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相关作文
感慨离别作文550字01-10
猛然想到一年后的离别。时间的流逝,如白驹过隙般疾速。时光匆匆,一年何其短暂?是啊,已经是初二了,只剩下一年了,我们将肩并肩一起冲过中考,然后分道扬镳,各奔前途。想象真的到了离别那天,看到一张张不舍却又强作笑颜的脸,心中那根温柔又敏感的弦必定会颤动不已。听到同学轻轻的一声“走了”,淡淡的,可其中的离愁又怎能淡的了呢?过去温馨的画面一张张在脑海里回放,离别的泪水一条条浅印在同学那渐已成熟的面颊上。同学...
走进书中,遍览古今精神作文750字01-09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一说,确有道理,因为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便可摆脱平民身份,享受人世间的富贵。然而,我想说的却是“书中自有好精神”!翻开一本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油墨香味的书本,一幅幅古今圣人贤士的英姿印入眼帘,一篇篇仁人志士的动人篇章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完成中国历史第一部个人诗集《离骚》的作者屈原;“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为匡扶汉室而呕心沥血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完整的碎片化生活作文650字01-08
生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难免总会听到一个词——碎片化。什么是碎片化?网上给出的含义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不禁要问:“遇上碎片化生活,难道我们都是支离破碎的吗?”至少我并不这样认为。正如众多碎片构成一个整体,反倒格外的坚固。经常有人批判说碎片化阅读是怎么不好,碎片化肢解了经典,呼吁大家要回归传统,通篇阅读,尊重古代的文化,学习古人的阅读方法。可古人也不都是这样,虽有像孔子那样读《周易》...
将快乐注入学习作文1200字01-08
快乐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快乐是人类学习工作的动力之源;快乐是人类创作制造的灵感之泉……在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快乐无处不有,只不过有待我们去创造。当然,学习中也不乏快乐。也许有人会问:“学习为什么快乐?”春秋时期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指明了学习是快乐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学习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他也同样指出了学习是快乐的。但他们都未解释快乐的根本原因。用今天数学逻辑来分析这...
诗歌伴我行作文800字01-0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最早接触的诗吧。它虽简单,却饱含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古人喜爱诗歌,常以诗歌抒情,现今仍广为流传。中华上下5000年,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杰出的诗人。大到官员,小到书生,都善作诗。诗歌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法。开心时作诗,不开心时也作诗。它可以陶冶情操,令人放松,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旁,从入学...
我所理解的文化节作文700字01-04
文化节是见证人类的存在,当人类出现的时候,世间就有孕育文化的种子,文化节是纪念从古至今所遗留的文化。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是他让我们的世界有了美好的色彩。我所理解的文化节,是拥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实施古人的经典,我们虽不会写出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诗词;但我们可以吟诗、诵诗,这也是一门文化,可以浅唱也可低吟。画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画成的,《四季游春图》是隋代的名画,当然远去的时代的作品可是非常具有文化气息的...
用爱温暖夕阳作文800字01-03
我和她素不相识,也从未说过一句话,但每次看到她佝偻的身影,布满皱纹的脸颊和那满头白发时,总会有一种怜恤之心涌上心头。她是学校严厉打击的一类人——商业小贩中的一员,为了得到那点点利润,每天背着沉重的商品袋悄悄地奔走在校园,或者坐在某个角落,等待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人买她的东西。但也许是同学们身上没钱,又或许是她的东西对同学们没有任何吸引力,她的生意总是无人问津。每次从她身边走过,她都会看着我们,那种...
诗经中的彩虹作文650字01-03
彩虹是五彩斑斓的,让人感到明媚的。其实提到《诗经》,我脑子也会浮现出一片色彩缤纷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最上方的,是暖色系。红色的是诗中主人公的一片赤心,对于心上人那一份热烈又美好的爱,它代表面对爱情的勇敢并去追赶的决心。橙色是夕阳西下时分,在门前,在树下,在河边与那一个个翘首以盼的身影相伴的颜色,在橙色的映衬下,那些背景多了几分庄重感,因为那承载着他们浓浓的思念。这橙色不似红的张扬,更多的带点温和,陪...
自然给我的启示作文1000字01-03
欢跃于灌木从间的学鸠,不知鸿鹄的千里之志,但在自我的世界里仍可婉转的歌唱;千万年不移的磐石,留不住心属大海的溪流,但矢志不渝的坚守也造就了忠诚的感动;寂寞夜空中的冷月,从不知都市热闹繁华的滋味,但长久沉寂的思考仍可抛洒出万种风情;小路边摇曳的野草,听不到半句颂歌,但执着的追求成就了一种不屈的魅力。然而,芸芸众生中总有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你在困惑什么呢?社会像一个玩世不恭的促狭鬼,不要以为他端来一盆又...
传统文化优秀作文作文800字12-30
没有土地的滋养,就没有了参天大树,没有底层坚固的地基,就没有那高楼大厦,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近年来,有不少学生利用其寒假时间去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班,他们的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俗话说人不能忘本,我们现在所学文化,其根源都来自于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的文化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