顾她是“人之常情”。我问父亲,是不是该去看看她,父亲说,“想看就去看看呗!”父亲并没有琢磨我的小心思。我也很自豪的向父亲“炫耀”了我的孝心,可一直到临上学前,也没有踏进奶奶家的门槛,虽然我们两家隔的并不远。
周二一大早,班主任说有人在学校后门等你。我心中不禁咯噔一下,难道是奶奶病情恶化了吗?哥哥说带我回去看看奶奶,我不再吱声,心头有种不祥的预感,同时心情却又异常的复杂,因为我也不确定对她到底是爱还是恨?因为我还没有好好埋怨这些年来她对我的冷落,我还没有向她证明女孩不比男孩差呢。她怎么能够虚弱下去呢?她怎么能够死去呢?她怎么能……
到了奶奶家,里里外外,站了好些人,表情都比较凝重。家具都搬出来了,堆在院子里。爸爸对我说:“快进去看看奶奶吧。”我走进堂屋,只看到奶奶乌黑着脸,躺在堂屋的地上。妈妈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奶奶的肩膀:“妈,您孙女来看您了,您看看您的孙女呀!”奶奶出着气,没有任何动静。妈妈加大声又重复了好几遍,奶奶才缓缓的转了一下,用泛白的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我。妈妈说:“快喊奶奶。”我连贴近奶奶的耳朵喊了几声,她似乎想说什么,却只是嘴角略微上翘了些,浑浊的眼泪顺着她的鬓角划过。一种无言的伤痛涌上心头,很想大哭一场,却又害怕哭出声来。
我在忐忑中度过了一天,没有再收到爸爸的通知。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满期待,期待着奶奶的病能好转。
那个周日下午,姑姑有事出去,临走之时,她对奶奶说:“妈,您一定要等我回来呀,一定要等我回来。”在姑姑踏进堂屋的最后一步时,爷爷说:“他奶奶去了,真的去了。”奶奶就这样平静的走了。奶奶交代过,她离开前谁都不许哭,要让她无牵无挂的离开。我站在众人之中,心中充满悔恨。为什么?为什么自己的心胸这么的狭窄?竟不肯原谅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太太的那点小错误?何况她还是爱过我的亲奶奶。
血浓于水,亲人间的小小的龃龉,又有什么不能够原谅的呢?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又是清明了,还记得去年清明时,我帮奶奶和面包饺子,奶奶还夸我包的好看哩!奶奶最爱初春的梅花了,如今花还是那么艳,只是院子里的梅花旁少了个人。现在,每次回家我都会去看爷爷,作为一个老人,他要的不过是儿孙满堂,且都能承欢膝下。
我又想起奶奶在最后的七天,她已经不能吃喝,可她却舍不得离开,她要等远在海外的儿子、在外地工作的孙子,让她临别前能够看一看,看一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总在用我们的时间去丈量他们的岁月,有一天皱纹也会爬上你我的额头。莫待无花空折枝,去陪陪他们吧。
【篇九:最美的风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最美的风景。当然,我也不例外。
那是今年暑假里的一天,四十度高温,空气中夹杂着层层热浪。天空一碧如洗,连云朵都不知道跑哪避暑去了。我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写着暑假作业。风扇一直“呼呼”地转,却带不走一丝丝的炎热。
“汪汪汪”突然,小灰叫了起来。顺着它的叫声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从田里干活的外公回来了。只见他戴着大草帽,穿着看上去有点儿厚的外套、长裤,脚上还套着一双快到膝盖的长靴。“武装”得这么好,难怪连小灰都认不出来。
我放下手中的笔,好奇地问:“外公,大热天的,您穿这么厚,不热吗?”外公抿了一口茶,笑了笑,说:“热啊!你看我的衣服都湿透了。今天的太阳太毒,不这么穿,容易晒伤。”“啊?这……,这是汗啊!我还以为天太热,您故意往身上洒的水呢!”我惊讶不已。外公脱下靴子,倒出里面的水,笑着说:“雨希,你看,这也是汗。”接着,他又穿上靴子,走进堂屋,自言自语道:“田里还有几个人在干活,我得给他们送些绿豆汤去。”说着,外公弯下腰,去拿外婆早已准备好的绿豆汤。就在外公弯腰的一刹那,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汗如雨下”,豆大汗珠“滴滴答答”打在水泥地上。短短几秒钟,地上就湿了一小片。早已瞠目结舌的我,此时已经忘记自己想要说些什么,只是傻傻地愣在那儿。
外公提着装有绿豆汤的篮子再次出门,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在碧绿的秧苗和蓝天的映衬下,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美丽!
外公不畏酷暑,辛勤劳作,还想着他人,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篇十:寒假趣事作文】
寒假到了,我的新年梦——痛痛快快地放一次鞭炮快实现啦!过年放鞭炮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不,还没到新年,你就能听见鞭炮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我和爸爸早早起床,在街上买了很多鞭炮,有礼花、冲天炮、魔术弹和降落伞等。这可把我乐坏了:哈哈今天可以“饱餐”一顿“鞭炮大餐”啦!买好鞭炮的我和爸爸急急忙忙地赶到爷爷那里。到那儿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30分了。过了一小会儿,爸爸、爷爷和奶奶便忙活了起来,准备年夜饭,我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忙的是放鞭炮!
在乡下,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鞭炮的威力。我来到爷爷家右边的一片空地上,拿出了冲天炮,用火机点燃引线后,便双手拿着它,突然,一颗小跑弹飞上了天,“啪”的一声响,它爆了,接着两三颗一起飞上了天,爆了,它们像春日里盛开的鲜花,美极了!
放完冲天炮,我又拿出了降落伞,点燃了它的引线,过了一会儿,它“咻”的一声飞向了天空,“啪”的一下爆出了一个降落伞,降落伞飞呀飞,落在了田野上,我跑了过去,捡起了它。
就这样,我左手拿火机,右手拿鞭炮,忙得不可开交;眼观天空,欣赏各类烟火自由绽放;奔来跑去,躲避危险,捡拾“礼物”……自得其乐,快乐无穷!
突然,一阵猛烈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了过来,我急忙跑回家才知道,是爷爷、奶奶在放鞭炮——我们家的敬神敬祖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爷爷、爸爸、我从堂屋开始敬拜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放鞭炮不仅仅是我们孩子们有趣的游戏,还是中国人敬神敬祖的传统。我也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老师健健康康,同学天天向上,家人们平平安安,我的行为习惯更加良好,人人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