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凌冬初雪】
冬夜漫漫,雪狂舞;风疾簌簌,松不拔。晨时人起却寂。
——题记
夜,那么深,吞噬了日的余温。
凌晨四点半,初露半个头,凉气便趁机袭上心头,惺忪着睡眼,终是禁不住这凉气的袭打,又缩回了被窝。
夜,那么静,沉淀了心的燥热。
伴着微光,慵懒地摸索着下了床,裹上厚厚的袄,探向窗口。窗子上早已结上了冰纹,挑了一处没有冰霜封住的地方,眺望远处的景色。
窗外,大雪纷飞。一幢幢房舍已是白雪盖顶,屋檐下、栅栏上都挂满了雪条,残干枯枝四面八方地伸出白色手臂指向天空,萧条的残柳在寒风中和着飞雪群魔乱舞,星光早已不那么闪烁光亮,空气中笼罩着一层昏昏的铅状薄雾。
天快要亮了。我悄悄到了楼下,雪花还在狂舞,一开门便要随着呼啸的风飘到门里,似是躲避这严寒。走到屋外,烈风便毫不客气地迎面扑来,打在脸上,利如刀割。凌晨的安静似是静在了骨子里,旋舞的叶也被地上积起的厚厚雪层淹没,像是掉进了一片棉花地,寒风一吹,无孔不入,一切乌烟瘴气一扫而空。
在这最寂静的清晨,也仍有生命在活动,一只小猫在雪地上留下了行迹。
雪,干而脆,脚踏上去发出破碎的咯吱声。追随它的步伐,来到了小花园。附近居民楼上虽然积雪很多,但屋内亮起的灯仍能透过雪层射出来,像一颗明亮的星星倔强地散发着光。花园里的冬青也全副武装,早已看不清它的原目。稍高些的灌木、松树枝叶兜了满满的白雪,像极了暖阳下乍开的棉花,松松的,软软的。
天亮了。
漫漫的冬夜终是过去了,可寒风未停,大雪未止,行人稀少,这个早晨依旧寂静。
【篇二:走进宋词】
宋词走过了唐王朝缔造的诗歌岁月,穿越了五代兵戎的黯淡时光,拔山涉水而来,一下一下,叩响我们的心弦;柳三变今宵酒醒何处,留下对恋人的浓浓苦楚;李易安把对丈夫的思念化作一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苏东坡把自己的壮志化作“西北望,射天狼”的不屈奋战;辛稼轩发出“廉颇若矣,尚能饭否?”的无限感慨。
《雨霖铃》
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一程一程,千里迢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无边无阔。拂晓风起,残月将落,满腹情意,与谁同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面是流淌着的现实,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水滔滔,壁立千仞;一面是逝去的历史,烽烟滚滚,战旗猎猎,羽扇轻摇,谈笑之间,樯橹飞灰湮灭。曹操,周瑜,诸葛亮,一一从眼前闪过,字字声声,都是对锦秀河山的赞美,对历史豪杰的钦佩和报国壮志的抒发。
人生如梦亦如幻,朝如晨露暮如霞,可恨暮年霜两鬓,难报家国赤子心。
《声声慢》
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青灯,李清照似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们浓郁的感染力,我们似都能听见阶前雨滴,孤雁哀鸣;看得见梧桐叶落,青灯倩影。无疑,这是一种凄凉的美。
看鸿雁南来当空飞过,寄去了锦书,却空留落寞。
《扬州慢》
那年竹西亭处,初到扬州,见苍苍霜草,听切切虫吟,那霁麦花雪白弥漫了天;可自金兵入侵,满目疮痍,却剩破败池台,横陈古木。暮色渐临空城,寒风中响起凄清号角声传遍千里,若杜郎仍在,面对眼前倾圮荒凉,怕也难书愤懑之情。
二十四桥年年花开依旧,却寂然无箫声可听。
宋词如烟,如雾,如雨,湿漉漉地挂满了宋朝的天空,又如一张淡淡的蛛网,罩住了千年的风霜。宋词让我执着,因此不是黄生道上的小石砾,而是凝立于天地之间的一座丰碑,永不倾颓。